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淼 《今日科苑》2007,(5):106-106
肾炎有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三大类。肾盂肾炎是感染造成的,为尿路感染中的一类;肾小球肾炎是医生通常说的肾炎,是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变发生在肾小球,有一小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间质性肾炎,则是由于毒性反应侵害肾小管导致的一类肾病。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是以IgA为主要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或(和)毛细血管襻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此病呈进展性,约10年后有15%-2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无较好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中医学者认真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中医院省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研究三十余年,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余老通过运用中西医两家学说观点,全面分析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确立的独特的治疗方法,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一、中西医结合辨明肾小球肾炎病因病理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肾炎因风寒热之邪外袭,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水湿泛溢而发病,或由疮毒内侵,或因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内聚泛溢肌肤而致病。若急性肾炎治疗不彻底风湿毒邪余邪未尽迁延日久就会转化为慢性肾炎。另外一些肾炎患者无明显的急性起病过程,则是因为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其发生率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一位,多见于5~10岁儿童,男、女比例为2:1。病因有多种,但大多数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本文主要叙述此种肾炎的诊断及其护理。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血尿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症状之一,西医治疗尚无有效措施,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自2000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而致血尿10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2000年1月~200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住院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5岁~6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表现为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交替者27例;镜下血尿者73例,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其中有43例曾肾穿刺及病理检查:IgA肾病19例;局灶节段性肾炎16例;膜增生肾炎8例。2、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型论治:(1)风邪袭肺:多见于素有肾病、感邪诱发或加重,恶…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疾病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预后迥然不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于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较为棘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8.2%,其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免疫病理呈现多样性,以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为特点,多伴有局部中性粒细胞、单核和巨噬细胞浸润,而系膜基质的过度聚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近来的研究认为MsPGN的发生发展以及肾功能衰竭的出现与细胞凋亡紊乱有关,细胞凋亡过程参与MsPGN发病。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耐受或者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引起针对自身抗原的破坏性的免疫反应所导致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部位广泛,结缔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消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泌尿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炎)等等,都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在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病因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认为免疫和炎症因素是EMs形成的重要原因。TLR4是天然固有免疫受体分子之一,可识别内、外源性配体,通过信号转导机制激活NF-κB。活化的NF-κB进入细胞核,诱导下游TNF-α、IL-1等因子的转录,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黏附、细胞增生等,最终导致EMs的生发。文章就TLR4、NF-κB、TNF-α、IL-1目前在EM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的探究EMs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能量代谢途径可以通过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发挥免疫调控效应。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可以抑制Th9细胞分化并且在抗肿瘤免疫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由mTOR-HIF1α代谢途径介导其调控效应。该成果揭示了SIRT1-mTOR-HIF1α信号途径结合糖酵解代谢机制在诱导Th9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Th9细胞相关免疫疾病的代谢调控策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肥胖是威胁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是一个代谢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其中一些是激素,另一些是与炎症及免疫相关的活性因子。文章就脂肪因子Adiponetin、Resistin和Chemerin的研究进展在肥胖发病机制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为肥胖及相关疾病开辟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正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口腔癌发病率为3.35/10万,死亡率为1.56/10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并且肿瘤所在部位特殊,使得口腔癌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大众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既包括烟酒各种理化刺激和炎症、免疫、病毒等外在因素,更包括机体遗传易感性导致的D N A损伤等内在因素。由于口腔癌是一类因基因异常产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肾小球疾病 ,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继发的高脂血症不仅加重肾脏本身疾病 ,而且又是导致心血管合并症的重要因素 ,目前受到人们的重视。载体脂蛋白结构和功能的不正常是各种脂蛋白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 ,因此载脂蛋白的测定能比较准确的反应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状况。本文就 6 4例测定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指导治疗。1 资料 :本文 6 4例 ,男 2 4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37岁。分为肾炎组、肾病组以及合并高血压和肾功不全组 ,正常对照组 5 0例无肝肾及甲状腺方面的疾病 ,血脂正常。检测结果及表略。2 结果 :肾脏疾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 ,肾病…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于鼻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源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传统观念上根据患者发病有无季节性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14.
抗炎免疫药物主要用于多种伴有免疫功能障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当前,在很大程度上是瞩目于对类风湿关节炎(RA)有针对性疗效药物的探寻。尽管新型药物不断出现,但就对治疗RA来说,未能取得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主要与RA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关。因而深化对RA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不仅对于寻找新型有效的抗RA药物,而且对合理应用现有的药物均有重要意义。一、RA的病理生理学进展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原因不完全明了的全身性疾病。血管炎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RA的发病可能与患者遗传基因的变异有关。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在血瘀型IgA肾病中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搜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蛋白质组学在血瘀证IgA肾病领域研究概况。结果:M/Z为8713.48的蛋白峰可能为IgAN血瘀证的特异蛋白,水蛭可能是通过调控该蛋白治疗IgAN血瘀证。结论:蛋白组学为IgA肾病的证候分析、诊断及预后提供了证据,起着辅助临床诊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肾组织中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的表达,探究肾组织中PLA2R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及中医证型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70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2例V型狼疮肾炎、6例Ig A肾病、6例微小病变性肾病、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20例非膜性肾小球疾病。结果:(1)IMN组、SMN组、对照组PLA2R在肾脏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2/30(73.33%)、6/20(30%)、3/20(15%),三组间肾组织PLA2R的表达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相比较,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型与肾组织PLA2R的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肾组织PLA2R的表达可用于MN,可用于IMN和SMN的鉴别诊断;(2)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肾组织PLA2R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H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便和血便为主要表现。一般认为免疫机制的异常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起病缓慢,迁延性长,治愈难度大,西医没有针对性强的特效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激素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尚不满意,愈后容易复发,同时与大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230026、81630028)资助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运教授课题组研究揭示双阴性T细胞介导缺血性脑卒后免疫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Doublenegative T Cells Remarkably Promote Neuroinflammat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双阴性T细胞显著促进  相似文献   

19.
米玛 《西藏科技》2010,(12):46-4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长期以来,人们对COPD的治疗及预后持悲观态度。但是,最新的COPD全球倡议明确指出,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反应。目前认为COPD的发病机制可能和气道的慢性炎症、蛋白酶与抑蛋白酶失衡、氧化和抗氧化失衡等机制有关。COPD急性期患者多需住院治疗,为了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做好稳定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王松  戴鹏飞 《科技风》2015,(7):206+218
真菌性角膜炎已被公认为眼科疾病中致盲率较高的疾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手段及防治该病,临床医生需要对该病发病机制及现有治疗方式进行深入了解,以后的临床工作提高更多的思路。本文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真菌毒力、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发病机制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