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大发展时期,原处西北和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进入黄河流域,逐渐与当地汉族人融为一体,并带来了很多新的因素。本文将从"女子也习射"入手对南北朝时期"习射"的盛行作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道观藏经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藏书事业,还有一支新兴的力量,这就是佛寺、道观藏经(或称藏书)的兴起。佛教最初流传于印度,西汉来年传入中国,东汉时期出现了佛寺,翻译了佛经,到了三国时期,佛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魏明帝大造浮屠,外来僧人云集洛阳马寺,翻译佛经;吴大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处于政治动荡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变更频繁,在制度以及礼仪等方面向汉族学习,民族文化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对南北朝时期道教与多元社会互为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指出道教在社会多元化下的相互促进的深层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处于政治动荡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变更频繁,在制度以及礼仪等方面向汉族学习,民族文化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对南北朝时期道教与多元社会互为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指出道教在社会多元化下的相互促进的深层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的,有文献说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初兴时期、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的初趋衰落时期、清末民初的转变时期等5个时期.①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本土化"的大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精神上的:在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日子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别具吸引力;也有物质上的:在官方的扶植下,寺院享受种种特权,拥有大量田地和劳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字典籍的记载中探讨击壤活动的本来面目及其起源,并分析我国古代击壤从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与变化,力图追根溯源,从中梳理出古代击壤发展变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提梁三足铜炉和两件龙首柄铜熏炉,通过梳理比较,提梁三足铜炉与湖北汉阳蔡甸、湖南攸县和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三足铜盆形器最为相似,且承袭了东周到两汉时期金属炉常见的链状提梁,当属三国东吴时器,这类三足铜炉常与斗、壶(盉)和熨斗同出,内置木炭,可以为这类小型器适当加热和保温,功能类似暖炉,其提梁便于在居室内移动。两件龙首柄铜熏炉则与江苏镇江和南京象山晋墓出土的铜熏炉形制极似,当属东晋早期器,其中龙首柄铜熏炉乙乃是目前所见这类熏炉中形制、造型最为规整、精致者,但其柄上"上林宫铜熏炉"铭文字形与已见的上林器铭文字形有差异,有可能是伪铭。这类熏炉炉身受到了汉晋时期龙首柄熨斗器型的影响,便于手持,长柄下方钉状支架也使其可以平稳放置。参考满城汉墓出土的提笼熏炉和打虎亭汉墓画像石,推测这类熏炉可以放置于熏笼之内用于熏衣,熏香时其类似熨斗的底部可能还具有小范围熨烫衣物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小辉 《青年记者》2009,(12):79-79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的,有文献说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初兴时期、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的初趋衰落时期、清末民初的转变时期等5个时期。①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本土化”的大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精神上的:在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日子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别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李博 《兰台世界》2006,(15):62-63
琅琊是临沂古时的旧称,秦朝统一中国后建36郡,临沂就属于当时的琅琊郡。自古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郡已经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颜氏家族、王氏家族、诸葛氏家族在全国文化发展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当时琅琊的文化高度发展带动了藏书事业的发达,标志就是当时在琅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藏书家群体。本文拟就临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藏书家及其特征作一简单分析介绍: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临沂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更替频繁,战争连年不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但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是形成沂蒙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10日建立,是在明、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荟萃了历代国宝级珍贵文物,其中书画类有历代珍贵的书画藏品;陶瓷类有新石器时代彩陶、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期的瓷器、清代嘉庆至宣统官窑瓷器、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3,(2):140-141
<正>本书共有六章,以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借助真实而鲜活的故事讲述包括远古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历史。为了使读者更宏观、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书中的每一节设有辅助小栏目,既有助于读者从深处解读历史,又可以拓展读者的思维广度,培养其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谭宝刚 《兰台世界》2009,(11):59-60
《汉志》到《隋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表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是黄老学衰落,大量道家典籍失传;另一方面,老庄学兴盛,注解《老子》、《庄子》的作品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佛教信仰极为兴盛的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南、北两大都城洛阳、建康城(今南京)内外,都分布了许多佛寺。从东晋仓皇在南方立国,到无论是国家或者是整个民间社会的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的梁朝,佛教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使本时期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佛教信仰极为兴盛的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南、北两大都城洛阳、建康城(今南京)内外,都分布了许多佛寺.从东晋仓皇在南方立国,到无论是国家或者是整个民间社会的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的梁朝,佛教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使本时期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错金银抱鱼铜带钩形制独特,构思新颖,制作精美,堪称铜器铸造工艺的经典之作。在全面收集此类带钩的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对其材质、工艺、形制、铭文和图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它们源自同一带钩铸造传统,甚至可能是出自同一作坊。再根据有出土背景的材料进行推断,认为这类带钩的制作年代大致在三国时期,而不是以往学术界所说的两汉时期。仅少数带钩的使用年代延续到了西晋。整个带钩的造型为神人抱鱼主题,其图像来源于湖南、湖北一带的早期艺术题材。这类带钩出土范围的集中性也暗示,其构思可能源自古代三苗先民的祖先神。铭文内容则进一步显示,其整体寓意可能是佩戴者希望通过某种神奇的魔力以达到骁勇善战的心愿。总之,此类带钩虽然流行时间较短,但是分布范围较广,是三国西晋时期中高级武将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错金银抱鱼铜带钩形制独特,构思新颖,制作精美,堪称铜器铸造工艺的经典之作。在全面收集此类带钩的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对其材质、工艺、形制、铭文和图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它们源自同一带钩铸造传统,甚至可能是出自同一作坊。再根据有出土背景的材料进行推断,认为这类带钩的制作年代大致在三国时期,而不是以往学术界所说的两汉时期。仅少数带钩的使用年代延续到了西晋。整个带钩的造型为神人抱鱼主题,其图像来源于湖南、湖北一带的早期艺术题材。这类带钩出土范围的集中性也暗示,其构思可能源自古代三苗先民的祖先神。铭文内容则进一步显示,其整体寓意可能是佩戴者希望通过某种神奇的魔力以达到骁勇善战的心愿。总之,此类带钩虽然流行时间较短,但是分布范围较广,是三国西晋时期中高级武将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汉志>到<隋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表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是黄老学衰落,大量道家典籍失传;另一方面,老庄学兴盛,注解<老子>、<庄子>的作品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旅游活动空前繁荣,这在中国古代旅游史上堪称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旅游活动空前繁荣,这在中国古代旅游史上堪称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唐高宗时期所修史书避讳"世民"二字,将魏晋南北朝的户籍机关左民、民部改作左户或户部,造成了后人对魏晋南北朝户籍制度认识上的混乱,影响了户籍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