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我的一个做法是:对一些重点课文,通常在上课前即布置学生认真独立研究,然后写几句读后语(仅仅是读后语,不是什么读后感),或议论或抒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比如那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有个学生在读后语中说“:‘萤火虫’这一形象的设置,给课文增添了亮色。”萤火虫本身会发光,同时它带给“盲孩子”以爱从而昭示人间自有真情在,“亮色”一词一语双关,令人拍案叫绝,我们当教师的都不见得想得出来。要完成这样的作业,对课文还真非研究不可。事实上,这样的作业因灵活自由张扬个性而为学生喜闻乐见。这里再摘录一些学生读课…  相似文献   

2.
一节公开课上,笔者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春笋》。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很多春笋和竹子的相关图片,课堂教学也按自己预设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虑到这篇课文只有两个自然节,篇幅很短,我把每一个自然节  相似文献   

3.
一次上课,我在讲台上仔细讲解,并时刻观察着学生的反应。班内绝大部分学生反应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唯有吴明明老是低着头,不看黑板,也不回答问题。我悄悄地走到他身旁,发现他竟然在“专心地”看《红楼梦》!我一下子就火了,真想马上批评他一顿,但考虑到正在上课,怕影响其他同学,我压住了火。我把书从吴明明的手里轻轻拿过来,对他说:“好好听课吧!”然后我把书放到讲桌上接着讲课。  相似文献   

4.
《春笋》一文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第1自然段是这样叙述的: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如何引领学生感悟其动态的画面,领悟春笋奋力向上,想融入大自然的急切心情,是  相似文献   

5.
导入无痕     
在一次公开课上,全校初中数学教师来听我上《旋转》一课,我做足了课前准备,特别设计了课堂导入环节。可是上课铃声响起之后,我班钟小明同学却还没到教室。我只好一边点名,一边等着他。就在这个时候,钟小明匆匆跑进教室。本来我想批评批评他,但是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件事将原先的课堂导入设计改改呢?  相似文献   

6.
曹瑾 《宁夏教育》2009,(4):29-29
前不久,一位经常上课扰乱纪律的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忍了很久的心里话》。他说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自制力很差。他还说自己没有好学生的优点,但也没有坏学生身上的恶习。他说他之所以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太严厉,上课总板着一张脸。而他这次之所以把忍了很久的心里话告诉我,是因为我找他谈话,没有批评他,而是微笑着和他交流。亲切的话语犹如春风雨露“浇醒”了他。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一:老师,他说的什么啊?星期二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准备和孩子们一起去荷花池边看看那美丽的荷花。《荷花》是一篇写得很美的小课文,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十分喜欢它的。上课了,我走进了教室,开始上课。  相似文献   

8.
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同学们开始学习《凡卡》一文。这篇课文较长,我先安排他们自由读课文,于是,同学们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了起来。过了一会,我发现平时爱绘画的王珂没有读书,正拿着彩笔在课本上画着什么。我走到他身边,他没有发觉,仍在专心致志地画着。原来,他在给《凡卡》一文的插图涂颜色呢。凡卡的脸上涂上几道红,像是伤痕,衣服上涂上了一块块的黑,像是补丁。我伸手去拿他的课本,他还以为是同学捣乱不肯放手,当看到是我时,吃惊地站了起来。我指着插图低声批评他:“大家都在读书,你乱画什么?”他低着头,没有回答。我随手掀开书上…  相似文献   

9.
胥翠芳 《山东教育》2005,(10):27-28
有机会听特级教师张伟执教《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又一次领略了这位名师上课的风采。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在读中加强体验,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音符     
今天,我又踏着铃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默读课文,只有王小杰的位子还空着。他今天又迟到了,我在心里急切地等待着。   片刻,教室的门轻轻地开了,伴着一缕凉爽的风,王小杰闪进了教室。他脸蛋红红的,脚步轻轻的,静静地坐到了位子上。   室内安祥和谐,波澜不惊;我心境平和,微笑挂在嘴角……   昨天上午第一节也是我的课。我正全身心地指导学生讨论《苦柚》中的句子,“苦柚也会变甜的。”“苦”为什么能变“甜” ?同学们讨论热烈,个性张扬……   突然,门外响起了带有涩味的“报告”声,我职业性地喊道:“进来。…  相似文献   

11.
戴面具的你     
我的朋友兼邻居兼同桌小峰是个尖子生。可以这么说吧,他考试从来都是班上的一、二名。可老师不怎么管他,因为管不了他。他上课总是看小说,或是画些乱七八糟的谁也看不懂的画,还经常自以为是地拿给我看,想叫我奉承几句。我从不买他的帐,把他的"杰作"批得一文不值,他也不生气,继续做他的事,对讲台上的老师不屑一顾。有时候,他还在课堂上哗众取宠,引得哄堂大笑,很不给老师面子。老师对他的恶行已经习以为常了,批评  相似文献   

12.
鞠庆友 《山东教育》2005,(13):53-56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教育著作。初识作者李希贵,始于1995年毕唐书同志采写的反映高密四中教改经验的长篇通讯《风景这边独好》,记得文章发表时还引发了一番争议。其后李希贵由高密四中校长而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潍坊市教育局长,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笔者曾多次面对他、采访他。令人难以忘怀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一件件可圈可点的教改事迹;还因为他的人品,他的沉稳淡泊、谦和平易、善解人意、不事张扬———尽管他一向主张张扬学生的个性、老师的个性。文如其人。面对《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以下简称《为了…  相似文献   

13.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书写形式。一幅独具匠心的板书,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喜欢色彩鲜艳、文字简单、辅之以图示式的板书。教学《春笋》一课,我设计了一幅递进式、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板书。《春笋》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要让学生能背诵课文,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  相似文献   

14.
有教师认为:阅读课上,齐读虽然能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共同提高,却不利于部分学生个性的张扬.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我十分喜欢并积极提倡在课堂上让学生齐读课文.我认为,齐读是"共同提高"与"张扬个性"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班的小朋友,绝大部分是守纪律又不缺乏个性的小可爱。在这样一班孩子中,调皮的牛牛便显得比较特殊了,于是他轻而易举地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坐不住,吃饭也不安稳,大家一起玩玩具的时候又故意捣乱。我批评他的时候,他几乎软硬不吃,有时还会恐吓我:"你再不……我就让警察把你带走,让恐龙吃了你!"呵呵,好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  相似文献   

16.
在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里有段关于秦二世与宦官赵高狼狈为奸的描述,教材对宦官一词还作了简单的注解。那天上课,班长刚喊完“坐下”,张丽就站了起来:“老师,王斌骂我是宦官。”上课竟敢骂同学?我不由得十分生气,但迅速冷静下来:“王斌知道宦官这个词,说明他提前预习了课文,这很好。但给别人起外号,这可有失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最佳路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在自己设计的迪斯尼乐园即将对外开放的时候,受一位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的启示,创造性地设计出世界最佳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事。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引导学生品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智慧,张扬学生的个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最佳路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在自己设计的迪斯尼乐园即将对外开放的时候,受一位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的启示,创造性地设计出世界最佳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事。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引导学生品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智慧,张扬学生的个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辉是我的初中语文教师, 那时他有三十多岁吧,中等个儿, 留着小八字黑胡,人特精神,也很开朗,好像从没有什么烦心事似的。他本来不带我们班,因教语文的张老师病了,他才接替过来的。 记得他第一天给我们上课, 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天寒地冻。许多同学上课了还不断地跺脚,刘老师站在讲台上并不生气,还说:“跺吧,跺吧,我已经听见春雷滚动的声音了。”许多同学  相似文献   

20.
他,这样理解孙悟空;他,这样戏说《西游记》。他,诙谐里暗藏犀利;他,调侃中蕴涵道理。他不当乖宝宝,偏偏“坏”得有新意,带着“我的青春我作主”的自信笑容,张扬着年少的“小叛逆”。请看吴有同学的个性新篇——反观《西游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