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驰》随笔集锦是出自一群颇与众不同的学生之手。他们是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首届超常儿童班的学生,是标准的“重理轻文”派,然而,在他们的语文老师谭淑云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从对作文头痛,到将随笔当日记般任意地写,如今他们已学会抓灵感、在随笔中溶入自己的感受,并主动作文。“我手写我心”,一篇篇出自他们精彩生活的随笔脱颖而出,于是便有了《星驰》,于是我们才能欣赏到出自这本随笔集锦的这几篇佳作。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作者)二、整体感受1.学生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的美。2.请学生自选角度,以“这是一篇的文章”为句式说话。怎样说:可从文章内容、人物、结构、情感、写作技巧等角度来提示学生。3.教师参与交流。从体裁看,这是一篇回忆录,写的是童年成长时  相似文献   

3.
《老山界》是一篇红色经典作品,从修辞学角度解读“我”的视角,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我们”的视角,再从“我”与“我们”视角的交错、融合来感受红军战士的品格与红军部队的精神品质,从而引导学生体悟长征精神,追寻“红色”情怀。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文本学习”,还应是“体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所谓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就是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具有亲历性、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即通过模拟的情境,进行自主学习、互动、评价感性、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进入”文本的情境“触摸”作者的心灵,与语言文本进行“内在意义的交流”,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情绪感受、意义感悟等。一、拓展情境,在生活中体验教师要善于营造学生学习的情境。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  相似文献   

5.
孙悦  陈晨 《学前教育》2021,(3):36-39
从“一节课的艺术教育”到“生活中的艺术教育”,从“技能的教育”到“美的教育”,我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和行为不断向幼儿靠拢。本期刊发的来自中部战区空军保障部蓝天宇锋幼儿园的两篇活动案例《毛毛虫变蝴蝶》和《玩转水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转变。从两篇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教师在艺术教育中关注幼儿的情感与自我表达,支持幼儿积累美的感受,激发幼儿产生与社会倡导的美育价值相匹配的积极情感。同时,通过艺术教育关注幼儿的探索与体验,让幼儿以向往之情去发现周围世界的美好与可爱,在感受的过程中体验愉悦,在创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艺术地表达美、创造美、传递美。  相似文献   

6.
白金声 《江西教育》2014,(11):15-17
我国是一个美丽的诗的国度。在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一篇篇经典绝妙的诗文佳作无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如果在“诗教”中能引导学生自觉地感受其中蕴含的“美”,那么就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句的训练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小学生只有把一句一句的话说得对、说得好,才能写得对、写得好,也才能进一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为今后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从一年级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把字词句的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句子的训练。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学生从实际上而不是从概念上逐步懂得什么是完整的句子。首先,使学生感受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比如教“看图学词、学句”第二课“全国人民热爱华主  相似文献   

8.
一、习作起步教学要求要“低”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级刚开始起步的。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在学生习作实践的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规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从原来的句开始,从句到段,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明白、说具体、说生动。不要在学生开始习作的最初阶段,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写出一整篇完美的文章。同时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个橘子     
去年重阳节,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敬老院开展“重阳敬老”少先队活动,同学们在敬老院与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事后,许多同学不约而同地交来了一篇篇好文章。这些文章虽然都是写的“重阳敬老”这同一题材,但因为同学们各自选取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感受不同,所以这些文章一点儿也不雷同。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无论我们写什么题材,最重要的是表达我们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千万不要“就事写事”。陆云峰  相似文献   

10.
联系我们的语文课上,我们总习惯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给学生讲解的十分具体,分析的十分透彻。我常想,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完全由教师剖析得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美丽的诗的国度.在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一篇篇经典绝妙的诗文佳作无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如果在“诗教”中能引导学生自觉地感受其中蕴含的“美”,那么就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熊晓明 《教育艺术》2009,(11):57-58
新一轮浪潮式革命性的课改,十分关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既看作具有“手段”的价值,又看成具有“目的”的意义。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将如何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昵?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程,一起参与、感受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快乐     
荐稿老师的话:去年重阳节,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敬老院开展“重阳敬老”少先队活动,同学们在敬老院与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事后,许多同学不约而同地交来了一篇篇好文章。这些文章虽然都是写的“重阳敬老”这同一题材,但因为同学们各自选取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感受不同,所以这些文章一点儿也不雷同。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无论我们写什么题材,最重要的是表达我们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千万不要“就事写事”。陆云峰  相似文献   

14.
<正>《巨人的花园》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童话”,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这篇童话的奇妙并不是从巨人有什么超能力进行描写的,而是着重围绕“花园的变化”“巨人的变化”两方面来凸显童话的奇妙和表现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教学这篇童话时教师可以从童话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入手,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让学生真正入境、入文、入心。学生在童话的花园里徜徉,可以使学生对童话的主题、人物、场景等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与体会,感受学习童话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美育。语文教材是美的矿藏,其中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古诗是这矿藏中的瑰宝。教师如能正确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入手,全方位地挖掘美、感受美,那么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就会受到震撼。  一、抠字眼,体会文字美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教师应注重从文字入手,培养学生审视古诗中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进而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如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不用“吹”,不用“…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学生一学期下来只读二十几篇课文,阅读量是微乎其微的。为了扩大阅读面, 广大语文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开列了具体的书目,并不断强调如何如何读。但最 终学生读了多少未可知,而是否有效则更未可知。究其原因,是教师仅仅把读书当做任务下 达给学生,而没有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上下功夫。  提及读书,学生的感受多半是“要我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深有感触地 说 :“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 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17.
打工一日     
星亮点:小作者生动地记叙了在培训班做义工一天的感受。从之前的紧张到之后的手忙脚乱。心理描写十分精彩有趣,文笔细腻,语言流畅,是篇不错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18.
陈继军 《成才之路》2013,(14):53-5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如今踏上讲台已十几载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一篇篇的美文中我感受着文学的浩瀚和思想的启迪,从鲁迅到冰心,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正是这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才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了。然而"学以致用",我们怎样才能把他们欣赏到的这份感动和受到的熏陶运用到平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想】《夏之绝句》是台湾女作家简女贞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是第六册散文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我们不妨与学生一起先走进“散文”,温习我们在第四册课本附录中读过的《谈谈散文》中的一些常识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 ,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有其独特的美质 ,那就是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散文时 ,要做到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有人说 ,一篇散…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流程】一、说一说1.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课文,初步了解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一起来学习《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红楼春趣”,学生齐读课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后,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预设:从题目“趣”字上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红楼的生活很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