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以后,博士逐渐成为儒家的专利,这一过程当在设博士弟子员后不久完成。西汉对博士任职年龄并无限制。一经在某些情况下可设置两个博士。《汉书·儒林传》中所记载儒生为仕宦显达之人,且仕宦显达者多分家设派。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后,博士官的性质转变为顾问官而兼教育官,博士官参政的程度和范围比以前有所加强,除日常的教学外,还要承担起议政、出巡等任务。博士官往往有很好的政治前途,而在东汉随着博士顾问官职能的削弱,博士官的政治前途也逐渐暗淡。  相似文献   

2.
汉代出土资料中有许多汉代王国的工官为文献所遗,具体有司空长、宫司空、中司空等。从这些文献所遗的西汉王国工官可知:汉代王国官制中的司空大量见于出土资料,主要涉及齐国、中山国、长沙国、广陵国、东海国和楚国6个国家。按种类划分包括宫司空、中司空和营司空,按级别划分包括司空长、司空丞。其它王国工官亦是种类较少,数量不多,地位不高。  相似文献   

3.
辽代南面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南面官机构之创建,当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代,辽太宗耶律德光时代初步形成并日臻完备,构成体系。辽代南面官系统有中央与地方之分,中央官又有朝官与宫官之别。本文就南面官的设置、官员派遣、职能及作用等进行深入、系统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明代州县佐贰官除了辅佐长官处理日常政务外,更多的时候负责分管州县的各项职能事务。根据职能的不同,明代州县中设置了诸多的职事官,由佐贰官们来担任,其中也有部分负责在外分防的佐贰官。在明末清初,因为主官负责制确立和大规模裁员等因素,分职佐贰官被大量裁撤,而分防佐贰官反而得到增加,导致分防的佐贰官从少数成为主流。清代保留的州县佐贰官大多负责分防,其分防区起到了类似次县级政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三等丫环芳官活泼可爱的性格和她聪明灵活、重视友谊、敢于反抗的个性,以及她在<红楼梦>短暂经历中的喜怒哀乐和不幸结局,并着重分析了造成芳官悲剧的具体原因和社会原因,指出尽管表面上是袭人、王夫人坑害了芳官,而实际上是黑暗的社会与吃人的制度扼杀了芳官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以皇帝为核心,以宫省为基点的政权机构,将官吏分为三类:外廷官,宫中官和禁省官,三层次官与君主有亲疏程度之别,而他们始终存在着相互排挤,制约,勾结和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产学研"四方之间的合作创新是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的热点问题,也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官产学研"的合作创新,从博弈分析中找出影响合作创新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晋时期的尚书郎多出身于高门和中低等士族,以品级较低的清流官起家,以后在清流官体系里迁转,所任最高官职一般超过寒门庶族任职的极限"五品"。因此,东晋尚书郎与西晋相比,只是官资略减而已,仍是高门和中低等士族乐意接受的官职。究其性质,无疑属于清流官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试论“大匠宫司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匠宫司空"与"宫司空"历史文献没有记载.战国秦汉时期,"官"、"宫"二字形近难分,写法时有变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中"大匠官司空"应为"大匠宫司空",是"将作大匠"的属官."司空"本是专有名词,"司空"类的官名很多,"宫司空"是负责宫室与官署营建的机构与职官,是"大匠宫司空"的省称.明确为"宫司空"的出土文字有六处."宫司空"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设置,其副职为"官司空丞","楚宫司丞"为"楚宫司空丞"的省文."楚宫司空丞"之"楚"修饰"宫司空丞","宫司空"修饰"丞"."宫司空"的存续时间,有五处是明确的.西安北郊相家巷遗址出土的"宫司空印"、"官司空丞"封泥是秦代的."东海官司空"盘的时间是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出现最晚,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宫司空"职官大体是存在的.西汉时期,特别是西汉早期"司空"类官职地位不高,俸禄差异很大,从八百石到百六十石都有,"大匠宫司空"秩六百石只是一个参照系数.  相似文献   

10.
对同义词“官、吏”二字的辨析,从古至今,众说纷纭,但在先秦时期这些说法是否成立呢?本文就以先秦十一部著作为例,检索“官、吏”二字的具体使用情况,从共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微,并对二字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宋代官吏选拔中,举官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发挥过重要作用,一大批杰出人物都是通过举官脱颖而出的。举官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宋代的举官责任,主要由举主资格、被举资格、荐举程序及举后任职等方面原因造成,而重点在被举资格的真实有效和举后履职的清廉胜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举官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一是担保责任的追究,二是同罪连坐的处罚,三是依法减轻免除责任。宋代对举官有较高的认知,并形成较为系统的举官责任制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至于实施的效果,则与举官以及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并随之盛衰起伏。责任追究能够解决举官中担保、程序方面的某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防止失实、滥举等,并且制度的设计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应是我国传统政治智慧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这一制度自身存在局限以及政治环境制约,实施起来又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举官以及选举方面的问题。在各类推荐、荐举盛行的今天,宋代举官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押伴官是朝廷派遣的将来华的朝贡使团从入境地点护送到京城的人员,属于临时差遣性质。押伴官的职责主要有三种,即引接贡使入京、防范使者和上报情况。押伴官基本上为七品至九品之间的低级官吏,主要以中央官员为主,人数一般由一人到三人不等。押伴官在中央以宦官、閤门祗侯和承务郎以上官员为代表,在地方以各路管库等人为代表。护送朝贡使团出境的送伴官由原押伴官担任。宋朝还制定了针对押伴官的奖惩措施。门合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藕官蕊官等正在一处作耍,湘云的大花面葵官,宝琴的豆官,两个闻了此信,慌忙找着他两个说:"芳官被人欺侮,咱们也没趣,须得大家破着大闹一场,方争过气来。"四人终是小孩子心性,只顾他们情分上义愤,便不顾别的,一齐跑入怡红院中。豆官先便一头,几乎不曾将赵姨娘撞了一跌。那三个也便拥上来,放声大哭,  相似文献   

14.
奉常是西汉掌管宗庙礼仪的中央职官,其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学者在研究西汉奉常,主要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但《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反映的大约是西汉中后期的情况,难以证明汉初职官设置的实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的出土为研究汉初的奉常提供了宝贵资料。从《二年律令·秩律》所载来看,汉初奉常与太常的名称变化要比传世文献记载的更为复杂;外乐、太卜、太祝、祠祀等奉常属官的实际情况与传世文献的记载也有不少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传统治术的两端,并且由此产生“儒生”与“文吏”二类文官群体的分类。汉代中期前后,“霸王道杂之”的政治运作模式确立,儒生、法吏并用,或者以儒术缘饰法术,此运作模式有利于帝国行政和大一统的思想控制。汉制,郡国守相不用本郡国人,西汉外籍蜀官在巴蜀地区的施政带有“霸王道杂之”的色彩,使得地方基层社会逐渐被整合到国家秩序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地方化”。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的行事具有典型意义,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观察和分析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科考“武科”的武学与除官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学课程除研习兵法,操练弓马外,还讲释“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武学教职由武学博士和学谕“一文一武”充当。宋代武学为统治者培养了大批武艺人才。宋代“武科”中第者初授官职很低,有的所授之官为无品官,进士状元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时就被授予从八品的将作监臣,而武状元长期只授九品官。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升迁年限不同也反映出重文轻武。  相似文献   

17.
宋代环卫官从唐代十六卫官承袭而来,在名称和编制上无太大变化,但由于宋朝历代都遵从"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环卫官的职能范围越来越小,以致两宋以来环卫官多不除人。从现存的宋代史料中可以发现,宋代环卫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宋史》的"合班之制"和宋代的官品令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些变化。这也反映了宋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处于从中央集权专制到皇权专制主义的转型期。研究宋代集权的就为角度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文献和简牍材料,对西汉护羌校尉的设置时间和其属官作了探讨,认为西汉护羌校尉有一个由临时设置到常设官职的转变过程;其属官有司马、从事等。此外,西汉时期还有护羌使者、主羌史、主羌使者、护羌都吏等其它羌吏,年代跨度从宣帝一直到西汉末。西汉王朝最晚从宣帝开始,就在西北边疆羌族地区建立了包括护羌校尉以及护羌使者、主羌史、主羌使者、护羌都吏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护羌、治羌的边疆民族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鄱官是被奉为田神、田祖、渔神、灾害神的地方神;鄱官节,又称鄱官日或是婆观日,是一个流传于宜春城乡地区很古老的民俗。主要分布在江西省部分地市以及湖南、贵州等地。宜春鄱官节的风俗习惯主要有:敬鄱官、晒家底、吃新等。宜春地区鄱官节出现的时期有人考证为五代十国时期;作为水神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汉代;作为灾害神出现的时间在先秦。鄱官节及风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对土地的生殖能力的崇拜,气候因素,相近风俗的归并等。民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不断变异是它的特点。在这个风俗中,有的习惯消失了,有的还继续流传着,呈现纷繁的景象。  相似文献   

20.
试论广西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官官族内封建宗法形态的发生,是广西土司制度长期存在于广西壮族地区的有力动因。这种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有族长官位和财产宗法式的世袭继承制,官族内部的地方组织、衙门组织——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官族内部的祠堂、族规、家谱——族权的主要表现,官族内部土地占有和宗族共财制等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