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透视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有这样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课堂上只有数字、符号、公式,而没有激情,没有高潮,缺乏生机和活力。一节课上下来,老师往往是口干舌燥,学生却收获甚微。我把这样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  相似文献   

3.
一、体育学习方式的内涵 体育学习方式指人们在体育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体育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体育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一、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又译为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1]学习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后决定了人的生命的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学习是他们“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2]美术学习策略和美术学习倾向的积累,则是他们在这一段生命经历中美术学习生命的质量,这一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现在及…  相似文献   

5.
张高平 《江苏教育》2010,(12):62-62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课堂中,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那么,如何在互动课堂中激发师生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叶谰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但目前有的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如何把握课堂生成,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境下进行的。新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机的温暖的课堂,呼唤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一堂优秀的语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数学课只有得到孩子的喜欢,孩子才会沉浸在数学之中,才会愿意学习。数学要想得到孩子的喜欢,就要让数学回归科普、回归生活,充满乐趣,引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心理倾向,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带着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与思考。这样生命的精彩就会在数学课堂上涌动。  相似文献   

9.
严卫 《今日教育》2008,(3):42-43
“我很喜欢你们这种宁静致远的学校育人环境。”面对一些资深教育前辈的赞许.作为校长的我很感动。是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广阔的社会舞台呈现给我们的是缤纷灿烂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充分的独立学习,又能高效的群体合作学习;让学习的课堂,即能满足生命的愿望,又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为独立性学习留有时空,为合作性学习创造情境。为创造性学习拓展天地。  相似文献   

11.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是鲜活的,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发生。教师要捕捉这些闪烁不定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运用教师的智慧去耐心引导学生,使数学课堂异彩纷呈,充满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说出了艺术学习的精妙之处。美术教育给学生的应该是艺术表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活的、为我所用的,而不是一种程式,更不是一种目的和结果。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和需要。作为  相似文献   

13.
陈伟 《青海教育》2010,(1):35-35
学习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21世纪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一般认为,这种转变的取向主要体现在两个纬度:一是学习主体由他主转向自主。二是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凸现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他主到自主,由强调学习结果到强调学习过程,这是现代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想象能力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色彩。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跃起来,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快乐,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叶楠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但目前有的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  相似文献   

17.
彭娅 《广东教育》2010,(4):40-41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获取各方面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长久以来,学生学习数学“幸福感”的缺失,大多由于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所致.因此,我们试着从高一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数学课堂,创造性地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真正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华东师范大学叶谰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新基础教育的三性:“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主张关注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质量,让课堂生活焕发生命活力,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生长生成。所以我们若把课堂当作师生生命交互的场域,教师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课堂将不会出现死气沉沉或乱成一片的局面。下面就地理课堂为例谈些个人感受和经验。一、建立生命活跃的具有公平秩序的对话课堂师生生命的迸发主要是通过对话的途径来实现的,所以教师不能象过去那样单独主宰话语的霸权优势。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开发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丹 《小学生》2010,(12):3-3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在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言交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