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静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对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塑造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佳绩。本文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的进一步解析,探究出整部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描写进行梳理及剖析,将其分为英雄型、柔弱型、淫荡型及恶妇型四类,进而分析男权视野下,男性对女性的态度与立场。 相似文献
3.
杜晓丽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5-6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而享誉世界,他的作品中无不蕴含着日本文学传统中独特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分析《伊豆的舞女》和《雪国》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尝试在她们的美丽与哀愁中探索川端康成文学中传递的日本传统文学理念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本分析方式,探讨《伊豆的舞女》中所渗透的川端康成的审美情趣,即对日本传统美的憧憬,物哀思想的渗透以及他所追求提倡的朦胧美这三种审美意识,并从地理人文环境——日本的传统民族意识、川端自身的人生阅历以及时代大背景这三个方面来追溯川端康成审美情趣养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川端文学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表现技巧和手法,来表达日本民族独有的纤细而敏锐的感受,进而创造出川端文学所具有的独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日本文学传统中独有的物哀和幽玄的美。因此,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始终具有着一种悲与美相交织的独特艺术底蕴。《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也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学地位的重要基石,是他对自己文学基调的定位之作。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我"因孤独症而性格扭曲,却在与巡回艺人、特别是和纯真美好的舞女的接触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孤独得到治愈。可以说,《伊豆的舞女》是一首洋溢着喜悦和哀愁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的成名及其代表作《伊豆的舞女》是川端高明创作技法成功运用的典范。以《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从背景设置、自然描写、肖像刻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结局设定等方面入手,可见《伊豆的舞女》的创作技法和一代文学巨匠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的《伊豆的舞女》,在川端康成文学创作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以淡淡的哀伤和优美的真实相结合,通过情景交融之美、物哀之美、女性阴柔之美创造出一曲清新淡雅的哀歌和悲哀美的抒情世界。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伊豆的舞女》原著与电影的人物简介、故事大纲等相关内容,比较分析了小说原著及电影手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张媛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5-8,12
《太平广记》一书内容十分广泛,书中关于龙的记载较为详细.本文即以《太平广记》关于龙的记载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其他史料,对书中龙的基本形象进行了分析,按照中国传统的龙形象、佛教中的龙形象、佛教中龙形象的中国化三种不同的类型进行讨论,希望可以对关于此书中龙的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0.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是亚洲地区继泰戈尔之后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卓越的感受,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他的早期作品,除了表现自己特有的孤儿情绪以外,着重描写了社会下层妇女的生活,以抒情散文般自由灵巧的艺术结构,塑造了一系列身世凄苦但却纯洁、美丽、善良的青年女性形象,弹奏了一曲曲对美的追求、对爱的呼唤的动人乐章,形成了且美且悲、因悲方美、因美方悲的独特艺术风格。《伊豆的舞女》是其早期创作的著名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1.
12.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6,(34):253-254
《伊豆舞女》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创始人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以去伊豆温泉疗养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写成的。作者用唯美的笔调在描述段朦胧纯真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又折射出自己独特的文学幻想和艺术魅力——生死轮回,努力使文学艺术在人类精神的轮回转生中永存不灭。 相似文献
13.
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在反映少男少女情感的众多作品中格外清新细腻,格外朦胧纯真,恰似一枝雨后的小荷,清雅优美。 相似文献
14.
张璐婧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5):40-41
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中国作家沈从文的《边城》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的悲剧性主题进行比较,从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和文章主题三个方面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红字》是美国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霍桑的经典作品,其中的女主角海丝特·白兰被认为与受人尊敬的牧师丁梅斯代尔通奸并生下女儿珠儿,因此佩戴上红字“A”(“Adultery”的象征)作为清教法规严苛无情的惩罚。霍桑通过塑造海丝特这个形象向读者展示了清教观,以及清教观对人们生活和思想所造成的影响。海丝特最初是勇敢坚强的,最终却在清教社会的压迫下,承认了自己的罪过,并通过艰苦工作,自我提升得到救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川端康成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了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形成了独特的美意识。本文以《伊豆舞女》为例,分析其中的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伍尔芙《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著名论断,发掘出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房间”的意义。并认为范妮并非是一个传统守旧、唯唯诺诺的女人,而是一位具有主体意识的女子。 相似文献
18.
金锦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3(2):88-89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拥有超时空的艺术魅力。这部小说以一种精致细巧的艺术表现力 ,着意淡化情节 ,把文学性放在诗意的追求上。采用静态美来创造意境 ,以静写动 ,坦荡而又充满激情地倾诉心声 ,达到了忘实悟虚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9.
1926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发表了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自此以后,美丽动人的舞女“熏子”与“我”的初恋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若只就初恋的美好而言,当然每个人都有回味自己恋爱的权利,但何以成千上万的读者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回味川端康成笔下虚构的初恋故事呢?这就要通过细读小说来仔细品味了。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爱伦·坡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大都容貌姣好,有着超于常人的智慧和美丽的心灵,但却大都在风华正茂时走向死亡.爱伦·坡对完美女性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原因,与作者的经历和其女性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