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红山文化以精美玉器而著称于世。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与几何造型玉器的抽象化,赋予了玉器新的社会意识,催生了原始的玉礼器发展,形成了近乎完整的红山文化玉礼器系统,并且影响了其它史前文化玉礼器的形制演变。红山文化玉礼器不仅具有祭祀天地四方功用,还有联姻、结拜、诚信、威慑,以及显示身份地位等文化内涵,是中华远古文明传播的重要基石,与中华  相似文献   

2.
依据丰富的考古资料论证了东北是玉文化的发祥地,分析了红山文化出土玉器深邃的文化内涵.指出红山文化大量玉器的出土说明红山文化时代,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已经完成;红山玉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印证了玉兵时代的说法;红山文化和龙文化的发端紧密相关;红山文化玉器的多样化说明原始宗教崇拜的发端亦在东北;红山玉文化开中国礼制文化的先河.本文还研究了岫玉与玉文化的紧密联系,充分肯定岫玉对玉文化的贡献,岫玉对中华文明曙光的到来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相似文献   

3.
正红山文化玉器分布区域广阔,不仅出现在辽宁、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还有河北、天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市区。红山文化类型玉器不仅出土于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遗址,在商周、汉代、辽金的遗址也有发现。红山文化玉器收藏是世界性的,全球各大博物馆都将其作为镇馆之宝,国内外高古玉器收藏家都将其作为终极收藏目标。由于红山文化玉器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及研究价值极大,经济价值也屡创拍卖市场的天价。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红山文化玉器作为印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瑰宝,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红山文化玉器饱含着5000多年前的先人们卓越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审美水准,体现了先人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艺术创作及表达能力。红山文化玉器作为—种精神力量和民族文化象征,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骨髓之中,具备典型性、精美性及珍稀性特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类型的红山文化玉器地域特征比较鲜明,主要分布长春、松原、白城、吉林和四平地区,辽源、通化、白山和延边地区也时有发现,吉林的红山文化类型玉器与辽宁及内蒙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玉器比较,制作时间早一些,随意性强一些,别出心裁之处多一些。吉林类型的红山文化玉器在材料使用上,充分体现了匠人的因材施艺与物尽其用的良苦用心。吉林区域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红山文化类型玉器种类繁多,造型纹饰变化多端,选用材料质地优良,在玉器上体现出生动、拙朴、别致、精美、优雅及另类的特点,客观反映了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尚玉传统,追根溯源,与史前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密切相关,红山文化的玉器,与兴隆洼文化玉器一样,都是当时社会政教礼仪生活的产物,史前西辽河地区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群与中华礼制文明的内在关系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琢磨而成,众说纷纭。国内外一些古代玉器研究专家将这一时期的玉器统称为神玉,或者巫玉,他们认为红山文化玉器是巫觋通神的工具。纵观红山文化各种各样玉器,除去一些特大型陈设祭祀器物与器皿外,绝大多数有系孔,适合佩戴在人体各个部位,个别的没有系孔的也适合捧在手上及握在手里。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叙述了辽宁岫岩县软玉的产出类型、颜色分类、矿物组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并与新疆和田软玉进行了对比,剖析了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此基础上与红山文化玉器进行了对号分析,提出了红山文化玉器的玉质特点可以与岫岩软玉对上号,而与新疆和田软玉不同,岫岩软玉为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齐家文化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都是中国史前玉器的代表,它们在玉质、材料、器型、工艺等方面各具特色,在史前玉器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玉器是红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玉器种类多、玉质精美、题材丰富、造型传神、使用功能多样。从审美的视角看,它具有自然美、艺术美和境界美的多种属性,蕴涵着中国传统审美独特的理念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红山文化玉器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最精美的玉器而举世闻名,儒家审美文化是最早深受红山文化玉器审美文化的滋养而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通过基于儒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儒家审美文化深远意义的理解,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文化,更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并使玉学玉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山文化玉器的诸多器型中,玉勾云形器因形体硕大、造型怪异,成为首屈一指的代表器型,受到玉器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学者凡论及"红山文化"或"红山文化玉器",则必然要涉及玉勾云形器,还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玉勾云形器进行专门讨论.本文对与玉勾云形器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归纳,探讨其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与弊端,并将自己对该课题研究的一些不甚成熟的思考和思路提出来,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崇龙习俗和尚玉习俗都是中国古代有较大影响的民间信仰习俗,在史前社会已经形成。龙形玉器作为龙形和玉器融合的产物,最早出现于红山文化时期,并且成为红山文化的特色。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红山文化玉器大都采用钢铁般坚硬的玉材,以简练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及古朴的风格展现当时社会精神风貌与自然万物,作为一种当时社会最重要的物质印记和最高的精神符号,集中体现远古先民在社会进步中的文明成果,充分展示了人类文明发生模式中最富有华夏特色的一面,客观印证了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红山文化玉器作为展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瑰宝,具备典型性、精美性及珍稀性特点,是世界性的顶级奢饰品,是不可再生的世界文化遗产。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礼器是解读原始文明的信息载体,特别是玉琮的产生、演变及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最新科学发掘的红山文化玉人出土,为全面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历史作用增添了又一重要根据。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玉人的信息资源进行社会学视域的综合整理研究,率先探讨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渊源,并解析了红山文化玉人对中国古代玉人文化发展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红山文化最新的科学考古信息资源,从实物分析入手,研究及考证红山文化玉凤起源的王、客观基础;通过对考古资料的分析,着力获取古人行为的有关知识。在对红山文化玉凤信息资源综合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统一的角度,提出了认识上的5个新观点:一是红山文化玉凤高度的艺术性令人瞩目,其创作原型是被先民驯化了的正在孵化小鸡的母鸡;二是红山文化玉凤的探源表明:红山文化先民在把握鸟类文化发展方面具有连续性;三是红山文化玉凤的探源说明:红山文化中早期琢磨的玉鸟(鸡)蛋、玉鸟(鸡)胎、玉鸟(鸡)和玉鸟(鸡)神,为中晚期玉凤的创作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四是红山文化玉凤的探源证明:早于殷商3000年的红山文化早期先民就已经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色彩琢磨俏色玉器了,巧作玉鸟(鸡)神就是其中的俏色玉器代表作品;五是红山文化玉凤的探源告诉我们:红山文化中晚期的先民对人与鸟(鸡)类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认识上的飞跃,玉凤展现了“人鸟感应”的思想境界,这一传统观念对人们利用大自然和保护生态平衡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峰 《文教资料》2013,(28):61-63,85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出土了众多种类丰富、工艺精湛、设计独特、寓意深远的玉器群,达到了中国北方史前玉文化的顶峰,与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共同构筑中国新石器时期南北两大玉文化中心。探讨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对于有助于红山文化的社会构成、宗教信仰的研究。理解红山文化玉雕业产生的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18.
红山文化多姿多彩的玉器展示了人类文明发生模式中最富有华夏特色的一面,即先于丝绸之路而长期存在的远古玉石之路,是文明发生模式中最富有人情味的生存形态与生活方式。红山文化玉器凝聚了远古祖先“天人合一”的早期观念、“惟玉为礼”的原始信仰,以及“以玉比德”的审美视角、平衡生态的质朴生活与持续发展的精神风貌,是当时最重要的物质符号,进而成为最高的精神符号,无愧于我们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9.
玉器是红山文化物质遗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目前出土的红山玉器质料和造型来看,其文化功能远远超越实用功能。某种程度上,玉器承载了红山先民远古图腾、巫术礼仪等文化功能。本人试图以礼器的角度来诠释红山玉器的文化功能及内涵,从而进一步认知礼乐传统下的中国史前文化。  相似文献   

20.
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有影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1935年,在赤峰红山脚下发现了它的第一处遗迹,1954年,由著名的考古学家尹达正式命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红山文化研究的历程和涉及的领域是:(1)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确认;(2)红山文化的源流、性质特征和分布;(3)红山文化的分期与类型;(4)红山文化的玉器;(5)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些研究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深入,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学术分歧。但学术界尚能在一些关键点上达成共识,即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的一支极富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文化,而孕育红山文化的辽河流域则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