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网成为一种时尚。上网在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方便、效益和快乐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尤其是精神健康带来了危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染上“网络综合症”。“网络综合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操作的时间失控,上网时间不断延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患者早晨起床后会有一种立即上网的渴望;有关网络上的情况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沉湎于网上自由说谈或网络互动游戏,而忽视现实生活的存在;人际关系淡漠,交际范围逐渐变小,重者出现孤独和忧伤、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思维迟缓、精力不足。  相似文献   

2.
“真正有‘网瘾’的只是少数,家长、社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1月15日~16日,在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暨“虹”计划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专家们一致认为,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已经不再可有可无,一些青少年上网时间长并不等于成瘾,而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是成年人的语言暴力,对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并没有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街小巷“网吧”开。“网吧”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然而,“网络世界”这一“虚拟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了现实的问题。此时,家长该做些什么呢?要掌握孩子网上交友情况中小学生有不少人上网聊天。一位中学生说,在网上说话很自由,不像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说话那么紧张,而且能够和陌生人交流,也很有趣。纯真的孩子们并不知道,网上闲聊,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许多网络骗子在聊天中,骗取孩子及其家庭资料。鉴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与孩子多交流和谈心,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特别是网上交友的情况。家长知道孩子上网交…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视听节目、博客和点对点的网络等互联刚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网络必将更广泛地走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深刻地改变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但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了严重危害,这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还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清理‘网上黄祸’.救救孩子!”已成为许多家长和老师痛心疾首的呼声。基于此.对于网络特点的正确认识,对青少年的聚集群——中学生网络心理及其对策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瘾,就是上网成瘾,是人对于使用因特网的心理依赖。表现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因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其他事物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兴趣降低,离开网络浑身不自在,渴望回到网络中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带来一系列后果,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寻找戒除网瘾的方法,很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即使有成功的案例,其数量相对于广大  相似文献   

6.
刘芳 《家教指南》2004,(10):31-31,40
近年来,随着法国青少年上网率不断提高,法国政府广泛动员行政机构、网络服务商、中小学校及家长协会,利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及民间监督等方式多管齐下,努力让未成年人免受网络犯罪的毒害。而让青少年远离网上“黄毒”,更成为这项工作的重点。根据今年6月的统计数字,法国所有的高中、91%的初中和50%的小学具备上网条件。12至17岁的法国青少年之中,87%的人经常上网,59%的人经常在网上与朋友或陌生人聊天,35%的人经常上网玩游戏,11%使用手机上网。调查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法国青少年曾在网上“无意撞见”暴力、淫秽、色情、种族主义等“令人(…  相似文献   

7.
寒假到了,家有网瘾孩子的父母们开始担心孩子假期会无限度上网。“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认为,妈妈的骂、爸爸的打等粗暴管理方式不能使孩子远离网络,只会令孩子的网瘾越来越深。很多刚瘾学生没日没夜地上网,是因为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和压力,才能释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邹娟  朱俊 《教育现代化》2005,(11):19-19
现代网络文化的冲击。让孩子们从头到脚都散发着网络文化的气息。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和机会一直都在不断地递增。这个时候,往往是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盲点”时期:教师没有正确的指导,家长也上班忙.顾不上孩子.所以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里迷失了方向。所以,怎样顺利地指导青春期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这是父母和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数家长与教师对网络都有点看法,有的甚至“谈网色变”,一则怕青少年上网无度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二则怕他们接触不良的信息而影响心灵的健康,因上,经常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迫使青少年远离网络。而年少的“网迷”们却认为网络使他们封闭的世界获得了开放,孤独的情感找到了知音,苦闷的心理得到了渲泄,更重要的是网上丰富的资源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中拥有了绝对的主体地位,而且在网上他们也获得了探索与研究的乐趣。于是两代人之间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冲突,严重的甚至演变成人间悲剧。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浅谈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刚刚步入21世纪,一种伴随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正在蔓延滋长。一时间,网络、网虫、网吧各种与“网”相关联的词汇成为最流行的语言,“网上冲浪”、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等等不仅是获取信息和消遣娱乐,而更多地演化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据了解,我国目前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网络正成为中小学生最亲密的伙伴,成为他们生活中尤其是闲暇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激活了中小学生,又困扰着中小学生。因此,客观地分析网络…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网络世界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学会利用网络,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  相似文献   

12.
信息总汇     
如果对待孩子上网现在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一看到孩子上网了,就认为没有好事,很快就产生“害怕孩子上瘾”的恐慌心理,而没有分析孩子为什么会上网。实际上,人们之所以会对网络产生依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受到损害,使人们无法任现实生活中找到满足与释放,而网络的虚拟空间则可以为其提供一个获得奖励与满足的机会。长久的现实伤害就带来长久的网络释放,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网瘾”。  相似文献   

13.
网瘾。就是上网成瘾,是人对于使用因特网的心理依赖。表现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因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其他事物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兴趣降低,离开网络浑身不自在,渴望回到网络中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带来一系列后果,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寻找戒除网瘾的方法,很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即使有成功的案例,其数量相对于广大网瘾受害者的规模,也是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关乎人类对某种事物上瘾的一般特性,也有网瘾的特殊性。换句话说,一方面,任何东西一旦上瘾,就很难戒除;另外一方面,上网对于人们现代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其他上瘾的事物与人的关系更密切,成瘾之后更难戒掉。然而,从可能性上来讲,人们对于任何成瘾性事物的依赖都可以戒除,但必须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黄朝生  杜超 《湖北教育》2005,(12):26-26
近日,竹山县各中小学校广泛进行宣传教育,积极倡导青少年学生“绿色”上网,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保护青少年学生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阅读方式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分流了受众,也使新一代青少年学生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愈来愈多的人们呼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书香!不能否认,上网也可以阅读图书和浏览其他多媒体信息,但实际上,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上网后,  相似文献   

16.
从各个城市遍布大街小巷的大大小小的网吧与家庭的上网统计数字看,网络正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潮流中,青少年人数占了很大的比例。中小学生上网已成潮流与趋势,这足以证明未来一代率先接触了新潮流。但也有许多人对网络始终报以怀疑的态度,认为网络使人堕落。网络到底是通向成功的大道,还是使人堕落的“白粉”呢?根据“中国学生网”的调查,许多网迷上网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网上可以看到比电视更快更多的消息。可以很快地找一本书,也可在线欣赏最新的音乐……在一些网站上,你还可以通过在线知识问答来充实生活。有的网站可以投稿…  相似文献   

17.
近来据某报载全国现有十多万人在网上虚拟的社区在网民的祝福声中步入结婚的殿常,开始了“网络同居”生活。化名的小夫妻在网上买房子买宠物甚至养小孩,俨然现实生活一般。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当今的中学生,每日上网也成了他们“必修课”之一,即花费了金钱又耽误了学习,经常还被虚拟的情感所折磨。这些“网婚”参与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给我们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沉溺其中又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青少年缺乏人精神的熏陶,缺失了人素养。  相似文献   

18.
如何面对现代传媒呢?我的看法是:不能只喊“狼来了”,而要心中有“狼”,眼中见“羊”。如同前几代媒介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可能给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网络已经给青少年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取向。目前,我国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中青少年占80%左右,电脑已成为家庭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家电,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投资和学习办公设备。在网上,青少年学生主要是上网聊天(占48.84%),看电影等娱乐(40.50%),看新闻(42.20%),玩游戏(39.20%),辅助学…  相似文献   

19.
“网络成瘾”是病吗?看到家长把爱上网的孩子送到“艰苦学校”的报道,我就知道要戒除这“网瘾”不是太容易。什么人容易上网成瘾?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如何干预网络成瘾?哪些孩子属于网络成瘾?看了下面的报道,相信您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什么人容易上网成瘾?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如何干预网络成瘾?——近日“,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项目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正式对外公布“虹”计划科研成果以及推广模式,揭秘网络成瘾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这本是一件好事,广大家长和教师都对此拍手叫好。但是,有一些人却就此推而广之: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危害极大,非禁不可,应该让广大青少年远离网络。事实果真如此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坚决反对这种“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观点。“触网”宜导不宜堵确实,网上有许多有害的东西,但网络代表了世界科技潮流,它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和获取渠道,已经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