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名作品向来以晦涩难懂而著称。无论是从小说观念还是从创作实践来看,晦涩作为废名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现象,而是上升到了诗学和美学的高度,体现了废名对小说美学的独特追求。晦涩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的阅读设置了阻隔和障碍,迫使他们离开习惯的轨道,对日常经验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将注意力转向作品的形式本身,唤起他们对文学语言和作品艺术之美的感受,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2.
从内容特色和文体特点方面剖析了废名小说晦涩难懂的直接原因:内容上,题材“不合时宜”,作品禅道意蕴较浓,地域特征和民俗色彩突出;文体上,作品散化诗化,具有简省、跳跃、用典、杂糅等待点。文章进而分析了废名追求“晦涩”的深层原因:一是周作人的“雅,拙,朴,涩……”的美学趣味的影响,二是废名自己独特的“文学即梦’”的文学观和尚“晦涩”的审美观使然。  相似文献   

3.
废名小说的总体特色在写实,使作品摆脱了难懂之嫌。但在具体的作品内涵意义层面上,导致两种审美判断:含蓄和晦涩。其原因由失语——欲言又止造成。  相似文献   

4.
废名小说晦涩之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容特色和体特点方面剖析了废名小说晦涩难懂的直接原因;内容上,题材“不合时宜”,作品样道意蕴较浓.地域特征和民俗色彩突出;体上,作品散化诗化,具有简省、跳跃、用典、杂糅等特点,章进而分析了废名追求“晦涩”的深层原因:一是周作人的“雅,拙,朴,浞……”的美学趣味的影响,二是废名自己独特的“学即梦”的学观和尚“晦涩”的审美观使然。  相似文献   

5.
废名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乡土为题材的小说作家之一,他不同于同时代的乡土小说作家,而是在同样汲取古今中外文学精华的基础上,自辟蹊径。但他并不曾完全逃避生活,他的很多作品表现出人生的困顿。即使发展到“不欲闪露”的阶段,这也有一个过程。他的部分作品显得奇僻晦涩。他写就了一种非写实非浪漫、似写实似浪漫的田园诗,是淡薄的现实主义和素雅的浪漫主义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废名前期小说中的乡土主人公基本上都具有"知识分子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废名的小说是针对和自己一样质素的读者——中国知识分子写的;其次与废名文学是"诗人自己表现"的观念有关:最后与他对人物思想精神因素的独特看重深切关联。作为精英文化视阈中的废名,以一种奇特的纯"主体意识"去打量、看待和审视中国乡土社会,在设置人物时从预想中的遥远的角度来勾勒,以美和浪漫的眼光去观照,早已格式化地融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在20年代关于“抒情诗的小说”和“乡土小说”写作的理论倡导着重于三点:强调乡土色彩;乡土文学是形成作家个性的一个基本要素;乡土文学是进入世界文学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废名早期的小说中有乡土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其中承载了他对乡村世界批判性的现实观照,到中后期他完全行走在他的老师周作人枣生所预设的途程中,他的田园诗化小说,显示了我国现代小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样化风格。  相似文献   

8.
西方象征主义运动开创了"诗化小说"的传统。作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作家的典型代表,废名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小说世界是废名在不堪的现实社会中渴望恬静生活的梦想的象征,也是他心目中理想世界的象征。在小说情节中运用象征暗示性的艺术手法,创造意蕴丰富的意象对废名小说世界的建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废名将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与意境的表达手法与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开辟了一条新的小说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废名小说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风味,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这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并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还是一个大乘佛教徒,并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研究。其小说的幽静平和之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的劳动美化;二是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境界的展现。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的创造中,可以说讲故事是小说的核心因素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故事是早期小说成为小说的全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分析悲剧艺术的六大要素(情节、性格、言词、思  相似文献   

11.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的小说家与诗人。他以诗的意境写小说,而诗歌中却流露出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精神苦闷。深入阅读废名的诗歌和小说会发现其诗歌和小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及由此所形成的作品风格方面的联系;二是废名的诗歌是其小说的哲学注脚,而小说是他诗歌所揭示的文学观、人生观的形象解说;三是废名诗歌和小说在情感特征上都充满着悲哀、孤独和寂寞的审美情感底色。  相似文献   

12.
13.
废名的小说风格可以清峻、通脱概括:形制短小精悍,遣词严苛险峻,关注生命的悲剧造就文本的清峻之风;结构全无组织,观点放达,取材无所顾忌和活用典故形成小说的通脱之态。废名带有古典烙印和强烈个性的文学创制,可谓魏晋文学风度的现代嗣响。  相似文献   

14.
"审丑"是废名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废名小说的"审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表现乡村的破败和国民的落后,二是为了以丑衬美,三是借以表达一种现代意识,四是为了营造一种独特的风格.但废名的"审丑"有时也出现"败笔","趣味恶化"是废名某些小说不可掩饰的弊病.  相似文献   

15.
废名的小说语言特征鲜明,别具一格,表现在小说文本中就是不断实践各种语言探险。他在小说语言探险方面采用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不合语法的陌生化,古典诗词的现代化,方言词语的原初化。这些艺术成就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在表达和阅读上取得了双重的审美效果,展示了一种突破语言表达限度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6.
废名的诗向以难懂著称。本文先以废名的两首诗为例,说明废名诗歌的特点是空灵与晦涩。再从化古与化欧两条途径来解析废名的诗。化古,即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废名的影响来讲,指出废名的诗在内容上的玄学与禅宗背景;化欧,即从西方象征主义对废名的影响来讲,指出废名在诗歌观念上的个体性、内在性、知性是吸收了象征主义的精髓。最后,分析了废名的诗学观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7.
废名的“乡土田园小说”,以带有田园牧歌情调、强烈抒情色彩和诗化倾向,营构了一个个缤纷多彩的艺术世界,展现了优美恬静的乡土之美、质朴敦厚的人性之美、温婉美丽的女性之美、佛道禅思的宗教之美。  相似文献   

18.
废名乡土诗化小说展现了缤纷多彩的诗化艺术世界,他以营构意境,诗化散化的文体特点,改变了抒情小说的模式,扩展了作家的审美视野,更重意境和审美,拓宽了抒情小说的文体。其叙事策略主要采用了淡化情节、营构意境,自传倾向、抒情叙事,儿童视角、情感内倾,打通文体、诗化散化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9.
废名的小说向有晦涩之名,原因之一是其作品中存在的大量的黄梅方言成分。本以黄梅方言中与共同语不同的语音,词汇,语法现象为参照,将废名小说中的黄梅方言成分进行归类和分析。本认为,乡音乡谈出现在废名的作品中是时势使然,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20.
“诗与真”点明了废名小说的自传性质,其从写实到写意、从叙事到缘情发展成为“诗化小说”的创作过程,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在这位作家心中的交流与融合及其创作兼具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