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教育关系到两岸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是学生赴台求学的基础性工作。论文通过阐述大陆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探讨目前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在台湾求学期间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提出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和厦门理工学院采取的安全教育实践,回应高校关于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自闽台合作项目实施以来,两岸在教育上的交流日益增进,赴台学生在台湾学习期间,台湾的政治、社会、人文环境都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两岸关系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坚定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洪彩真 《南平师专学报》2011,30(1):58-62,65
福建与台湾同文同种,有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和民族情结,两岸的教育交流历史悠久。文章从五个时期论述了闽台教育交流的状况。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呈现断断续续的状态,明郑政权时期、清朝统治时期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十分频繁,前者以福建对台湾的单向输入为主,后者呈现双向交流态势;而殖民地时期、日据时期和20世纪50-80年代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则十分困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台两岸教育呈现双向交流且有不断繁荣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国家对台教育政策及赋予福建先行先试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台湾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瓶颈、台资企业对人才需求持续走高等因素,加速推动闽台教育合作走向深远。当前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从浅层交流发展到深层联合办学,相关合作院校和专业不断增加,学生规模逐年壮大。在实践和探索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福建海峡旅游学院与台湾多所高校在政策应用、合作机制、保障方式、创新举措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逐步探索出培养海峡旅游人才的"金字塔"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福建地方官员及士绅与台湾书院的发展,闽学对台湾书院的影响、闽台书院主要制度的比较等问题的探讨,认为闽台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互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十分频繁,互补性很强,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闽台民间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台民间信仰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是福建民间信仰通过分灵、分香、漂流等途经传播台湾后,台湾分灵庙则定期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有了新的发展,除了成千上万的台湾信众前来福建祖庙进香谒祖外,福建祖庙的主神也应邀频繁赴台湾巡游,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自古以来,闽台民间信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还有力地推动当今海峡两岸政治的改善和经济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籍移民传入台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为了维持和强化这种联系,闽台宗教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往来关系,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关系更加密切,大批台湾善男信女来福建祖庙进行谒祖,客观上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发展,升华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促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日,福建出台文件,大力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发挥教育在两岸人民交流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开展闽台之间的校际交流、人员交流、文化交流、项目合作等内容和形式,增进与台湾教育界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9.
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可能性,如深厚的"五缘"为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度发达的台湾技职教育是福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路标,福建高职教育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为台湾技职教育西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岸关系向好趋势,为闽台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认为可以"校校企"合作项目为切入点,深化两岸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积极吸纳台湾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成功经验,共同打造海峡西岸高职教育品牌,为两岸产业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分析师生双向交流互访、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进行师资培训等闽台高职院校主要交流合作形式。指出闽台高职院校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如台湾对大陆学历承认的范围小,台湾高校过于关注大陆赴台学习的学生数量,大陆高职院校对台湾优质资源的认识与引进不够充分,福建省高职院校对赴台学生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等。提出要加快《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出台步伐,拓宽闽台高职院校专本对接的途径,探索闽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渠道,借鉴台湾技职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闽台应用型本科教育现状与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和台湾一水之隔,血脉相通,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面也有共通之处。论文从学校规模、办学体制、学制设置、入学渠道、课程教学、毕业流向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比较了闽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值得我们借鉴的三点特色。  相似文献   

12.
陈茹云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6):83-88,100
介绍了福建省与台湾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数据,分析了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闽台两地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相似度非常高,但个别产业存在发展差异。福建省应利用两地之间的合作契机,借鉴学习台湾先进的管理经验、前沿的科研技术,促进两地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合作,实现海西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海峡时代”福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岸互动进入"大海峡时代"新阶段,闽台高教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要科学分析、理性应对,选择最优化战略行动计划促进"海西"高等教育先行先试.运用SWOT方法反演福建高教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结合"大海峡时代"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外向型发展趋势,构建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矩阵,探讨"十二五"期间高教发展战略"福建模式"的可行性行动计划,以高教互动推进两岸政经、文教互动.  相似文献   

14.
闽台合作财务金融专业作为闽台合作办学的一个新兴专业,汇聚了福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台湾高校的优秀师资。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培养目标、实践课程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出以理论够用、实践能力突出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闽南与台湾教育的历史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缘于各种特定因素的交互作用,闽南与台湾历史上教育方面的联系一直非常密切。这种联系在各个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特点不同,但总体上是一种双向交流。闽南与台湾教育的历史交融对台湾教育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兰雪花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67-70,73
清代台湾米谷运销福建前后延续近一个半世纪,主要有“官运”和“民运”两大系统,“官运”可分为兵眷米谷的调运与平粜米谷的买运;“民运”有商船贩运和走私内运。据估计,清代台湾每年向福建输出的米谷大约为100万石左右,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福建的缺粮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清代台湾的开发,推动两岸商贸的发展,这一事件对今天两岸社会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闽粤迁台移民具有浓厚的故土情怀,在拓垦台湾的过程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便出现了以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聚落。台湾先民为了寄托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除了用姓氏给新居住地命名外,还以原籍地名来命名新的垦殖区。台湾移民社会中的冠姓冠籍地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爱国爱乡的优秀传统,成为维系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的重要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陆和台湾地区教育事业交流积极,台湾地区有引进大陆学生的资源条件,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有潜在增势但又存在诸多障碍。台湾地区不承认大陆学历、约束大陆学生学习期限、忽视大陆学生应有权益等政策背景,造成大陆学生赴台学习规模小、范围窄的现状。论文剖析了影响大陆学生跨越海峡的各种因素,并形成若干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至今所见,中原姓氏入闽迁台之相关研究,在海峡两岸先后出现三个研究视角。先是福建地方史研究中涉及的中原姓氏入闽问题,此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等闽籍学者对福建民间家族再造中关于"闽祖光州固始"的回应。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跨区域移民史研究,尤其是闽台学者对闽南、客家姓氏祖地及姓氏播迁的溯源研究。然后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及闽台同胞寻根活动之开展,由豫、闽、台三地学者共同推动的两岸关系视角下的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研究。由福建地方史向跨区域移民史和两岸关系研究视角之转移,总体上呈现为历史向文化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