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与贬低、发现与探究,以致学生难以很好地处理认识过程,容易陷入被动学习、记忆学习的桎梏。为帮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桎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认知能力,有必要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学生科学地学习知识、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运用新的课改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综合考虑学生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因素,构建基于时空的学生学习资源库,从而提取学生学习特征,挖掘学生学习特点,发现学生学习偏好,推荐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分析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学生学习行为中发现其学习偏好。经实践证明发现,该方法有利于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4.
学习力是新时代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学习基础和关键能力,是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人才核心素养需求的有效途径。从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合作力等六个维度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学习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目前的学习力情况不容乐观,据此提出高职学校要营造学习氛围,更新学生学习理念;创建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关注学生身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磨练学生学习毅力;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探索实践途径,强化学习转化力;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学习合作力,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学习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6):45-46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学生的课前学习心理调适、课中学习过程组织以及课后的学习反思全过程进行通盘的考虑,集中突破各个环节,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巧妙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热情,注重课堂学习内容本地化生活化,加强学生课堂学习合作探究组织,注重学生课中学习成果交流展示,重视学生课后自我学习反思评价。  相似文献   

7.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协作与分享,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重视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把握学生学习关键的一些因素。学生的学习能力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图的确立。教师应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课程实践性强,要积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普通话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的提供、人际关系、教学气氛的营造等方面下工夫。普通话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要在课堂内外一起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独立性、自为性、自律性,是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是:树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任务驱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开发课程资源;及时评价,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代小说中的“鞋”——当代文学的意象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传统看,"鞋者谐也",鞋有性的意味。当代作家在作品中赋予鞋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冯骥才的《三寸金莲》中的鞋,是文化批判的证明;刘庆邦的《鞋》与红柯《靴子》中的鞋,是柔情的证明;而苏童的《回力牌球鞋》与朱文颖的《高跟鞋》是时尚的证明;而韩少功的《鞋癖》则是历史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三个法宝”,建党八十年之际,江泽民又开创性地总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通过“三个法宝”和“三个代表”的比较,说明二具有同质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3.
The academic "hurdle race": A case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areer patterns of a cohort of faculty members in a large Israeli university and shows that women constitute a small minority in that university, and that their rank advancements are fewer, slower, and lower than men's. We examine three possible explaining mechanisms: (a) "Thresholds" - according to which after women cross a certain barrier, differential career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gender disappears or is, at least, greatly reduced. (b) "Ceilings" - according to which women's advancement is curbed before they reach the highest rank. (c) "Hurdles" - according to which women, as compared to men, are confronted by more obtrusive barriers at each step of the academic career. We found that no threshold could be detected after which gender differences are reduced and that the ceiling effect may be a by-product of women's extended career paths. Rather,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study suggests that women's career trajector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urdles", i.e., at each rank they stay longer and their advancement probability is lower than men's even when their publication rat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4.
市井-市民-新市民,这是三个不同时代的产物.新市民诞生在八十年代以来新的历史时期.深刻切中这一时期城市及城市人的变化,便有了"新市民小说"."新市民小说"中的"新市民"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彻底告别传统,空前强烈地追求世俗化生活和拜金主义;二是情爱观念令人诧异的变化."新市民小说"表现了一种对现代城市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态,表现出了一种"另类"的姿态.他们具有他们应有的存在价值;然而,其中某些消极、遁世乃至自甘堕落应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少日本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中表现出了露骨的侵华图谋,他们极力在中国史研究中寻找侵略中国的理论根据,将日本对华侵略合理化、合法化,为侵华献计献策。此类所谓的“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事实上已经堕落为侵华的史学。这些都在日本“支那史”、“东洋史”研究的主要人物,如内藤湖南、白鸟库吉、桑原骘藏、服部宇之吉、矢野仁一、有高岩、秋泽修二等人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其中内藤湖南的“内藤史学”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6.
先秦关于“言”、“意”看法有四种。有极端的“情欲信 ,辞欲巧”的信仰型语言观和“得意忘言”解构性言语观 ;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的中庸性语言观和《易传》中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因而“立象尽意”的重构性语言观。后两者对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立象尽意”的表达策略消解了诗歌艺术中的主客观对立的关系 ,使中国诗歌美学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在实际运用中给予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18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同一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发现和揭示当时的通语和方言成分及其演变轨迹。通过对予词也就是表示授予的"给"和"与"之前分布的动词的比较,揭示出这种格式中的通语和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9.
华夏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殷墟甲骨中,“华”“夏”二神具有与“河”神相似的崇高地位,这点提供了揭示华夏明起源和“华夏”名称来源的重要线索。然而,百年来这两个字一直被误释为“岳”和“Kui”。本主要通过甲骨字形与周秦两汉古字中已确认的“华”、“夏”等字的形体比较,考释甲骨“Hua”(华)“夏”二字。“华”和“夏”本来都是地理上的名称,分别指华山和大夏。两对峙于黄河南北,遥遥相望,迤逦相连,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河”神擘开“华、夏”的神话。由此得以理解甲骨卜辞“河”、“华”、“夏”三神相提并祀在认识上的根源。“华夏”一带正是上古尧舜禹和商周秦各代相继据有的核心重地,被视为“中土”。“华”“夏”由此转化为“中国”(指中土)的代称,而与“四方”、“四夷”相对;又以处“中”之义转化为“中华”、“中夏”之称,均为地域概念;然后以地域化的内涵转化指“中国”人民。“华夏”作为民族之称,代表的不是血缘上的,而是地域化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论分四部分:一、释甲骨“Hua”;二、释甲骨“夏”;三、“华”“夏”地望及开辟神话;四、“华”“夏”地位与华夏族称。  相似文献   

20.
青年社会化中的"文化反哺"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同时对父辈进行着"文化反哺":青年对社会的新器物的使用和新潮流的了解上拥有优势的"话语权力";青年在日常生活层面影响着父辈的行为取向;青年在价值观、人生观上"反哺"父辈.文章立足于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急剧变迁的社会大环境是"文化反哺"现象发生的社会宏观背景;青年同辈群体的交往、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是青年"反哺"能力形成的主要社会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