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体系的关系密切。在把握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体系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出现融合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起到内部化合作用,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基地有机融合和形成复杂的产业集群等方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体系形成的机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可以从改变观念、转换思想,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7—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科技创新起到了中介促进效应;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的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综述学术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揭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供需循环体系和创新循环体系形成内在互动关系,但也存在制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效互动的瓶颈因素,从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外包化等方面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文章基于“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广西制造业科技投入的状况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在科技改造与获取投入、科技人力投入和科技创新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灰色关联研究的方法,分析科技投入的各个指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科学认识生产要素、重视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完善科技改造与获取投入、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等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北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但目前还存在外贸总额占全国比重偏低、对外贸易依存度过低、传统制造业所占比重高、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等诸多问题,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跨国公司合作、增加研究经费投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利用外资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措施,以期能够提升湖北省制造业外向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建立了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文章为探究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异质性,将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细分为运输、信息、金融、科技和个人服务业,发现其进口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依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本概念,研究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一体化协调程度。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辽宁省两业融合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显著下滑和缓慢下滑的态势,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度较好,协调度一般。针对结论提出建议: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地区计划以及实现两业融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推进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意义、影响因素和存在瓶颈,提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有效推进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采取“强化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发挥政府统筹主导作用”“加快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优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强化师资培养培训”等策略,为加快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促进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赋能提质。  相似文献   

9.
新国际分工、制造业竞争力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为新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需求必将显著增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链条十分脆弱,其根源是体制瓶颈。国有控股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国有控股制造业企业的"联姻效应"是强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链条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因此避免后工业化时代易于出现的"空洞效应"。建立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与融合机制基础上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是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表现形式,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正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本文以集聚经济理论为基础,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联性,提出构建包含创新表现、类型、实现路径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从产业联动和集聚的视角提出塑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产业环境和集聚下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举措,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引领制造业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的关键因素,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创新效率,才能有效推动河南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2013—2019年河南制造业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DEA-I-BCC模型和DEA-I-Malmquist模型,针对河南省制造业创新效率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分析发现,河南制造业创新效率整体较低,2019年制造业各行业纯技术效率较低,2013—2019年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必须着力提升纯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创新投入等,有效提升河南制造业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2.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面临的生态环境、市场需求,以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必须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当立足高起点,以科技为支撑,以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滞后于制造业发展,应该通过实现协同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借鉴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上海、北京、香港、台湾、广东、江苏等省市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融合发展的相关经验,从通过技术升级换代来提高竞争力、加强不同制造业的联系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组建跨行业的共享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制造业进行产业分离、培育适合于制造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4.
《神州学人》2009,(1):44-46
上海市有关部门日前联合出台了《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其中列出了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类共20个产业,把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发展汽车制造业等12个大类列入了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行业。一、金融服务业1.货币、资本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5.
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是新发展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区位商、协同发展指数等指标,从结构优化、专业化优势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三个维度评价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上发展滞后,其结构优化主要源于经济衰落导致的低端服务行业衰退而并非高端行业的快速增长;黑龙江和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呈现出专业化优势,新一轮东北老工业振兴战略下,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提升,而黑龙江和吉林因制造业发展缓慢而下降;同时,生产性服务不同行业之间专业化优势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上述发展特征,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促进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东北老工业区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向制造业延伸的服务业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知识密集程度较低等诸多缺点,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社会专业化程度低、观念落后和人才匮乏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东北老工业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认为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太仓先进制造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不断注入科技创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优势力量来提升制造业核心技术。本文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分析太仓先进制造业政产学研的现状;进而总结出影响太仓先进制造业政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如何加强太仓先进制造业政产学研的合作机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区域、产业布局不平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聚集资源能力不强,创新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对此,应强化顶层设计,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整合,根据创新链部署资源链,形成多元化资源配置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度调整,制造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安徽省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创新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挑战。通过创新驱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综合实力、建设强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品牌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安徽省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