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当前高中数学教材中引入了更多的基础性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发挥导学性拓展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与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关系,长期的教学实践证实,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其学习动力与热情也就更大。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方法与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创新、严谨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相对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今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提升综合素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发掘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主体参与度。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高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的教学板块,在高中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教学成果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的高低,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意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本文就学生数学学习主体参与意识的提升及培养在理念、兴趣、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布鲁纳曾提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然而高中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让学生无法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本文笔者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树立参与意识,主动投入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得以形成,也使数学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核心,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愈发注重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运用丰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7.
8.
数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起思,思原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有探究,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设疑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应忽视,本文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针对教学设疑环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涌现出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念不仅改变了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看法,还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开发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强调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有效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然后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中的教学主体参与就是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作为主体,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从教的方面看,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  相似文献   

12.
秦晔 《河北教育》2006,(9):36-37
陶行之在武汉大学讲学时,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放在桌子上,又在桌子上放了一把米,然后按住鸡头强迫鸡吃米。可是鸡只日4不吃,最后他又把鸡的嘴巴掰开把米塞进鸡嘴里,但是公鸡奋力挣扎还是不肯吃。这时陶行之先生放下公鸡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自己吃起米来了。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要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以下三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主体,教育活动应当是主体性活动,教学过程也就当是主体教学过程。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内切实保障学生主体地位,课外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4.
燕莹 《中国教师》2020,(3):110-111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推进课堂教学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可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即感性参与、理性参与和创新参与。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给学生多创造讲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善于分析回答问题 ,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以此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境与参与途径的分析,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发展价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获取知识不应是单向传递的结果,而应是多向传递和主动获取的结合。教师不仅应认真研究如何教好课,更重要的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18.
陶涛 《考试周刊》2008,(48):132-13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改革也不断向纵深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探讨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季顺华 《考试周刊》2014,(86):49-49
学生是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构建"部件"之一,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紧扣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习、发展学生,才能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合一、教学相长的目标。主体特性有效运用、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内涵。作者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体会,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特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中不是以“导演”的身份出现,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观众”,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这种“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放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方面笔进行了一些探索,也有一些体会,现写出来,供同仁们参考,并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