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分析的是2008—2009年中亚地缘政治情势。其中既有关俄的“大博弈”,欧洲、印度、日本不同程度的参与,还有地区国家间在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小博弈”,以及大小“博弈”的相互交织,呈现出扑朔迷离、缤纷多彩的景观: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在2009年有突破,土库曼斯坦经新疆进入中国的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将改变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主要有三大变化:俄美在中亚再次出现协调一致的情况;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历史最高点;中亚国家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0年中亚五国各自寻求加强与大国、特别是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平衡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与此同时,中亚国家在对俄方向上继续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在对华关系上,中亚五国积极发展双边经济合作,寻求中国的经济支持.大部分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文章聚焦于2010年中亚五国外交,通过分析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以及中亚五国外交的变化,旨在探寻中亚五国外交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对2011年中亚五国外交的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亚地区的能源"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能源资源,世界主要力量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该地区的能源。对中亚能源的追逐,隐藏着不同“玩家”的地缘政治目标。中亚国家也积极利用“能源”作为一种工具,奉行“大国平衡”的战略,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中亚国家继续奉行实用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推动不同出口方向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中国新疆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经初步建成通气,这是2009年中亚能源领域最引人关注的一件事。除中国外,在中亚能源竞争中其它各方有进有退。但各方目前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只是暂时的,世界主要力量在中亚的能源竞争将长期持续下去,竞争态势的变化会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4.
独联体既不是价值观念的联合体, 也不是利益统一的联盟, 而是非独非联的松散性区域组织, 所以其一体化的进程艰难坎坷。俄罗斯面对其他大国尤其是美国对其在这个后苏联空间传统优势地位的冲击, 经历了几次离心危机。普京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 不懈地推进与独联体各国的合作, 并利用俄与各成员国在历史、文化上的传统联系及地缘上优势, 增强俄软实力对各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独联体的成立是前苏联地区地缘政治进程发展的结果,它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鉴于独联体的重要地位,所以它一直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发展方向,普京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以实现俄罗斯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时逢9-11事件六周年.其间,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因反恐等非安全领域内的一系列事件而产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地缘政治思想又回归到国家对外战略思想的前沿.本文试通过近年来发生在独联体地区的若干重大事件,来探究本区域地缘政治现状及各核心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地缘政治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博奕     
《海外英语》2014,(2):20-21,60,61
“大博弈”是一个专业术语.它是用来描述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之间在中亚地区的对抗,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亚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争夺并控制中亚成为美国推行1世纪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中亚政策的嬗变,打破了该地区原有的战略力量平衡,进而给整个中亚地缘政治带来新的变局。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亚形势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亚形势风云变幻。政治、经济领域凸显新的特点,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式有喜有优。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究竟会对中亚所谓高度集权的国家带来哪些冲击,中亚的毒品交易目前现状如何,大国之间博弈攻守转换有没有改观。文章在中亚建交20周年之际,试图用前瞻性的视野,在梳理目前中亚形式的基础上,对未来中亚发展前景进行大胆预测。可以预见未来中亚形势仍不容乐观,政治、经济、安全领域仍存在诸多挑战,前景仍显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0.
中亚由于其特殊的地域位置,在全球地缘政治中有着鲜明的特点。自“9.11“事件后中亚在地缘、石油、反恐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中美两国由于战略利益的需求,中亚地区对中美两国在21世纪初的世界舞台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疆,曾是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国同中亚和欧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商业贸易一直在其经济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盛世才主政时期,在六大政策的指导下,改善了与苏联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商业贸易的措施,使新疆的商业贸易获得了发展。商业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与苏联贸易的发展,对新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九一一”后俄美在中亚经过激烈的角逐,美国打破了俄罗斯单独主导该地区的局面。回顾“九一一”后两个大国在中亚的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美反恐旗帜下的中亚扩张政策与俄反扩张政策;美“推进民主”政策与俄反击“颜色革命”政策;美“大中亚”战略政策与俄“全面深化”政策。  相似文献   

13.
大国关系问题始终是中亚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由于中俄美三个对中亚安全形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国在中亚地区形成并保持了一种既竞争又合作、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从总体上讲,在可预见的将来中亚安全形势将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国际关系,它改善了国际间的关系,重新调整了中美俄三角关系,并改变了南亚次大陆的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新疆政局风暴与美国领事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在国际“冷战”角逐中,在中亚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抗战后期,它利用援华遏苏楔入新疆,借支持国民党政府反对“三区革命”和“抑制“北塔山事件”而广泛活动,不断扩张势力和影响。最终在解放战争期间,逐步成为新疆各派反共势力的政治核心和行动指挥部,它的发展沿革与近代新疆政局风云息息相关,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留下值得深思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印地缘政治冲突的根源主要在于印度把中国看成了战略上的竞争对手和防范对象.印度是个具有浓厚大国思想的国家,地区霸权思想始终贯穿于印度的南亚政策之中.西藏问题,中印边界的争端,中巴关系的接近,印度海洋战略与动向问题,中印两国国家发展与现实地缘战略冲突问题等成为中印两国关系中不同层面的制约因素.但是,中印关系仍然在一定程度有着稳定和改善的条件,两国在地缘政治战略上有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transition of capitalism toward imperialism, the suffering and disaster suffered by the colonial peoples of Asia increased in depth and severity. In western Asia, after accelerating invasions by England, Russia, France, and Germany, Turkey sank into semicolonialism. Russia carved out northern Iran as her sphere of influence, while England carved out southern Iran as her sphere of influence. In central and southwest Asia, England took control of Afghanistan and swallowed up Burma; France invaded and occupied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entered the ranks of the colonialist powers. The former occupied the Philippines while the latter swallowed up Korea.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vading the Asian nations, the capitalist nations collaborated with the various feudal authorities of those nations, deepening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of those nations and inhib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economics and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8.
张丽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4):121-124
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是19世纪宋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重要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外交家。他所推行的远东外交政策对晚清以来的中俄关系史、东北边疆史、乃至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有俄罗斯因素,影响中俄关系的有中亚因素,俄罗斯在这两个因素中都扮演重要角色,是影响中亚事务和相关国家关系的重要力量。两个因素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须辩证看待,特别应正确评价俄罗斯在中亚的存在与影响。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与20年前相比也发生很大变化,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有影响,为使中、俄、中亚国家关系和谐发展,必须扩大两个因素的积极面,缩小消极面,通过增强互信,相互支持,互利共赢,达到携手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