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漫谈对“中”进行具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见“中”就批的氛围。实际上对于“中”也要进行具体分析,大体上有三大类型:一是属于褒扬值得提倡的“中”,要求人们做到“正中”、“适中”、“取中”和“归中”;二是属于中性应该允许的“中”,所谓“允中”;三是属于贬斥需要批判的“中”,要求人们做到“批中”,批判“折中主义”。对于“中”一定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芬别采取不同的态度,千万不要谈“三”色变、见“中”就批了!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阅读中,我们常见到汉语中有不少动宾结构可表示“人”,如“种田”、“采矿”、“教书”、“唱戏”、“捕鱼”、“织布”、“开车”、“理发”、“摄影”、“绣花”、“卖国”、“牧羊”、“购货”、“伐木”、“讨饭”、“养猪”、“种茶”、“筑路”、“献技”及“卖狗皮膏药”等。如在英语阅读中稍注意一下,我们也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表达形式,如kiss-ass(=flatterer)马屁精,  相似文献   

3.
说明文教学中的“言”、“意”现状颇为尴尬,“言”被放逐,“意”被消解。殊不知,说明文的“言”、“意”气质与生俱来,“言”有品格,“意”有韵味。“言意共生”让说明文教学更有文体气质。教学中,应在阅读策略的学习中、在表达方式的揣摩中、在说明方法的迁移中实现“言意共生”。  相似文献   

4.
“修饰语”意即现代汉语语法中所言的句子(或短语)中位于“中心语”前面表示时间、地点、性质、状态、程度、范围等诸多附加成份,如“刚才走了”中“刚才”表时间,“在五师见面”中“在五师”表地点,“狡猾的狐狸”中“狡猾”表性质,“面黄肌瘦的祥林嫂”中“面黄肌瘦”表状态,“轻轻地抚摸”中“轻轻”表程度,“大部分赞成”中“大部分”表范围。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尤其是通过大量语文教学刊物的研究探讨,深切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巧加修饰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几方面的能力,最…  相似文献   

5.
“中看”与“中用” 时常听一些公开课,在评课的标准问题上,教师中有“中看”与“中用”之说。所谓“中看”,指的是讲解生动、氛围活泼;所谓“中用”,指的是训练扎实、学有所用。笔者认为,“中看”与“中用”并不能也不应该截然分开,真正的好课。既“中看”又“中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一个常用词“筷子”,原来并不叫“筷子”,而叫“箸”(或写作“筯”、“櫡”、“(竹宁)”等),也叫“(竹夹)”、“(木夹)”。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因何种原因改称“筷”,“筷儿”、“筷子”的,在历代字书和文学作品中是如何收录和使用的,现在在各地方言中又是如何使用的,本文拟作一初步考察,以备参考。 一、字书中关于“箸”的意义和写法 “箸”在字书中除当“筷子”讲外,还当“小笼”、“著述”、“显明”、“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先秦汉语里“既而”、”已而”、“而况”、“而已”中“而”的语法性质,认为,“而”在“既而”、“已而”、“而况”、“而已”中没有虚化成词素,仍然保持者连词的语法性质。  相似文献   

8.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具”“俱”是古今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它们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受到了高考命题者的亲睐,1996、1998两年的字形题中,都有所涉及。1996高考题中出现的“家具”,1998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具备”“万事俱备”,让不少考生大费脑筋,甚至因此而丢了分。“具”“俱”在现代汉语中,是意思毫不相干的两个词。“俱”是副词,“全”、“都”的意思,如“万事俱备”、“样样俱全”、“俱乐部”等。“具”作名词,有“用具”“才干”等意思,如“家具”“千城  相似文献   

10.
教 育要面向未来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主体性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自立、自主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自由发散 ,探索创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中心环节 ,与创造能力直接联系。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提高教学效率 ,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在“学”中“习” ,在“学”中“悟” ;在“习”中“学” ,在“习”中“悟” ;在“悟”中“学” ,在“悟”中“习”。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说”与“写”两项基本功。锤炼“说”的基本功,要在上课中“说”,在“评课”中“说”,在“说课”中“说”,在“演课”中“说”;锤炼“写”的基本功,要能“写”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写”好课题。教师要凭借扎实的“说”与“写”的基本功,成长为能教书、会教书、教好书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语言功能和语言发展的角度,分析近指代词“之”、“者”、“这”的语言变化。上古近指代词“之”在文言文中逐渐消失,而它在口语中仍然存在并发展着。由于“之”、“者”、“这”的语言功能的不断扩大,在口语中最终完全代替了近指代词:“是”,“此”、“斯”。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三习”教学,就是“趣中习字”、“乐中习读”、“玩中习作”。“趣”“乐”“玩”是手段,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情趣交融,形成“习”的氛围;“习”是目的,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趣”“乐”“玩”中自觉、主动、创造性地操作;“字”、“读”、“作”是“习”的对象,是指识字写字、阅读、作文。概括地说,寓习字干趣之中,寓习读于乐之中,寓习作于玩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语文。“三刀”教学着眼于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孩子活泼爱玩、善于模仿、兴趣广泛、好奇好胜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激趣融情,促思巧习…  相似文献   

14.
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外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数感是新课程教学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感”、“符号感”、“空间感”、“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六个概念中“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因此,教师应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15.
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基本道德规范”,共五句话,20个字,包括10个道德规范要求,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规范大多在文献中经常使用,而“明礼”很少作为正式道德规范使用。“明礼”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中有一种不失副词意义的假设连词——“向”、“今”、“诚”、“果”、“必”、“微”等,常用作复句的关联词语。“向”、“今”通常作时间副词。“向”表过去时,相当“过去”、“先前”;“今”表现在时,相当“现在”,而在文言复句中,它们又常常担负连词的任务,表假设义,分别相当“如果先前”、“如果现在”等。例如: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生活的产物,生活中有配对的事物,语言中也有相应的名称,如“天”与“地”、“本”与“末”、“爸爸”与“妈妈”、“开端”与“结局”等等;但语言事实有时并不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8.
介词在句法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介词的数量和虚化程度是不同的。介词主要由动词语法化而来,尤其是赋元动词。“以”、“用”、“持”、“取”、“捉”、“著”、“将”、“把”、“拿”、“使”这十个介词都是在连谓结构中由动词虚化而来,它们的宾语经常是工具成分,所以称之为工具义介词。这十个介词在相同的句法结构中标记相同的成分,但是它们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以及发展结果都不尽相同。“以”和“用”产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直到清代后期才消失,而“用”至今还在广泛使用。“持”在西汉萌芽,“取、捉、著、将”出现在中古汉语阶段;“把、使、拿”在唐宋时期才出现,相对较晚。除了“用”之外,其他介词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是最终都没有在普通话中保存下来,“捉、使、拿”在方言中仍有使用。  相似文献   

19.
从本质关系上看,矛盾是一分为二,而由矛盾所推动的事物之变化发展却呈现“不及”、“中”和“过”三种基本状态或环节。因此,离开“不及”、“过”就不能“识中”,也不能正确地“达中”和“执中”,而必然表现为平庸、保守、惰性、不求上进、调和、折中主义。“取中”、“允中”和“批中”只是一种“应然”的分析,而并非对“中”本身的“突然”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并列为四大目标,体现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反映出时代精神.在对目标的描述中,不仅有传统的“了解”、“理解”、“知道”、“掌握”、“灵活运用”等要求,而且也有“经历”、“体会”、“探索”、“欣赏”、“体验”等新的体验性术语,指出学生要“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积极地“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