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媒介在法制传播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在中国古代,媒介法制传播主要通过简、帛、石刻、报纸、图书等媒介进行。在近代,特别是在清末最后十年间,由于大规模法律修订活动的展开以及先进印刷技术的输入,媒介法制传播曾出现一度繁荣的局面。总体看来,媒介法制传播呈现由小众向大众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播媒介在法制传播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 ,主要是 :法制传播文本出现信息误差 ,从而误导受众 ;侵害民事主体的名誉权 ;色情、暴力内容充斥法制传播文本 ,误导受众 (尤其是青少年 )的价值观 ,引发犯罪 ;媒介监督职能行使不当 ,影响司法的独立与公正。  相似文献   

3.
媒介法制传播的突出特性是它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特别明显。媒介的“议程”在一定程度上由政府来设置。媒介法制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化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以及娱乐功能三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北京奥运会为事件传播个案,分析比照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电视等众多新媒体在媒介传播过程当中各自的特点以及不同各媒介受众的特点,还分析了在信息社会当中受众不同媒体组合选择和不同媒介整合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数字化使信息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信息保存更加便利、持久。虽然数字媒介带来了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快捷资讯和个性化服务,但传统纸质媒介也并未因此退出历史舞台。文章通过对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介进行比较研究,寻求不同信息传播的最佳方式,为两种不同媒介在未来市场环境中合理运用及优化组合提供依据,探寻两种媒介在竞争中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冷热媒介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麦克鲁汉关于媒介冷热划分的理论独树一帜,曾经引起各种争论,对不同媒介的所属也存在诸多异议。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虽然有些怪异,但也给我们正确理解传播提供了诸多借鉴意义;关于冷热媒介的划分,可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新的视角;在传播效果分析上,冷热媒介的划分也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介与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在当下中国媒介化社会语境中,社会舆论环境出现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增加了舆论演变的不确定性。中国边疆问题在国际视野背景下显得错综复杂,在媒介化社会这个维度上更加敏感。中国边疆对外传播同处于这个语境和环境之下,显得重要而艰难。在媒介化社会中,如何运用好全球化的媒介环境,是中国边疆问题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媒介素养一般被认为是通过一定的媒介知识和相应的策略、方法,对媒介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辨别真相,并具备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在电子媒介盛行的当今社会,媒介的发展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得辨析、批判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在唐山的早期传播,媒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场域满足媒介动员条件下,经过媒介动员实践,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媒介气候基本形成:唐山各类机构和组织蓬勃兴起,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更广泛的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唐山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10.
在将戴伊教授的《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笔者较深刻领会了一些他的媒介伦理思想。因此笔者从六个方面简单介绍戴伊的媒介伦理观:媒介道德的主体,德性论倾向,伦理两难境地,对义务的划分,传播行为道德价值的评价机制。SDA道德推理公式。在此基础上谈了戴伊的学术成果对中国媒介伦理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合作的全面展开,合作和传媒发展的力度也逐步加大。21世纪是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渠道。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传媒发展与合作,更是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大众媒体的有效传播,才能让东盟各国了解中国,从而加深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 Studies)是将“生态观”引入传播研究,探讨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交叉、渗透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媒介生态学现今有中西方两大研究方向,中国侧重于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而西方侧重于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将两方面互补,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扣媒介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和"搜狐网站教育论坛"三家媒体关于"教育乱收费"及治理政策的报道为案例,对政策议题在媒介中展现的话语形态进行框架分析,发现教育政策相关群体的媒介分布格局及接近权呈现出差异;不同类型媒介反映教育政策议题时的话语特征存在着系统性修辞基调差异;政策动员、政策论辩与诉求表达三种话语形态分别在平面媒介与网络媒介中得以展现。教育政策的媒介话语空间呈现出多元性,在成为政策信息传播通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公共意见领域。政策话语与媒介话语的沟通及网络进入媒介后的影响,尚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我国的民族地区由于大众传播技术发展缓慢、媒介对外传播过程中的能力不足、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以及传播人才匮乏等情况,导致了民族地区在信息传播中的弱势地位以及民族地区对外传播“不对称”的现实情况。从主流媒体有关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的报道来看,形象“被刻板印象化”、新闻报道被“问题化”、报道形式单一、报道内容缺乏深度。因此从媒介生态角度看,为了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必须努力发展民族地区传播事业,打破传播失衡的格局,通过多种措施来有效提升民族地区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以来,媒介生态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其已形成了包括主干问题、核心概念、基本命题在内的完整知识结构。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已产生了可观的学术成果,形成了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进入"三网融合"试点阶段,"三网融合"对传媒生态位产生潜在影响:一是促进传媒物理生态位变迁,实现各类媒介的"时空趋同";二是革新传媒的营养生态位,改变生态营养单一的状况,丰富传媒的食物链;三是革新传媒的政治生态位,淡化传媒管制的行政色彩,凸显市场力量。这将带来传媒生态危机,诸如版权问题、内容同质化及信息安全等问题。在这种趋势下,再造生产流程、实行制播分离,采取生态位分离、细分、整合、创新等策略是应对传媒生态位变迁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实践总是推动着理论的发展。播客、博客等媒体已经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特征,其媒介形式也得到全新的改变,诞生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可界定为“个人媒体”。从传播主体角度看,个人媒体的传播者是个人;从传播类型看,个人媒体以小众传播为主;在传播内容方面,个人媒体以“微内容”为主;个人媒体的传播模式为P2P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绵阳市两个村庄的实地调查,探讨西部农村大众传媒的现状以及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大众传媒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效果。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下,大众传媒的主流受众是城市人群,农民作为最大的社会群体,却被大众媒体排除在"目标受众"之外。这种受众定位,决定了大众传媒在农村的传播,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先城市后农村。同时,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农村,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传统的差序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