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细节细节,在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里起着重要作用。如同电影中的分镜头的效果一样。也可以说,没有分镜头,就没有完整的影片,没有细节,报告文学就不能成篇。细节是什么呢? 据说五十年代,苏联一位写报告文学的作家来中国访问,在北京举行报告会。偏巧,那一天文学翻译不在,临时找了个工业翻译顶替。当这位作家讲到“细节”时,翻译翻了个“关于零件问题”,弄得人们莫明其妙,怎么在文学创作中跑来了个零件呢?这是风马牛不相及呀?牛头对不住马嘴呀?纷纷递条子,翻译慌了,问那位作家,那位作家又重复了一遍,翻译又改成了“碎步”。改得人更糊涂了,怎么又跑来个“碎步”?原来,在俄文中,机器上的零件,测量中的“碎  相似文献   

3.
春天,古都西郊的少女峰,百花争艳,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群峰竞秀,美如画卷。在她的脚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改革的时代,六万多煤矿工人,头戴矿灯,手操风镐,为多出煤、出好煤辛勤劳动,为人民奉献着光和热。 1984年初,古都审计局都西审计分局,在这群山环拖,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的都西矿区诞生了。设在这里的都西矿务局按照审计管理体制,就成为都西审计分局进行审计监督的首户。  相似文献   

4.
思想徐迟在讲到报告文学时说得好,“文章要站得起来,它的脊梁骨应当是思想性。一个作品不单要有思想性。而且,这个作品应该和当前的政治任务相结合。”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和时代合拍。关于报告文学的思想性,我以为有四点应引起重视。第一、要写大事。什么是大事?列宁说:“政治上重要的,为大家所注意的,涉及更迫切的问题。”也可以说,关系全世界、全人类、全中国、全民族以及广大群众命运、前途、兴衰、苦乐的事件,都是大事。比如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目睹了十月革命的爆发,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因为它反映了重大的革命事件,受到列宁的十分重视和称赞。三十年代,斯诺  相似文献   

5.
报告文学是真人真事的具有文学特点的作品,正由于它的真实性,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写出真实感人的报告文学作品,首要一条必须不辞辛苦地向所写的人和事进行深入采访。采访前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翻看很多资料,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人物来。 采访计划和提纲 采访计划包括所采访的目的、要求、对象、时间、步骤、顺序、内容等。与当事人先取得联系,也可以列出个日程表,告诉当事人,好让人家有所准备,不至于见面无从谈起而冷场。 采写提纲,是作者在接触采访对象时,拟提出或核实的问题。作者一接触到采访对象,常常会说“您提问题我回答吧…  相似文献   

6.
提炼主题作品升华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在构思的过程中,选择表现角度,从大量的生活素材中,提炼出一个有高度又有新意的主题来。对材料的取舍,对层次结构的安排,都有赖于主题的依托。提炼主题,对构思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起着很重要的支配作用。 笔者曾采访邮票设计家、画家万维生,他本人的名字远不及他的作品叫得响,那么驰名于中外。他有一张方寸小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由于停发后,还有少量邮票流传,名声大振。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邮品拍卖会上竟炒到100多万元一张的天价,到如今仍有见涨势头。原想写写这桩奇特的事…  相似文献   

7.
再谈文学性有些同志常爱问: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有什么区别?这区别就在于文学性。虽然二者都是以真实性为基础,向读者报道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变,但它们的表现手法却不一样。前者常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扼要的语言来解释生活中的事变,后者则可以较为从容地用文学的手法来再现生活中的事变。前些年,人们也曾把后一种作品收进“通讯集”里,后来研究家们根据其文学性如何。把二者区分开来。报告文学的写作手法和小说基本相同,唯一的不同点是小说可以虚构,而且必须虚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公元600年间,揭竿而起的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曾在这里屯兵,厉兵秣马,要打下一个让农民富庶的天下。然而,这在当时只能是梦想。成败毋论,历史却把这位农民领袖的名字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也许从那时起,这里就叫窦店了。往事如烟。窦建德和后来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也许不会想到,在20世纪80年代的今天,窦店,这个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房山区境内的村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中国第一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来了,这位主管全国农业的副总理听取汇报并实地视察了窦店村的各业发展后,紧紧握住了一位看上去再平常不过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手,激动地说:“窦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雏形。在这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的中心是写好人物,人物性格突出,以人传情,最富感染力。但是,报告文学刻画人物,不同于小说那样典型化性格的塑造,它是写生活中真实的人,而不是拼凑起来的角色。只能是选择生活中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真人。从真实的材料中进行集中、提炼、剪裁,从中突出人物个性特征。人物性格鲜明。写人物的神态、动作、风貌,都要表现出其独特的地方,越独特越鲜明。《男篮女教头的故事》,写我国甲级男篮女主帅李昕的故事。在中国篮球史上,女子任男篮主教练,就很独特、鲜明。28岁的李昕姑娘,俊美潇洒,清新亮丽,泼辣干练,曾是国家队…  相似文献   

10.
天蓝色的夜幕降下来了,小城衡东将她窈窕的身影掩藏在茫茫夜色之中。挺拔的梧桐树,静穆地立在人行道上。水银灯辉溶着月色,洒在宽阔的街面上。一位手摇轮椅的残疾青年,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向着灯火璀璨的百花歌舞厅走去,他显得那样激动,刮得净白的脸  相似文献   

11.
12.
当了几年报告文学编辑,几乎每天都和稿件打交道。可惜在大量的来稿中,能够选用发表的还是少数。什么原因呢?细想起来,我以为主要是题材问题。报告文学之所以叫“报告文学”,顾名思义,即要有“报告”(与新闻相联系),还要有“文学”(有别于一般的新闻通讯)。既有“报告”,就得先看看这个“报告”值不值得报告,写出来,别人是否感兴趣,有没有或有多少社会价值(包括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然后才能考虑如何“报告”,也就是它的“文学”性。一般说来,报告文学的题材有六大类。第一类:震动社会的重大事件,可简称“重大题材”。  相似文献   

13.
第三类:社会问题,可简称“问题题材”。小说中,有“问题小说”一类;报告文学也有这么一类,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如记述独生子女种种状况的《中国的“小皇帝”》(涵逸著);如反映当代婚姻、家庭问题的《阴阳大裂变》(苏晓康著)。这些作品,都提出和展示了人们还未感到或已经感到、正要说出而还未说出的社  相似文献   

14.
报告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寻找报告文学选题,既要朝“前”看也要向“后”看;要发掘独特视角并持续追踪,越是冷门的地方越能挖到好题材;陈年旧闻、历史典故都是呼应时代精神的题材宝库,使用得当,同样可以出彩。  相似文献   

15.
留下一串爽朗的笑声,S君的日本学生本城千鹤子道别离去。S君没有马上收拾桌上剩下来的饺子,多少有些愧意地沉坐在沙发上,凝思着。他觉得此次千鹤子来的不容易,而他招待的却有点简单了些。三年前,千鹤子来北京语言学院学汉语,S君任其教师。而后几次来信,一定要再度来华,再看看她的汉语教师。因为她的独生女儿为她添了外孙女,要人照料,她脱不开身,耽误了行期。外孙女会走路了,她自己却又患了乳腺癌。手术过后,她仍不忘夙愿,可为师的……千鹤子虽已愈天命之年,性格却很活泼。初学汉语,本不深奥,但对初来中国的上年纪人来说,却如堕云雾之中,每学一句都很艰难。学会一句,她都像获得巨大财富般地开朗大笑。可是,每当答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活动”的评奖赛中,一等奖获得者11人中竟有7人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由此使人想到目前新闻记者走穴报告文学或客串报告文学已成日益普遍的趋势,此现象用多棱镜去透视,是是也?非也?可反映出五光十色、莫衷一是的光泽,但有一点是似乎可以肯定的,即记者已不满足于目前报上一般的新闻报道,有时想把一些新闻集中处理一下,提出更深刻一点的见解,这就是有人在“冰冻新闻效应”之类文章中提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要求记不畏艰辛,寻根究底,再现人物风貌和事实真相。《大雁情》是女作家黄宗英二十几年前精心采写的一篇获奖报告学,讲述的是在七十年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过程中,女科技工作秦官属仍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唤起全社会对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视。今天,如果我们从采访学的角度抚书重读,还可以把它当成一篇采访手记,透射出在采访中所要遵循的一些规律,给人以学审美之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陆掀起了一场持续10年之久的流行音乐冲击波,在社会生活中激起了强烈的共振,并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流行音乐的冲击波已趋平息,但流行音乐的发展在继续前进。回首往事,对之作一番冷静的思考,循着这一时期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轨迹,探索其自身运动的规律,认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春秀 《大观周刊》2012,(34):66-66
本文以民生新闻为例,对娱乐化大潮下的新闻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娱乐化大潮下民生新闻的几大特点,并从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中剖析出娱乐化大潮下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五、花鼓戏的发展和进路旧戏每有角色出场必先由他说明自己姓甚名谁,家住那里,这交代在旧戏里叫报家门。花鼓戏的角色有的并无姓名藉贯,如《五更劝夫》的生旦,《送表妹》的表兄表妹,这类角色出场自没有家门可报。有的角色没有藉贯,如《讨学钱》的张糊涂,《复情》的李四,《王三卖肉》的张屠夫,他们出场便只报姓名。为什么花鼓戏对家门不交代清楚?因为它所扮唱的是乡村实事或实事性的传言,反正看众会知道或假定戏里角色本是本地的赵钱孙李,或并姓名不通也会知道,假定他们是本地的阿哥阿姐,所以花鼓戏对这点并不重视。但有时戏里的角色也能够原原本本报出他的家门,如从《过江》的李三娘和《刘海戏蟾》的刘海两段唱里,知道李三娘是衡州(衡阳)桃源洞汤太保的女儿,嫁给黄泥坳李家,刘海是常德武陵县(常德)丝瓜井刘千总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