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智能在司法中的运用减轻了法官的工作量,但并没有减轻法官的勤勉义务,工作量的减轻与勤勉义务的减轻并非等同。法官勤勉义务深层内涵要求法官亲历审判,不被信息壁垒、信息舆论所限制,并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通过个案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进而做出具有引领性和超越性的裁判。但是,人工智能在司法中的运用却存在削弱亲历性、削弱裁判的引领性和超越性的倾向。在克服这种倾向的过程中,法官勤勉义务获得了延展,要求法官加强裁判的勇气,增加裁判的敏锐度,从而及时地实现公正。  相似文献   

2.
法官解释权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官对法律解释坚持什么样的司法哲学将直接影响着法律适用的效果。我国的特殊国情无疑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其实,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法官在进行自由裁量时享有多大的自由或者受到多大的限制的程度问题。二者在和谐社会和法治建设中发挥的功能各有千秋,法官有责任通过法律解释活动在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之间维持一种有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官法》专门设有司法伦理一章以规范法官的行为,该法规定了法官的专业义务、法官的保密义务、中立公正的维持义务以及对案件言论限制等法官职业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这早已成为共识,对行政救济中司法审查制度的研究也一度成为热点。但这些研究中大多数只局限于研究司法审查制度本身,而忽视了其最主要的实施主体:法官。提高法官素质是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逻辑必然,忽视了人的因素,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本文将探讨入世背景下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对法官素质的要求,以及针对这些要求,有效提高法官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法官独立,但目前我国法官独立严重缺失,法官的审判权力和个人权利均得不到有效保障。文章从宪法规定的不完善、传统司法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具体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对法官独立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作为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宪法,能否起到根本法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得到全面完整的实施。但长期以来,宪法不能同刑事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一样进入诉讼,不能成为法官审理案件的依据,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无法体现。因此,如何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就成为当前司法实践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拟从宪法诉讼制度的起源、发展,谈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看法粗浅,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证明责任对民事诉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法实践中,证明责任的分配除了法律直接规定外,更多的需要法官的司法裁量。因此如何规范证明责任司法裁量权,防止法官权力的滥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需要有一批精通法律、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律人去实施。在我国目前成文法的框架下,法律相对于判例法国家来说,其内容更加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法官的司法良知予以制度保障,可以更好地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真正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本文从我国目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法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司法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法官司法良知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制度上保障法官司法良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评析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新刑法第四条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产析刑法第四条所规定的实质上是罪刑平等原则,文章重点阐述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罪刑平等原则的五点建议:定罪上的平衡;量刑上的平等;行刑上的平等;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和司法道德水平;加强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20,(4):105-110
法官豁免制度是我国司法责任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法官豁免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使法官权益得到明确的法律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才有可能得以真正实现。法官豁免制度的确立有其内在的法律基础。我国法律未直接规定法官豁免权,该制度的内容散见于《法官法》、最高人民法院及其他部门发布的文件中。实践中存在重法官责任而轻豁免和法官责任豁免适用条件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为建立健全法官豁免制度,需进一步明确豁免主体、豁免的行为、豁免的内容等。通过明确错案责任追究的范围以及完善法官责任的司法化追究程序,保障该制度在实践中的切实落实。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司法权威缺失的背景下,民意影响司法审判的情况时有发生。民意涉足司法审判与法治奉行的司法独立原则相矛盾。通过分析现实背景下民意肆意的原因,提出了汹涌民意下司法审判必须坚持公开、独立及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司法行为是法官依照法定审判程序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法官对刑事案件进行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基本观念的选择,因此,道德为法官公正裁判提供了价值标准,是实现刑事司法行为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有利于刑事司法判决更符合人性要求。但是法治社会下法官不能以道德标准代替法律标准,应当注重把握刑事司法中道德影响的合理限度。  相似文献   

13.
法官惩戒制度在保障法官身份,制约监督法官行为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法官法规定了法官惩戒制度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我国存在的另一种惩戒法官的制度-错案追究制,因其本身的不合理性应予摈弃,对法官的惩戒应立足于对行为的控制,应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并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司法与民主的关联,就应以司法的运作过程为框架,论述民主如何体现在此过程中。在司法的运作过程中,法官的选任制度最能体现司法的民主性。因为,法官作为维护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担当着维护正义、实现公正的使命。法官选任制度作为一种司法制度,又如何体现出民主性?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5.
能动司法检察监督具有深厚的理论、实践、政策和法律基础。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监督权,可以充分发挥其防止能动司法权滥用功能和保障能动司法过程中权利实现及其受侵犯时得到有效救济的功能。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客观上要求通过检察监督,保证能动司法依法进行,防范能动司法偏离司法属性、背离法治轨道等情况的发生。能动司法检察监督是检察监督的应有之义,是现行法律的规定,也是能动司法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必然选择。凭借权力实现对法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监督和制约是世界通行做法。鉴于当前我国法院和法官的能力状况、能动司法中存在的错误风险,有效规制能动司法需要检察监督的介入。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17,(5):31-34
司法能动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者规定较为模糊的情形下,根据具体案件发挥主观能动,合理地对法律进行解释和适用。具体到环境案件中,基于环境案件的隐蔽性、持续性等特点,如果一味适用司法克制主义可能难以解决环境问题。所以在环境案件中适用司法能动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环境案件判决的合理性和解决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冲突。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在推行司法能动的同时必须将其限定在特有的范围之内,不得僭越司法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
司法的公正性是司法的永恒主题,也是司法的初衷所在和社会所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利益的局部化,司法独立的脆弱性,司法体制的不科学,司法人员中的某些腐败行为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为此,本从改革法院管理体制,完善法官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司法的公正性是司法的永恒主题,也是司法的初衷所在和社会所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利益的局部化,司法独立的脆弱性,司法体制的不科学,司法人员中的某些腐败行为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为此,本文从改革法院管理体制,完善法官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官员额制源于晚清,在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与司法责任制的推动下,法官员额制改革得到了显著发展。法官员额制改革具有实现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塑造法官职业身份的功能。法官员额制改革与司法去行政化相辅相成,互为保障。法官员额制改革基本全面"落地",而法院职能异化的深层困境与法院管理体制的表层困境,阻碍了司法去行政化的进程。为此,实现法院司法审判职能与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并优化法院管理体制以保障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现状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宪法并未真正进入司法领域.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推进我国宪法司法化进程的观点,并就如何借鉴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建立我国自己的宪法司法制度提出建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