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节地区布依族有着共同的婚姻礼俗范式,在其婚姻礼俗中积淀着浓厚而丰富的布依族思想、文化内涵,昭显着布依族的民族精魂;同时其婚姻礼俗又支持、坚守、作用于布依族的民族精魂,因而共同的婚姻礼俗范式体现出毕节地区布依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保障了在现代社会交融中,毕节地区布依族对自己民族的认同,由此体现出毕节地区的布依族仍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铜鼓纹饰作为一种表象和纯粹艺术,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同时它又是使用铜鼓民族其文化观念、艺术情趣、宗教信仰等的物化形式,隐喻着深刻丰富的涵义。粤西铜鼓是古代越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物和艺术品。其纹饰展示了一种凝重美和神秘美,寓含着使用铜鼓民族的太阳崇拜、雷神崇拜和蛙崇拜等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重要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独特文化资质的表征,更是加强民族社会安定团结、鼓舞民族意志的重要载体。贵州镇宁布依族铜鼓十二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使其更长远持续的传承和保护,对其传承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山歌是布依族的特色文化,是布依族人的文化标志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布依族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布依族山歌的传唱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布依族山歌过去的口头传承方式和现在的光碟传承方式转变进行描述,并就传承过程中的反响和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打击乐器,至今还在广西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俗节庆活动中使用。广西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外发现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所表征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别。铜鼓的民族性、地域性决定了其基本特征,从而产生出特殊的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粤西壮族人民凭着出色的聪明才智,将滇黔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中有关铜鼓制作技术和装饰图案加以创造性借鉴、吸收和改铸,创造了体积更大、工艺水平更高、内在意蕴更为丰富的新型铜鼓,并充分在铜鼓上融入本民族的宇宙观、宗教信仰习俗和民族文化心理,使粤西壮族铜鼓呈现多层次、多侧面、多维度的文化浑融性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作为繁衍后代、族群延续的重要力量,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在少数民族地区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与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在周覃镇布依族铜鼓乐中具有传授型角色、表演学习型角色的身份,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族群认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铜鼓文化是民族文化之瑰宝,其源于西江走廊,并由西江走廊辐射周边,其内容十分丰富,对构建大西江文化走廊乃至泛珠三角经济文化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黎家君 《教师》2022,(13):60-62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地区众多民族的古代文化瑰宝,它不仅可作为乐器、神器及礼器,还是财富的象征。而铜鼓纹饰是铜鼓上装饰花纹的总称。在小学美术高年段课堂中,融入铜鼓纹饰图案的教学,让传统纹饰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相结合,既可以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将纹饰图案进行创新应用,既符合广大学生对时代元素的追求,又不破坏原始图案表达的最初本意,进而为传承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效的措施及方法。文章以弘扬核心传统文化为主要思想,对部分铜鼓纹饰进行创新,并尝试将其运用于铜鼓鼓面的制作中,寻求与之相符的当代文化载体,让优秀的铜鼓文化之花盛开在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铜鼓文化是民族文化之瑰宝,其源于西江走廊。并由西江走廊辐射周边。其内容十分丰富。对构建大西江文化走廊乃至泛珠三角经济文化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铜鼓文化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生动地反映了广西各族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但在经济社会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铜鼓文化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铜鼓文化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文章以东兰铜鼓文化保护为例,介绍了政府、非营利组织、专家学者、民间力量在东兰铜鼓文化保护中的积极举措,提出了目前政府主导下的铜鼓文化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铜鼓文化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铜鼓是古代中国西南及岭南地区及以中南半岛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少数民族广泛使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我国古代铜鼓源远流长,绚丽璀璨,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铜鼓也逐渐被赋予了祭祀、军事指挥、王权象征、财富功能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铸造和使用铜鼓已经成为这些地区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宗教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具体反映,并孕育了璀璨夺目的铜鼓文明。本文拟从滇式铜鼓的地理位置、分布区域、传播扩散路径等方面,分析制造和使用滇式铜鼓的古代民族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包括该民族与域外民族的交流交往、融合汇聚、多元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铜鼓的记载非常丰富,他们从不同角度记录了铜鼓的发现、使用及其有关的风俗民情.粤西北流型铜鼓生产于西汉末期,约隋唐时期停止铸造,是铜鼓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代表.透过相关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出粤西北流型铜鼓的来龙去脉,大致分布范围,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文化面貌等.铜鼓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具有突出的音乐性能,从古代到现代,铜鼓的演奏方式多种多样不断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铜鼓音乐.  相似文献   

14.
布依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凸现出“七个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从全面规划、产业开发、与旅游融合等方面入手强化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除菲律宾外,古代铜鼓在泛北部湾地区各国均有发现。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铜鼓成为泛北部湾地区从事稻作生产的各民族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文明交往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它是这一地区稻作民族积极进取、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蕴含着这些稻作民族朴素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该地区稻作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价值观。同样,古代铜鼓文化在该地区各国间的传播和发展,亦反映出该地区各国开放吸收、共同创造的文明交往观。古代铜鼓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构建泛北部湾地区认同、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持续开展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6.
布依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歌文化极富民族特色。但是布依族对歌文化在异地扶贫搬迁进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传承人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和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布依族对歌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因此,本文以望谟县布依族为调查对象,从移民地区的布依族对歌文化传承的困境、出现困境的原因、保护对策与实施建议等方面对布依族对歌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使布依族对歌在异地扶贫搬迁的进程中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刘朝汉  胡永强 《贵州教育》2012,(18):49-F0003
古今演绎风雅颂,学海邀游泛舟忙!鲤鱼村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繁衍生息在这里的苗族、布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这里的民情民风、生活习俗、歌舞音乐、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民族传统文化世世相传,凝聚了苗族,布依族人民的精神,印记了苗族、布依族人民的情结,折射出苗族、布依族人民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它经历了数千载风雨历程,铸就了辉煌的民族历史和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册亨布依族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中华布依第一县"和"中国布依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布依族文化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汉化、西化现象十分严重,布依族文化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基于此,结合册亨实际情况,就册亨布依族文化的概况、现状分析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云南罗平县布依族创造了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刺绣工艺,它是民族文化多样性中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中的一块瑰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民i".-1手工艺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因此.保护布依族传统刺绣的工作刻不容缓。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多样性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黔南布依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黔南州布依族地区的化学课程资源优势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但该地区的中学化学教师在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都还很有限。针对调查结果,从“不同课程资源的同质内容的开发与利用”和“同一课程资源的不同资源要素的开发与利用”两个途径,进行了黔南布依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