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每一课时授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刍”,并把教学感受经过提炼记于教案后非常必要。通过这个环节,既能通过反思探索,延伸知识,把实践经验理论化,又能对教学不足,进行及时“诊断”,以便今后矫正,提高教面教学水平。在此,结合生物学教学.谈谈我写教后记的体会:1查找不足,探索矫正如果在每次教学后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唤法”,就会逐渐聪明起来。我在教学中,对不理想的课,课后总是及时对反馈信息加以分析和认真反思,并从学生中征求意见,找准不足之所在,确立弥补不…  相似文献   

2.
写教后记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山东省平邑县教委鲍衍涛张学增写教学后记,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每次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刍”,并把教学感受经过提炼记于教案后非常必要,通过这个环节,既能通过反思探索,延伸知识,把实践经验理论化,又能对教学不足...  相似文献   

3.
教学后记又称“教后记”或“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才识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一份优秀的地理教案应该有质量上乘的“教后记”。“教后记”有什么作用?该写什么?怎样写?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教案中都不写“教后记”或为了应付检查才粗略地写上几句,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所作的回顾和总结,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科学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写好“教后记”呢?  相似文献   

5.
教后记,也称“授课心得”、“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那么.如何写好教后记呢?  相似文献   

6.
“教后记”也叫“教学后记”,是教师在课后写的有关课堂教学的心得和体会。“教后记”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但这个环节常常被教师忽视,认为上完了课就是课堂教学的结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怎样评价所上的课?得失如何?怎样改进?……这些都需要通过写“教后记”认真总结。 一、“教后记”的内容 写“教后记”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切忌眉毛胡子一齐抓。一般说来,写“教后记”应遵循指导性、实用性、具体性、借鉴性等原则,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侧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设计 ,往往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总结 .事实上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 ,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即教学后记 )是非常必要的 .写教学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 ,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 ,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 ,促进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怎样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应主要记些什么 ?对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形成如下认识 .1 .记…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回顾教学得失,并把它记录下来,即撰写“教后记”。笔者现就“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等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思考。一、为什么要写“教后记” 1.“教后记”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写“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汪巍 《职教论坛》2001,(8):50-51
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设计,往往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总结。事实上,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即教学后记 )是非常必要的。写教学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从而促进教学过程中的不断优化,促进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怎样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应主要记些什么 ?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教后记,亦称授课心得或"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才识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写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曹云 《教育革新》2007,(11):17-17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学记》中也有:"学后知不足,教后然知困也。"可见,写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写“教后记”是从新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一些教师对写“教后记”在认识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有必要固本清源。“教后记”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可以引领师生教学相长。写“教后记”应是有感而发,不拘泥于何种文体形式,但要遵循实用性、具体性、指导性、借鉴性等原则,更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写好教学后记的重要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曾说:“为了尽快和出色地掌握教育的艺术,每一节课后,都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要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弄清原因是在备课时造成的,还是在上课时直接造成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这些都说明教学之后进行归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坚持每天写教学后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利于纠正教学弊端,提升教学能力,也有利于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提高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教后记即"教学后记",也称"授课心得"教后感",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改进,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我一直坚持写"教后记",发觉对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往往被人忽视的环节就是写“教后记”,作为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完善与反思,教学后记对提高  相似文献   

16.
写教学后记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理论和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途径。教学后记的内容主要有:记成功之举、记失败之处、记学生问题、记教学机智、记“再教设计”、记同行评价。教学后记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记录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 ,但在备课时 ,由于时间仓促或认识不足等原因 ,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备课环节———写好教后记。为了不断提高备课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多年来我形成了一个认真写好教后记的习惯 ,上完一堂课后都把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及时如实地记录下来 ,或一句话 ,或一个片断 ,或颇有“份量”的文章 ,不拘形式 ,不拘长短 ,这就是我写的“教后记”。由于我写的“教后记”是每堂课前后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的如实记录 ,所以它对我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很大 ,得益匪浅。多年来 ,我写教后记的体会是 :一、课…  相似文献   

18.
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小结后所书写的教学笔记或教学日记。一般是在教案的最后开辟“教学后记”一栏,专门用于教后进行反思的记录。由此可见,教学后记是教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闫让保 《甘肃教育》2007,(5X):37-37
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小结后所书写的教学笔记或教学日记。一般是在教案的最后开辟“教学后记”一栏.专门用于教后进行反思的记录。由此可见.教学后记是教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所作的回顾、审视和梳理的记录,并附于该教案之后。撰写“教后记”,是教师不断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心得。若长期坚持写好“教后记”,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一、“教后记”的主要功效1、有利于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就同一教学内容而言,会遇到不同的教学对象,他们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每堂课上,有的地方教起来得心应手,但也有的地方会出现不足和遗憾。若教师课后能及时总结研究,分析教学中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