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由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国、日本、美国三国高中生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回答“上课时常打瞌睡、常发呆”;“认真做作业”;“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得过且过”;“学校之外的学习时间基本不学习”这四个问题时,中国学生的表现均比日美两国的学生令人鼓舞。调查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学生学习欲望最强;日本学生最弱。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透视一下这个调查背后的一些基础教育现状吧。第一个问题“上课时常打瞌睡、常发呆”,中国学生的比例是29%。毫无疑问,中国教师的教育理念保证了我们的课堂不会像美国的那样“自由散漫”。…  相似文献   

2.
沈春梅 《山东教育》2005,(19):124-124
由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国、日本、美国三国高中生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回答“上课时常打瞌睡、常发呆”“认真做作业”“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得过且过”“学校之外的学习时间基本不学习”这四个问题时,中国学生的表现均比日美两国的学生令人鼓舞。调查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学生学习欲望最强;日本学生最弱。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策略1.开启学生思考之门小学生最肯于学习新知识,但常常不善于学习;他们乐于提出问题,但又往往不会思考。教师应重视开启学生的思考之门。学生在提问题时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如果你反问他这道题什么地方不懂,常常是一问三不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告诉我们:“知识的获…  相似文献   

4.
在中日开放式、个性化教育研究交流会上,我有幸接触到了日本开放式教育启蒙者、知名教育专家加藤幸次先生,得知日本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活动被“传统教室的那道墙”束缚,被“统一的课程表”分割,被老师“权威式的指示、批评、发问”压抑。是加藤幸次先生提出了开放式教育,从而打破了这一道道有形无形的墙,把学习主体的角色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充满自主性与创造性的空间中真正地成熟……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日本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对加藤幸次先生进行了专访。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此由衷感谢加藤幸次的学生、翻译王咏梅女士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小学生究竟喜欢怎样的音乐课堂学习方式呢?在对本校学生的一次调查中,选择“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学”、“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学”、“自主学习”的比例大大高于“老师讲,我们听”的选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鉴于此,我进行了以活动区域为载体的音乐课堂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积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我就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实践来谈谈感受。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都步履维艰。不容乐观的是,方方面面的调查信息显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情绪在不断扩延。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是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而不是语文课。这种现状使得语文这门学科近几年来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反思中屡遭责难和批评,成了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的对象。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有太多的压力,太多的苦恼,太多的牢骚和太多的无奈。我们也可以指责和埋怨:中国基础教育的  相似文献   

8.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目标 ,同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围绕这一课程改革要旨 ,通过半年多的“体验———探究式语文学习”实验 ,在阅读课教学方面 ,我初步探索了一套“体验———探究式学习”五步模式 ,现展现给同仁 ,以期达到抛砖引…  相似文献   

9.
题记:我们的课堂应由“知者”间的对话变为“智者”间的交流,因为促进人成长的至关因素是智慧而不是知识。“作为教师,你给学生什么?”这是工作第一天我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从那天起,我不断思考、实践,试图给出一个最完满的回答。不同的阶段,我曾给出过不同的回答。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给出的回答是:教师要给学生以智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关注学习者的自身感受与个体学习,改变不利于学习者发展的学习方式,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在“做”中学。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使我清醒地意识到:当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时,我们选择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中美教育比较——关于考试与考试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得这个洋博士有十年了,但是三十几年前插队时生产队长跟我说的水桶定理还煎熬着我:“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短、最差的那块桶板。”我认为中国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取决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这块桶板。为什么我们引以为豪的基础教育成了一块短板,我认为主要是高考指挥棒的问题。最近中央提出“人才强国”,这是个很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想。日本物质资源非常贫乏,但是经济非常发达,靠的就是人才。而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只有把人口压力变成人才资源,中国才能真正腾飞。但是人才资源的发展受到高考这个瓶颈的制约。瓶…  相似文献   

11.
陆瑛 《华章》2005,(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梦”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梦”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一、创设情境,给学生“梦”的源头活水教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时,课前我在黑板上布置了一幅蓝天月夜图。上课伊始,伴着轻柔的音乐,我声情并茂地开始了描述:“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啊!你们听着琴声,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还可以闭上眼睛……你是不是…  相似文献   

12.
一项关于中国和英国青少年的创造性的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负责这项调查的胡卫平博士认为,最大的差异在于教学方式。“西方教育注重探索。往往没计多种活动,而中国的教育重在教知识,这使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记忆上。”这个调查结论说明,我们迫切需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1日至21日,我有幸作为“中国优秀青年教师访日团”的一员,对日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考察。在这期间,我们与日本崎玉县各公立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参观了东京商科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附中、茨城县吾妻中学、筑波市大洗南中学等一些很有特色的学校。日本教育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也存在着引发我们思考的尖锐问题。行程中,我们不仅在用一个基层教师的视角观察日本教育,同时也在沉思中国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旧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能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吗?”、“老师还没有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你能给老师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吗?”、“谁会回答这个问题?请举手!”  相似文献   

15.
唐江林 《四川教育》2020,(10):48-48
疫情之下,基础教育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引发我们深思:基础教育前进的方向何在?我认为应坚持“七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人生之基”。学会做人。在“大疫”来临之际,有一群逆行者,钟南山、李兰娟等众多院士专家以及4万余名湖北以外的“白衣天使”,逆行到疫区抢救生命;有一群守护者,无数公安干警、社区干部、志愿者以及24小时不离岗的一线工作者,默默坚守奉献……这一群群人,都是重德行、有力量、有良知和正义的人,他们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一切都是应试教育考不出来的,是应该成为当下及时引导学生学习的最生动的教材。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板块 ,它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 ,强调的是学生参与过程 ,由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探求 .当一个“问题”提出后 ,对“问题”进行探求时 ,合理的猜想、大胆的猜想是问题探求的第一步 ,英国数学家休厄尔有句名言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 ,一般是作不出知识的进展” ;波利亚也说过 :“我要向各年级所有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提出 :的确 ,我们应该学习证明法 ,但我们也要学习猜测法 .”只有“提出猜想” ,才有问题研究的方向和必要 ,所以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是顺利开展研究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应认识到 :素质教育在实质上是学生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 ,我们要为学生进入未来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教师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武装各类学生 ,使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以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为此 ,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探讨、总结了照顾学生差异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序列及指导步骤。现简介绍下 :一、学法序列 :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出“学贵有方”;“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很…  相似文献   

18.
凌晨的美丽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目标,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围绕这一课程改革要旨,通过半年多的“体验——探究式语文学习”实验,在阅读课教学方面,我初步探索了一套“体验——探究式学习”五步模式,现展现给同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了大量的尝试,课堂教学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变化,一改过去的复习——引入新知——例题——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在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初步对“五种新课型”进行了尝试:1.“超市式”课型:即把课堂变得如同超级市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注重探究性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教师利…  相似文献   

20.
人生有尽,知识无涯。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究竟要给学生打下什么样的“基础”,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者,都是首先喜爱学习,然后才会潜心钻研,最终走向成功。可看看我们的身边,一些刚进入小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就已经“起五更,睡半夜”,真切体验到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并业已视学习为畏途;有的高三学生更是“头悬梁,锥刺股”,不少学生刚参加完高考就恨不得把教科书撕了方解心头之恨。我们的基础教育如果辛辛苦苦地培养了一群怀有如此心态的学生,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基础教育阶段,就教学工作而言,我以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