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原 《新闻世界》2008,(7):51-52
2003年5月29日,BBC第四广播电台“今天”节目播出防务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莱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情报门”事件。布莱尔政府后来向媒体宣布:经过调查,  相似文献   

2.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证实一位英国武器专家是其有关政府“夸大”对伊拉克战争证据报道的消息来源之后,今天因卷入这位英国武器专家的死亡事件而受到攻击。在就BBC有关英国政府修饰了伊拉克核计划情报的报道进行的一次激烈争论中,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议员对这个国家广播公司的行为进行了攻击。BBC先前拒绝透露这位消息来源人士的姓名。它说,对于联合国前武器核查员、国防部顾问戴维·凯利的死“深表遗憾”,但坚持自己先前播发报道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是一直负责调查有争议档案的议会外交特别委员会主席说,凯利和BBC军事记者吉利根分…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29日,BBC播出了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莱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29日,BBC播出了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菜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情报门”事件,在随后的进展中,吉利根的情报来源凯利的身份被英国政府泄露,凯利于2003年7月18日割腕自杀身亡,引发英国最高法院法官赫顿牵头的英国议会独立调查小组介入调查。  相似文献   

5.
新闻榜     
戴维斯、戴克:BBC高层黯然去职 久负盛名的BBC正面临着其成立8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1月28日公布的凯利之死调查报告裁定BBC报道失实,BBC董事长加维因·戴维斯和总裁雷格·戴克相继引咎辞职,而布莱尔却因此避免一劫,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媒体与政府之战最终以媒体的失败告终。 BBC去年5月的一则报道指责英政府夸大伊拉克生化武器能力,以作为其攻伊借口,并指出消息源是一位政府高官。随后,英国防部首席科学家、特别顾问凯利被卷入,因压力过大而自杀。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21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再次接受了英国"伊拉克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对布莱尔政府参与发动对伊战争的公开质疑最早是由联合国武器核查委员会生物武器专家大卫·凯利博士(David Kelly)提出的.凯利博士生前受聘于英国国防部,参与起草了政府2002年9月24日发布的《英国政府对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评估》(Iraq'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The Assessment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此文件提到,伊拉克具备在45分钟内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英国媒体及各方舆论普遍对此表示怀疑.BBC记者安德鲁·吉利根(Andrew Gilligan)、编辑苏珊·瓦茨(Susan Watts)多次就政府的这一论断对凯利博士进行采访,并在新闻节目和报纸文章中质疑政府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3,(27):11-15
在英国政府与BBC关于“政府是否夸大伊拉克武器的威胁程度”口舌之争中,英国国防部顾问凯利成为了牺牲品。在政府施加压力和遭遇记者围攻的情况下,这位59岁的前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成员对朋友说.“不愿活在这样一个世界”,7月18日,他的尸体被警方发现,并被认定为自杀。 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7月15日,凯利否认自己是BBC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在7月20日,BBC在征得其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发表声明,证实凯利是BBC报道政府夸大伊拉克武  相似文献   

8.
路璐 《传媒观察》2004,(4):30-32
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公共电视台BBC今年遭遇其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去年5月29日,BBC记者吉利恩报道导致两个月后消息透露人武器专家凯利自杀,BBC与英国布莱尔政府相互指责,开始了一场有各种力量在其中博弈的纷争与对抗。而2004年1月28日,英国独立法官赫顿公布凯利  相似文献   

9.
乒乓 《新闻知识》2004,(7):26-28
时下,被西方传媒界视为比美国媒体更具自由度的英国传媒界正面临着威胁。其起因于“赫顿报告”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批评、指责和定论,尤其是报道、编辑和评论伊拉克战争的记、编辑和高层管理人士的被迫辞职。根据近期《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政府已经起草了一份肢解BBC的件,即  相似文献   

10.
带领英国走“第三条道路”而获得10年的经济繁荣,以及领导工党连续三次赢得大选,足以使布莱尔成为战后英国最杰出的首相之一。但参与伊拉克战争的决定,使布莱尔饱受诟病。在他挥手告别这些功过是非的时候,人们不再尖酸刻薄,反而开始念及他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戴维·凯利之死把布莱尔的“伊拉克门”窘境推到了一个新高峰。但许多英国人仍然认为他有可能会在2005年的大选中继续当选,“问题在于,除了他,我们没有更有影响力的人”一名英国学者说  相似文献   

12.
BBC虽然犯了一点错误.但是它指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关于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武器这个政治问题正在继续,并没有因为赫顿报告的出台而结束——但BBC却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2005,(7):F002-F002
“第一时间报道新闻”(putting news first)是英国BBC世界电视台的宗旨。在推出这组系列广告前,BBC对亚洲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真正的新闻业”(real journalism)理念最能体现BBC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这组广告中,特别突出了BBC记者在前线抢新闻的“玩命”细节。  相似文献   

14.
钱群 《视听纵横》2003,(3):14-16
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新的一场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电视直播的战争,现代媒体穿透层层的战争迷雾,击穿重重的信息封锁,在新闻与受众之间搭建不断的桥梁,通过CNN、BBC、FOX、半岛电视台,全球和区域电视媒介提供的信息,全球百姓真真切切地“看”着从航空母舰上飞腾冲天的导弹,巴格达耀眼的炮火和燃烧的建筑物,亲耳“听”到巴格达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7月16日)《经济学家》真诚的欺诈者在处理伊拉克违禁武器错误情报的问题上,美英两国调查人员的做法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非常严厉;英国人却狡猾得多:调查报告没有对军情六处任何个人提出批评,而把错误推在了“集体决策”身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为了迎合领导人的口味,两国情报部门昧着职业道德和良心,将漏洞百出的证据粉饰成了开战的理由。《旁观者》(7月17日)布莱尔被迫面对真相虽然以巴特勒勋爵为首的伊拉克武器情报丑闻调查小组,有可能和此前著名的赫顿报告一样,作出布莱尔首相在丑闻中不需承担任何责任的结论,但巴特勒仍…  相似文献   

16.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5,(17):14-14
英国首相布莱尔:三度入主唐宁街;张春桥:“四人帮”主犯病逝;利比:基地三号人物落网;奥恩:黎巴嫩流亡前领袖回国;蔡豪文:豪赌贪官获刑17年。  相似文献   

17.
<正>2003年3月21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新的一场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电视直播的战争。这既是战争的奇迹,也是电视的奇迹。通过美国的 CNN、英国的BBC、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及福建广电集团旗下的电视新闻频道等电视媒介,老百姓亲眼“目睹”了  相似文献   

18.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6,(39):16-16
“要我起床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接受这项挑战的当然是布莱尔。”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夫人切丽自曝自己是一个赖床高手。  相似文献   

19.
海外     
《青年记者》2006,(23):3-3
今年前10月全球131名新闻工作殉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殉职新闻工作设立“自由之墙”纪念碑;Google开卖全美50家报纸广告;美出版商看好非书店渠道,与日用品搭售效果好;电视节目“抓色狼”《另类的正义》搅乱美国小城;法国构建国际新闻传媒“巨无霸”与美国CNN和英国BBC一争高下;[编按]  相似文献   

20.
英国政府就BBC颁布的“绿皮书”(近12万字,全称为“BBC皇家管理宪章分析———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强大的BBC”),由三大部分20个问题组成。它为BBC的运营做了详细的规划。本文透过BBC“绿皮书”,分析了BBC董事会分解的原因和背景,同时解答了广为人们关注的诸多问题:BBC托管真的能在未来代表付执照费者的利益吗?BBC能够履行其责任并有权利批准预算和计划吗?“绿皮书”公布之后各方的反应如何?BBC真的独立于政府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