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供职于新闻单位,深知投稿者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见报呢?而在众多媒体“不允许一稿多投”的制约下,投稿者着实有些为难。试想,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文稿,尤其是时效性很强的时评或消息,过了三两天就是旧闻,只投一家媒体而又不能及时得到回复的话,是否有点“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其关于作家劳动的札记《金蔷薇》中,记叙了许多有趣而又颇具启示意义的故事。其中一篇是关于标点符号的: 老作家梭勃里给报社写了一篇显得杂乱无章的短篇小说。编辑部犯难了,既觉如此发出不妥,又不敢去请老作家修改。为难之际,一位名叫布拉果夫的老校对员自告奋勇,对稿子进行了处理。小说发表以后,梭勃里冲进编辑部,大声喝问:“谁动了我的小说?”布拉果夫沉着地  相似文献   

3.
新年快乐     
(一) 第一朵桃花在新年的钟声里绽放,冬的寒冷被谁带走?在这个平等的季节,谁的眉头舒展成无边的希望?谁的微笑灿烂成融融的阳光?还有那解冻的雪水,为谁洗濯污垢的脸庞?  相似文献   

4.
谁在对谁行为?——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在对谁行为?——按照这个哲学命题的思路,我们将它切入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之中,就变成了这样的问题:谁的文化在跨谁的文化?在汉语的解读中,跨有超越、跨骑、凌驾的意思,那么谁的文化可以超越、跨骑、凌驾谁的文化呢?或者换句话说,谁的文化在对谁的文化行为呢?  相似文献   

5.
谁该享受公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研究生中公费生与自费生的比例大约是1:1。公费用的是所有纳税人的钱。它究竟应该向谁倾斜才是合理的、公平的?目前这种对高分者的奖励。看似形式合理,实质并不公平一纳税人提供的稀缺资源。并没有提供给最需要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我们到哪里去弄那1.2万元钱?”北京市著名的打工子弟学校——海淀行知实验学校创办人易本耀为难地说。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该怎样备考?不少考生感到为难,提了不少问题.下面,仅就我的理解回答几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谁应该在怒江开发中获益?谁又有权参与决定怒江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16):26-28
正2012年5月5月优异策划:☆《谁的建筑》,《中国周刊》,5月23日简介:是谁建造了那么多奇怪、备受争议的新建筑?又是谁拆掉了那些富有中国韵味的老建筑?是建筑师?还是资本和权力?后者有权在这块土地上肆意搭建他们想要的建筑吗?平民在公共建筑上又应该有怎样的发言权?建筑应该属于谁?《中国周刊》5月刊封面故事"谁的建筑",对当前中国建筑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剖析,专题由"如果建筑有恙""谁的‘福禄寿’"、"平民建筑匮乏症"、"九十五级台阶"、"如  相似文献   

10.
孩子下午四点钟就放学了,家长却要到下午五六点钟,甚至七八点钟才下班,在这段时间里,谁来接孩子回家?谁来照看孩子?谁来辅导孩子功课?这构成了困扰许多城市家庭的“四点钟难题”。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不要看报纸上的言论,尤其是社论,因为它太呆板。怎么就不呆板?要写得活一点。怎么个活法?要有些抒情意味,要旁征博引,要吸收群众的语言,要少一点穿靴戴帽。这些意见都对。除了对抒情略感为难以外,其余的是可以尽力而为的。当然即使为难,论而有情也是应该的。那么是不是语言群众化了,论证知识化了,文章减掉些不必要的饰品,就一定能活起来了。我看未必。当然这些都是解决言论呆板症的良药,吸收了没  相似文献   

12.
邢彦 《全国新书目》2008,(17):23-23
上证指数惊人地从6124点后狂跌到2500点以下,是谁在幕后翻云覆雨?2008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因"负利率"每月损失1400亿元,又是谁在其中牟取暴利?内地黄金期货上市后,多头在新上市的内地黄金期货,遭遇空方两轮惨烈清洗,谁是对手赢家?在人民币大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到底学什么,该怎么学?这是让很多在读研究生感到困惑的问题。研究生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年半至两年,其它时间大都花在写毕业论文和寻找工作上了,于是很多人提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到底能学些什么呢?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多学点东西、多出点成果呢?我  相似文献   

14.
谁说档案工作不重要?谁说档案部门不起眼?蓝田县档案馆今年在集中开展档案整理中,县委领导和组织部长亲自为档案局抽调人员,此举在全县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15.
我承认我一直在上课,像个小学生一样在上公民课。这一课的题目就叫“陈水扁”。课文特别令人“拍案惊奇”,但是附在课文后面的测验题,艰难的程度,超过我的预期。乱,因为在寻找新标准我在台湾的威权时代里写过《野火集》,但是台湾政治的今天,仍然令我瞠目结舌:在我们的经历里,谁见过一个政坛第一家庭的家族和亲信,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谁听过身为权力最高象征的“总统府”会制作假账?谁见过一个没有监察委员、只有冷气空转的“监察院”?谁见过一个对法律如此不知分寸、进退失据的“内政部长”?谁见过媒体变成一种热血贲张的“政治运动指挥部”…  相似文献   

16.
六国学者纵论朝核六方会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场围着六边形会谈桌起舞的会谈,平静地结束了。“没有失败。也没有突破。”这是俄罗斯副外长、代表团团长洛修科夫对北京朝核六方会谈的评价。两个月后,中美朝韩日俄六国能如期再回到北京或者其它地方的谈判桌上吗?还有,到底谁是危机的制造者?谁是火上浇油者?谁在拖延时间?六方会谈是东北亚新安全框架的起点,还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之物?  相似文献   

17.
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一叠声的难难难,像一堆水泡似的哀叹。读书读到如此地步,想必眼苦,心苦,脑苦,所以我很怀疑张潮的书房就叫“三苦斋”。  相似文献   

18.
尽管咚咚才五岁,却对自己是怎么来的十分好奇。这段时间一直缠着妈妈问,“我到底是怎么来的啊,为什么会有我?”这让咚咚妈妈很为难,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19.
一 1990年,华纳通信公司和时代公司达成141亿美元的合并协议,通过这一事件,影视节目的主要生产商与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出版商走向联合;而就历史进程的意义来说,它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后来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合并活动的导火线。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媒体和相关企业的联姻活动上,聚焦在此类活动的各种表现方式上。谁将继续打破沉寂?谁将与谁共舞?谁  相似文献   

20.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谁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谁就能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工人报的优势何在?工人报如何通过特色性的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报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