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年前,我放下教鞭,走下讲台,进入兰台。听同行们说:档案工作默默无闻。于是,我便与他们一道“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2.
一张小小的车票,寄托了数亿漂泊在外的人们回家的梦。但这梦要实现起来,则要付出想象不到的代价除了因为长智齿显得左颊有些肿,韩寒看上去没有任何憔悴的痕迹。妻子金丽华的手机还在响个不停,全是各种采访的邀约。这个曾经在博客说明上写着"原则上不接受面访",几乎不上电视以"保持作家神秘感"的年轻人,说他现在不得不接受大量的视频采访。他觉得如果依旧保持  相似文献   

3.
砖拍系列零零肆他们是这样一类动物——如果我能每年组约到他们当中任何一位的一两部书稿,就能让出版社的头头常年见到我都会端出一副温婉如春风拂面般的笑容。上世纪80年代,一位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瞒着家人写作,几个月时间码出一个45万字的长篇。本来,家对面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小伙子害羞,天天骑车打出版社门口路过,却鼓不起将书稿当面交给编辑的勇气,最后是抄下出版社的门牌号将书稿挂号寄了过去。半年后,小说印了出来,起印数是30万册,这就是《便衣警察》,作者是海岩,本名侣海岩。海岩神话由此发端。后来海岩说:“我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但这几年确实是做小儿女状,撒了点儿娇。”这话忒过谦虚,其实他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有句名言:“我讨厌抄袭自己”。在艺术领域,艺术家尚且致力于冲破自己的模式,那么在以“新”为本的新闻领域,就更应锐意求新了。可惜,在新闻界人们虽然对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已经深恶痛绝,但对“抄袭自己”的做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经常使用那么几种文体,提起笔来,就易囿于“俗套”之中:写科技人员攻关,总忘不了写这个人读了多少本书,不厌其烦地在文章中开列一串书单子,写通讯,不看事件的结局有无吸引力,动辄采取倒叙写法;写消息,不论需要不需要,非得在导语后面过一个“背景山”。甚至在语言上也“抄袭自己”。  相似文献   

5.
去年6月8日下午3时许,孙小梅一行出席并采访台湾影艺协会为大陆中国电影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东道主介绍“大陆赴台采访的第一位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孙小梅女士”时,  相似文献   

6.
海岩说过这样一个例子,在拍摄海岩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时,演员丁志成在表演时擅自改了台词,导演着急了,说,“等你背了原来的台词再来拍,要不我可是要  相似文献   

7.
认识赵军之前,我对足球压根儿就不感兴趣。1999年6月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湖南某电视台做娱乐新闻。那年年底,在广州的一家保龄球俱乐部意外碰上赵军,当时我那在广州某报做文体新闻记者的大学同学淇淇兴奋不已地向我介绍这个身材健壮、相貌帅气的小伙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球星赵军!”我困惑地眨巴着眼睛,问:“打篮球的?”  相似文献   

8.
电脑把人搅得直怕落伍,用了好些时光去追赶它、熟悉它,先是稀里糊涂搬个电脑回家,记者站总共3人,可自购加配发,人均电脑1.6台,家里办公室都有。后又参加电脑培训班,钻了一通由电脑人设计的“圈套”。后来又热互联网,好在家兄专事电脑,他家中电脑已入网络,一熏二染也迷了一阵“因特”、“赢海威”,网上也玩了一阵,可静下来一思谋,实在所获茫然。 做为记者,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对自已有多少实际的用途。网上的信息虽说不能算少,但大量的股市讯息可供股民参考,在我则是无用。大量的新闻讯息可谓正撞“枪口”,但我早发现它晚于每日各种媒体提供的消息,且简单不完整,远不如我们已往走惯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给某纸媒投寄一篇稿件,编辑以电子邮件告知留用,但称标题不妥,需要改一下。编辑只说标题不妥,怎么个不妥法,却未说明,让人云里雾里,竟不知如何是好。遂想,既然标题不妥,就烦请编辑斧正个恰当的标题吧。遂将此意以电子邮件告知编辑。编辑  相似文献   

10.
李洪房 《军事记者》2005,(12):64-64
从新闻“5个W”都认不全的“门外汉”到两家报杜“特约记”,从几十篇稿件泥牛入海败走麦城的惨痛经历到屡屡见诸报端……我在新闻报道这块领地里蹒跚地走了5年。回顾5年来的经历,有喜怒哀乐,也有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啊!但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体会最深的,除了勤奋之外,那就是学会给自己当“编辑”。  相似文献   

11.
(三等奖)你只看到我的碌碌,却没看到我的作为,你有你的轰轰烈烈,我有我的平平凡凡。你可以轻视我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会用饱满的热情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档案工作是一场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挫折和无奈,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做的漂亮!我是档案人,我为自己代言!档存千古悠悠事,案放百家浩浩书。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叱咤风云,我们是平凡而普通的档案管理员。但,人可以平凡,不可以平庸:不一定要伟大,却一定要崇高,我们档案人用平凡的方式、无声的语言生动的阐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28日,山西省河曲县河会村大棚菜种植户敲锣打鼓将一块镌刻着“为官一任,泽被一方”的巨大牌匾,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捧到了他们的县长丁雪峰面前…… 这年12月,祖祖辈辈喝羊粪蛋水的河曲县前沟村的村民们,在刚打成的一眼深井旁,竖起了一块“知恩井”的石  相似文献   

13.
4年未结的一起交通肇事案,检察院从不予批捕到3年后批捕,法院4次开庭都以证据不足退卷,“肇事者”始终在看守所喊“不服”,甚至绝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出书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到的事。而今天随着中国进入大众文化时代,无论上大学,还是参与电视娱乐节目平民百姓都成了主角,“草根”出书,也不再只是梦想。  相似文献   

15.
“我是谁”     
在一次期刊研讨会上,有同志提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期刊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我是谁”。 “我是谁”,指的是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在哪里。 时下,全国期刊超过了八千种,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其中办得好的,受到读者喜爱,影响日益增大;同时也有一些刊物,销数日益萎缩,“气息奄奄,朝不虑夕”。个中原因,自然比较复杂,但是,清不清楚“我是谁”,确是重要一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被刺杀了……我在纽英伦的一片荒芜的海滩上醒了过来,我的脑袋浑浑噩噩,而且更可怕的是我居然失去了记忆,甚至自己是谁。我是谁,我一直试图在自己的脑部深处挖掘出答案,可是一  相似文献   

17.
路金波说自己现在是"行业公敌",圈儿里口碑极差,据说"北京的书商吃饭,没事儿就骂骂路金波,说我在捣乱"。那时几个最大牌的作家,应该就是韩寒、安妮宝贝和王朔了,被路金波戏称为"男一号"、"女一号"和"老一号"。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7日星期六晴白池村,山高谷深、连绵起伏,彝族农家星罗棋布于大山之中。走进一户户农家,一双双沾满尘土、长满茧子、粗糙有力的手与我们紧紧相握,这是一种距离的拉近、无声的交流。交谈中,他们显得胆怯、紧张,甚至还有一点点的戒备和语无伦次,从他们简单而质朴的话语中、纯真而善良的笑容里,我分明看到了敬畏、信任、期盼、感激和羡慕。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来自  相似文献   

19.
一个略有扬沙的午后,北京北四环一栋民居的昏暗楼道里,一扇门应声而开,一瞬间,一片灿烂的阳光倾泻而出,逆光中出现一个矮小的身影,一张光洁的笑脸,她是万方。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7日,金立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中国式商务智能手机"天鉴战略及新品发布会,两大新品天鉴T1以及天鉴W808同时亮相,并且全部搭载最新的天鉴系统。天鉴新品皆为金立在深度研究中国商务人士用机需求之后,为中国商务人群量身定制的产品,金立就此定义了"中国式商务智能手机"的概念。本次发布会由央视知名主持人陈伟鸿担纲主持工作,金立合作伙伴、渠道商、行业嘉宾、媒体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式商务智能手机"的华丽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