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人战争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经营。为了不断满足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急需,日本一方面对东北人民敲骨吸髓、聚敛可以搜刮到的一切财富,作为原始资本,投人到工业中去;另一方面从其国内向东北大量转移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起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据专家估计,到抗战末期,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之上。  相似文献   

2.
学界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林毅夫、刘培林教授近日撰文指出,要想使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取得预期效果,一定不能采取发动新一轮赶超的办法,而必须把东北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东北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上,这样东北的经济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 林毅夫等人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  相似文献   

3.
拯救50座贫血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闻周刊》2003,(23):20-21
中国的东北经过百年高强度开发,许多资源已进入枯竭期。现存的问题是:东北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如果调整成功,将进入新的高增长阶段;如果调整受阻,将进入更严重的衰退期。可以说,成败在此一战。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新闻出版业开放步伐也越来越快,这预示着我公司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个特征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迎接竞争与挑战必备的条件之一。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中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  相似文献   

5.
王健 《兰台世界》2016,(24):110-112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通过直接在辽阳开办金融机构企图控制辽阳乃至中国东北的金融业,以达到控制中国东北的经济命脉的目的。通过九一八事变,日本直接军事占领中国东北,并扶持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政府建立"中央银行",并推行严格的伪金融政策,以达到日本实际控制中国东北金融的目的,榨取中国东北人民的血汗,为其侵略战争提供经济支援。  相似文献   

6.
吉林火柴     
方文 《兰台内外》2003,(6):56-56
吉林省火柴工业的兴起始于20世纪初,日商招财公司在当时省城吉林市设立工厂。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南部的所有权益,开始了对吉林的经济掠夺和侵略。火柴工业虽为普通民用工业,也成为掠夺的对象。1906年,日本横滨输入绢物组合  相似文献   

7.
学界     
近期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认为:印度借助国内高效率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在长期内最终可能推动其经济超越中国。 文章认为,表面上中国的私营企业显得很有活力,但本土的私营公司的规模和市场远没有形成真正的全球化。印度虽然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上远落后于中国,但  相似文献   

8.
权芳敏 《兰台世界》2022,(6):143-146
日本在东北进行殖民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鸦片毒害措施和手段,毒害中国人民,摧残民族意志。破坏了东北劳动力资源,阻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达到其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东北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鲁尔”。解放前夕,东北工业基本上是一片废墟。解放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不仅为东北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以及全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东北的工业建设。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2项安排在东北,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足迹遍布…  相似文献   

10.
刘战 《兰台世界》2012,(19):37-38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期间,在东北强制推行"国策文艺",宣传所谓日本"侵略有理"的谬论,美化在伪满殖民政权统治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将日本的文艺大量输入到东北以取代中国的民族文艺,使伪满文艺成为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东北的舆论宣传工具。日本殖民者妄图以此来愚昧同化中国东北人民,使东北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成为听命于日本侵略者的奴才,在精神上彻底征服中国东北人民。  相似文献   

11.
庞红 《兰台世界》2005,(7):137-138
沈阳铁西工业区在中国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曾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工业第一,被称为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从第一家工厂建立到现在,已经有百年历史,在经过国家多次改造和重点建设后,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它的形成却是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经济掠夺开始的。一、起源于帝国主义的侵略1904年2月到1905年9月,日、俄两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和特权,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了一场战争,在最后一次战役中,俄国宣告失败。1905年9月,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在中国东北的各种…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掠夺了中国东北大片土地.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并进一步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1896年沙皇俄国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并在没有经过清廷同意的情况下,中东铁路公司与当时的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9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并将日本殖民者驱逐出中国领土,继而控制了东北的局势,而日本在殖民统治中国东北时期的大量资产被苏联拆运回国,关于该项资产是作为苏联的"战利品"还是中国抗战胜利对日索赔的一部分,文章将从法理和对日索赔两个角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一自华盛顿会议以来,美国一直希望建立一个以合法的和有序的办事方法、门户开放、经济和政治上稳定为特征的世界。不久,美国构想的“合法有序的新世界”,首先在中国遭到日本的挑战和破坏。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出兵中国东北,妄图独霸中国。这标志着日本开始用它的独占政策来取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事变后日本统治东北的金融,独占东北市场,垄断东北铁路,掠夺海关邮政,囊括东北产业,使美、英等国势力在东北失去市场。根据伪满洲国海关报告,1932年东三省进口货物总值为193,991,900海关两,50%来自日本;出口货物总值为384,462,17…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维系亚洲和乎之门的钥匙中国凭借着巨大的经济活力,不断增加的财富,以及向民主方向的迈进,在向世界证明中国将成为东亚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也有人忧心忡忡:美国正在重新审视自己和北京的关系,而台海和朝鲜问题便是双方博弈的焦点;至于日本,更是在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经济热政治冷"的双边现状下,紧张地注视着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末,电报通讯技术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外商电报公司垄断了中国的国际电报通讯利权。1886年,吉林电报线开始建造后,中国电报局总办盛宣怀积极推动中俄电报线在东北边境相接,计划另辟一条国际电报通讯线路,以挽回部分国际电报利权。因外商电报公司的阻扰及俄国的苛求,中俄接线交涉历时数载,至1892年两国才最终签订接线条约。1893年,中俄两国电报线在东北边境相接后,中国电报局收入明显增加,对清末电报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通过与苏联进行贸易,为充实地方财政的物资基础、支持银行货币发行、恢复根据地经济建设、解决军需民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资条件。值此中国“俄罗斯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新中国诞生前夕,中俄两国人民经济互助的伟大友谊。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统治的崩溃。苏联红军只占领一些主要干线上的大、中城市,而偏离铁路干线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苏联红军未曾驻扎,造成了东北广大地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相对真空的地…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9,(5):22-22
根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要加快资源整合,通过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步伐,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目前,文化部已经在着手组建中国动漫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打造能与国际同行竞争的“国家队”。  相似文献   

19.
李淑娟 《兰台世界》2005,(13):56-57
东北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鲁尔".解放前夕,东北工业基本上是一片废墟.解放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不仅为东北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以及全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东北的工业建设.全国1 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2项安排在东北,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王琦 《兰台世界》2006,(12):64-65
张学良主政东北前后,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与掠夺,加强东北与国内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加速东北的现代化建设,对内外沟通的重要工具——无线电通讯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使东北的无线电通讯事业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得到快速发展,无论在设备规模上,还是在通信能力上,当时都居全国首位。东北无线电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全国无线电通讯事业水平的提高。一、艰难起步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日俄战后至1922年间,东北的电信事业一直为日本人所垄断。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军队为战事需要,曾强夺中国电报交通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