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朽的园丁     
《不朽的园丁》在美国上映时,美国影评界即好评如潮。斯坦利·考夫曼是美国最权威的影评家之一,在《新共和》杂志上写了几十年影评,他认为这部新片近乎完美。美国知识界最有影响的《纽约书评》专门刊登长文,深入探讨这部电影。能拍出如此轰动影片的,是何方神圣?看创作人员名单才发现,导演和原著作者均非泛泛之辈。  相似文献   

2.
“假新闻”是一个怪现象。《新闻记者》杂志连续多年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给人提供一个反面教材,有关比尔·盖茨遇刺、“小”百万富翁抱得美人归、施拉格是中国姑爷、“中国印”设计专利被抢注、“武汉大学女生卖淫成风”等等假消息都曾风靡一时。有趣的是,该杂志将“假新闻特别奖”授予搞“非典”不实报道的某大报,每年还为当选的“假新闻“提供丰厚奖金,但至今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厚颜无耻地去领奖。  相似文献   

3.
2002年十大假新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去年本刊评选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迅即为国内外无数媒体所转载。但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毫无兴奋可言,却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容。原打算“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但是,2002年的传媒依然生产了为数不少的假新闻,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初衷,再作冯妇。比较而言,今年的假新闻有几大特点:一是数量多,几乎涉及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因此,今年我们的“评假”活动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即在每个新闻类别中评选出一条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二是完全造假的少,更多的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让人莫辨真假;三是假新闻的背景复杂,有些假新闻甚至是由一些利益集团直接参与编造。就在本刊付印之际传来消息,一些媒体炒得火热的所谓“三亚有望成为公开品尝虎肉的城市”,纯属无稽之谈,有关主管部门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条“经过策划的假新闻”,可见新闻打假之难,更可见对新闻打假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四是上当受骗的多,如转载国外“造假专业户”制造的假新闻。当然,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传媒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公开向读者致歉。如《家庭》《北京晚报》《扬子晚报》《华商报》等。同时,对造假者开始动真格,如《家庭》杂志解聘编辑,《华商报》开除记者……为了让新闻造假者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4.
《我知道你是谁》是中国今年引进的“大片”之一,这部“大片”之“大”不在于其场面和特技,而在于它的主创阵容: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汤姆·汉克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中国的观众认识莱昂纳多是通过1998年的《泰坦尼克》。莱昂纳多英俊的外表以及影片里那凄绝动人的爱情故事征  相似文献   

5.
王新 《新闻前哨》2007,(2):14-16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日报》、《人民日报》上刊登出自吉林省某局一名业余作者之手的假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当年还被评为全国好新闻,90年代被认定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假新闻。2003年12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中,曾将其作为优秀新闻作品范文收入。2004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教材竟然选它作课文。2005年6月8日至9日,中宣部等在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7月6日,造假者“顶风作案”,出现了虚假新闻《山西左权县将建“新闻烈士陵园”》。《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起每年评选中国十大假新闻,泼杂志2006年中国十大假新闻新鲜出炉,包括小孩被肢解加上生姜等调料煮熟等等荒诞假闻榜上有名,过去的一年又是一个假新闻的“丰收年”。假新闻满天飞,令人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受众就会上当受骗。由此可见:虚假新闻谬传之远。贻害之烈,人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6.
今年“3·15”之后两天,《羊城晚报》刊发《新闻也要3·15 2006十大假新闻的背后》专题报道。该专题自揭新闻界短处,批评媒体在曝光厂家商家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自己却屡屡“生产”此类“产品”。笔者认为,假新闻的作者编者当然应予追究,那些转载假新闻、让假新闻广为传播的时事编辑亦应警醒。[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6月最后一个周末的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上,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和凯瑟琳·泽塔·琼斯联合主演的爱情喜剧《幸福终点站》以1900万美元排在第二。此前的评论家们对《幸福终点站》的票房并不看好,在影片试映之后出现的几篇评论也是颇有微辞,因为大家都明白,这部电影只是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一个过渡作品,只是好莱坞几个实力人物之间的游戏。不管是斯皮尔伯格还是汉克斯,都需要这样一部作品。2004年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一个创作低谷期,他的两部用心之作——《人工智能》以及《少数派报告》都没有获得预期成绩,虽然《…  相似文献   

8.
《知音》杂志自我曝光不怕丑,2000年第12期刊发了题为《本刊再次承诺:坚决打击假新闻》的文章,对新闻造假者曝了光,对签发失实报道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按规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该刊重申:任何企图编造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以求文章发表、获取名利者,必将被《知音》不留憎面地予以曝光。 近两年,杂志社把经常性的防止杜绝假新闻、查处假新闻的工作任务交给该刊研究所,专门固定了三位同志负责这项工作,由一名副总编亲自领导。他们还设立了一个法律事务部,专门对终审稿件进行再次审读《知音》设专门班子封杀假新闻  相似文献   

9.
《风吹稻浪》最值得尊重的地方,不是对历史的检讨,而是对现实的思考今年5月,乍闻肯·洛奇的《风吹稻浪》获得金棕榈奖时,我的反应是,又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这令我想起2002年获此荣誉的波兰斯基的《钢琴家》,颇为名不符实——诚然视听语言上佳,故事紧凑,但对历史的苦难依然停留在陈词滥调上——我很怕这又是一部“陈词滥调”的史诗。但是看过之后,觉得这的确是一部勇气与良心之作。英文片名“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取自爱尔兰诗人兼作曲家的罗伯特·威尔·乔伊斯的歌谣,在爱尔兰传唱已久。这部电影一直被通译为《风吹稻浪》,不…  相似文献   

10.
汤姆·克鲁斯与妮可·基德曼这对好莱坞曾经的“模范夫妻”第二次在银幕上进行合作的影片。不满足于仅被称为“克鲁斯夫人”的基德曼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电视调查性新闻节目的故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资深记者、《60分钟》的创始人和长期的总制片人唐·休伊特对《60分钟》开播50年来保持成功的总结。事实也证明,《60分钟》的制片人和记者找到的真实故事就像电视剧和电影那样具有吸引力。在1997年上映的《惊爆内幕》一片中,演技派影星艾尔·帕西诺在片中饰演一个电视调查记者,为捍卫公共健康与庞大的官僚体制抗争。这部影片在当年获得7项奥斯卡提名。它取材于电视界一个真实事件,而且也和一个声名赫赫的王牌栏目有关,这就是《60分钟…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闻界的前辈,在《生活》杂志工作二十余年(从四十年代早期至六十年代早期)的爱德华·K·汤普森对卡尔·麦丹斯做过这样的评价:“我知道的摄影记者有成百个,如果让我从中选择一位战地记者,我将选中卡尔。从他的作品中能选出一组杰出的反映战争题材的照片。”卡尔·麦丹斯作为《生活》杂志的记者从二次  相似文献   

13.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24):72-72
迈克尔·摩尔:筹拍“虐囚事件” 《华氏911》的导演迈克尔·摩尔对美国媒体宣布,手头拥有大量的有关伊拉克虐囚事件的画面和资料,并有计划将其拍摄成纪录片。迈克尔透露,早在比阿布格莱布监狱爆出虐囚事件新闻还要早数个月,他就获得这些一手资料,但当时,迈克尔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不想被他不信任的美国媒体所利用。 凭借《耶稣受难记》而声名大噪的梅尔·吉布森表示,有意加盟拍摄这部将引起更大争议的影片。 惠特尼·休斯顿:获终身成就奖 国际流行乐坛“天后”、美国著名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顿,刚刚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女性世界”颁奖典礼上…  相似文献   

14.
《诗经·魏风·伐檀》“君子”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伐檀》共三章。每章结句分别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对其中的“君子”一词.晚近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指认为用反语的修辞格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区事实上,在原典中。人们使用“君子”一词都极谨慎持重,略无轻忽戏德的表示,如《诗经》中“君子”一词凡186见,《论语》中凡107见,《孟子》中凡82见,以上375个“君子”中,按下《伐檀》一诗的三个“君子”不论,其他372个“君子”也从无学者和注本作过反语和讽刺的解读,此可疑者第二,在《诗经》160篇国风中,除…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就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令人敬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闻就高达50%,除“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外,其它4篇都是新闻翻译作品。对四篇新闻翻译再进行分析,“上海将建300层的摩天大楼”和“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分别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新西兰先驱报》,其新闻来源  相似文献   

16.
痛苦的重生     
雅克·奥迪亚尔是法国当代著名导演, 他2001年执导的《唇语惊魂》曾轰动法国, 夺得多项大奖。奥迪亚尔今年的新片《我心遗忘的节奏》改编自一部美国电影《手指》, 这一点颇为让人惊讶,因为以前总是好莱坞改编法国电影,很少有反过来的。《手指》是美国导演詹姆士·托拜克 1978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奥迪亚尔说,当年他看了《手指》后,印象深刻;但《手指》是类型片,而他自己的新片则是写实片,更贴近生活。《我心遗忘的节奏》上映后,引起了影评家们的关注,有人说,这部电影与《手指》一样,将成为经典之作。今年台湾金马影展也邀请了这部影片参展。影片的主人公叫托马斯,他是巴黎地下房地产界中的一位不法商人,他年轻,整天生活在暴力之中:他在楼房里放老鼠、砸窗户,殴打住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住户离开,他好廉价买下那些楼房,进行地产投机。  相似文献   

17.
(篇目/姓名后数字为期数、页数)纪念《图书馆杂志》创刊20周年领导题词、贺词1一3同行贺函1一6,2一4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纪念《图书馆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本刊编裤部卜8心系i卖者终不悔雅俗共赏甘自累林曦1一12《图书馆杂志》是·所没有围墙的信息大学章继华卜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一《图书馆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 学术活动散记2一3 纪念上海图书馆建馆50周年·贺信、贺词·7一3,8一3·纪念专文·爱岗敬业服务至上吴建中7一7回忆马远良王鹤鸣7一8喜庆上海图书馆建馆50周年8一5·“我与上海图书馆”征文选刊·我与上海图书馆的情谊顾诵…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5,(1):69-69
★《美国奇观》去年美国独立制作电影的代表作,先后获得了独立精神奖和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这部影片描写的基本都是凡人琐事,而且是漫画和真人表演交叉进行,但衔接得顺畅自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该片在主流媒体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男孩不哭》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个真实的事件。导演金伯利·皮尔斯在保持主要情节真实的基础上,将故事戏剧化,并极力避免小报式的简单视觉刺激。皮尔斯的抒情方式不张扬,因而整部电影非常自然,一个恐怖的事件被展示得异常真实。★《穆赫兰道》影片的导演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9.
当塞缪尔·L·杰克逊第一次拿到1971年的《沙夫特》的重拍剧本的时候,他已经在《交战规则》等影片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而且他已经与白人明星比如汤米·李·琼斯等有过成功的合作经历。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部片子中扮演男一号,而且《沙夫特》会在今年夏天一炮走红,这么卖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4,(33):69-69
★《西伯利亚理发师》这部以爱情线索贯穿始终的史诗巨片,耗资4600万美元,首映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议会厅,规模之大,在俄罗斯尚属首次。但俄罗斯影评界却批评这部电影只是拍给外国人看的,所描述的俄罗斯过于理想化。★《俄罗斯方舟》俄国大导演苏古洛夫这部96分钟的影片只用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