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话西游》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管我们怎么看待,《大话西游》已成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我们身边确实生活着一群标志鲜明的“大话一族”,《大话西游》式的语言也成为了一大网络语言。据说《大话西游》还造就了一种“场”,在这个由特定人群构成的“场”中,人更容易与他人交流与沟通及获得理解。尤其在大学校园中更象征着时尚和前卫。所以,这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一、理论的必需与必要 《大话西游宝典》是有关《大话西游》的第一本书。《大话西游》既然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图书当然也会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该书和《大话西游》一样,又上演了一个神…  相似文献   

2.
《大话西游》火爆媒体、“星火燎原”、倾倒无数少男少女,正如柳永词火爆当时,“有水井处皆有柳词”一样。当年的盛况,与当今的《大话西游》热拼接在一起,肯定会构成类似“蒙太奇”的绝妙镜头:一边是凄迷冷艳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边是甚嚣尘上的“欢呼”、“喝彩” 的“无厘头”话语、氛围。据说,《大话西游》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年到四十的有效尺度,年过四十的人很少有欣赏甚至看过《大话西游》的,年轻人是内地的《大话西游》“迷”。 “四十”在孔子那里是人生“不惑” 的年代。往事越千年,“四十”的现代中国内地成人是否就“…  相似文献   

3.
在诸多解构《西游记》的电影中,声名最显赫、 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文化奇观. 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故事令人为之垂泪,"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 这段经典台词, 曾经让无数男生折腰,令无数女生倾倒. 即便看了许多遍,也没有觉得厌烦,仍然能够大笑不已,又深深感动. 之后的岁月, 虽然刘镇伟妄图复制《大话西游》的辉煌,拍出《情癫大圣》《越光宝盒》《大话天仙》 等模仿之作以及续貂之作《大话西游 3》,周星驰也拍了解构西游文化,希望延续《大话西游》精髓的《西游·降魔篇》和《西游·伏妖篇》,但均无法达到《大话西游》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爱心娱记     
前日重温83版《射雕英雄传》时,特地从网上找来“超级龙套完全手册”,包括至少演过四个兵哥哥的星爷,千娇百媚却只有一句台词的刘嘉玲,淹没在众人中的成吉思汗侍卫刘德华,年轻道士黄秋生以及郑少秋梁家辉欧阳震华吴镇宇等等。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网易公司正式发布国产网络游戏《大话西游Online》,并破天荒地邀请了在年轻人群落颇有影响力的香港明星周星驰作为游戏的代言人。《大话西游online》上市8个月后——也就是2002年8月——游戏的续作正式面市。内容上的飞跃式改进,使得这款原本已经不被游戏市场看好的作品焕发了新的力量,玩家们开始认可游戏的形式,“大话”的忠实玩家也越来越多。到今年8月15日,  相似文献   

6.
网易《大话西游2》携手中国达能饮料旗下著名品牌——脉动,发起"喝脉动赢神兽"的品牌活动。满足玩家追求个性网络生活模式的新尝试,也预示有着十年运营经验的《大话西游2》正致力为玩家打造更全方位的网游娱乐新模式。《大话西游2》与脉动在全国五个城市的250家网吧发行独家限量版"脉动大礼包",同时在线下五个城市的网吧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Big5美女巡游联谊活动,让更多同城大话2玩家走到一起共襄盛举,惊喜不断。  相似文献   

7.
近来文坛有两件盛事,很引人注目。那就是两种译本的《尤利西斯》和十几种译本的《红与黑》的几乎同时面世。尤其是《尤利西斯》,在读书人当中可说是人人争道,除了书本身的早负盛名和两种译本都出自高手之外,还因为那是本极难翻译的“天书”。于是由此我想到了另一本“天书”,即94年郭宏安君送我的他近译的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如果说乔伊斯是个“奇才”,波德莱尔也该算得上是个“怪才”。其实,这类特立独行的文人,每个民族都少不得有那么几个。我们唐朝不是有个号称“鬼才”的李长吉么?杜牧之说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9.
大概是“同行亲”吧,尤其是“脾性”投,我是怀着一股敬意、一股激奋的心情,读完杨玉坤的“《家庭办公室》的故事”和张文直的“我写《苦恼》的前前后后”。感谢《新闻知识》旗帜鲜明、透明度强,登出了两位记者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若若 《新闻天地》2006,(1):40-43
黄永玉是个传奇人物,初中都没有读完的他,12岁闯荡江湖,做过陶瓷小工,当过中小学教员,在剧团跑过龙套,通过个人的努力,他后来成了中央美院的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工于木刻、国画和雕塑,代表作有《阿诗玛》、生肖邮票《猴》、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以及“酒鬼”包装设计等。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黄永玉以画而闻名于世,被称为  相似文献   

11.
敬业点行不     
收到一封邮件,一个“女富婆”自述婚后无子,欲借高智商人士的种,事成后将有重谢。看完顿觉智力严重受辱,再怎么说,也得像美国电影《色诱》那样,由一个漂亮的女骗予亲自上阵,肉身布施,才照得真实啊。不然这种老掉牙了的伎俩,不免会让人用《大话西游》式的语气调侃:拜托,你们做骗子也敬业一点行不行?  相似文献   

12.
答余杰先生     
余杰先生:您好!我还在“千禧之旅”途中。回国后接到的电话多数都提到大作《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今天又有一位记者远道送来了复印件,拜读了。大作的标题是第二人称的问句,我理应作个回答,也感谢您给了我一个机会。细读大作,您要我忏悔的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石一歌”,二是《胡适传》,然后归结到整体表现。略作说明如下:一、把“石一歌”说成是我,搞错了。  相似文献   

13.
读《羊城晚报》,偶然发现这张报纸上有这样两个小小的栏目:《故事新篇》和《旧文新读》。在今年3月30日二版的这两个小栏目里,发表了这样两篇文章:一篇是《1958,“高产卫星”神话──闻名全国的天津新立村水稻亩产12.5万斤的惊人纪录,是这样“凑”出来的》;另一篇是《关于“放卫星”》。前者,是一篇记叙当年新立村党支部书记孟繁兴对“放卫星”那段历史的追忆;后者是从薄一波《关于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搞出的一段有关“放卫星”这一时髦用语和浮夸风形成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我饶有兴趣地读着这两篇不长的文章,思绪起伏…  相似文献   

14.
曹之 《出版史料》2010,(4):79-81
雕版印刷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东汉说”有两个立论支柱:一是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的“刊章捕俭”一语;一是东汉王充撰《论衡》中的“人争刻写”一语。关于“刊章捕俭”一语,我在《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已有专节论述。本文单就“人争刻写”之释义略加辨析。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网易公司正式发布国产网络游戏《大话西游Online》,并破天荒地邀请了在年轻人群落颇有影响力的香港明星周星驰作为游戏的代言人。《大话西游Online》上市8个月后——也就是2002年8月——游戏的续作正式面市。内容上的飞跃式改进,使得这款原本已经不被游戏市场看好的作品焕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圈里,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有个流传甚广的绰号——“唐老鸭”。《我从战场上归来》和《我钻进了金字塔》两本书详细记述了他的传奇经历。和许许多多读过这两本书的人一样,我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英雄记者。 踏着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如约到了“唐老鸭”的家。他一米八几的个头,背稍稍有些驼,架副眼镜,乐呵呵的,很是憨厚。我与他相距如此地近—— 这就是“唐老鸭”? 记者哲学——忘了卡帕是谁 进入“唐老鸭”的家,我就开始在能看见的空间里到处寻找卡帕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我从60年代初涉新闻工作起,就与这全军唯一的新闻业务刊物“认了亲”。我一期不漏地读;也经常投个稿,至今共刊登了30多篇。凭这两条,我给自己“评”了两个“先进”:“热心读者”和“积极作者”。往事如烟,不堪悉记;但有一篇小文章,我却终生难忘。那是1981年,《解放军报通讯》第10期,刊登了我的写作杂谈《力求有一句自己的话》,全文连标点符号在内共237个字,是那30多篇刊稿中最短的一篇,而对自己在激励进取精神、提高业务素质和修养学风、职业操守等方面所起的自律作用,却是很大的。这篇小文章说的是,一篇文章,至少应有一句…  相似文献   

18.
王佩 《档案管理》2005,(6):92-92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正是盖住[睛的头巾。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我是文化人,原来是在…  相似文献   

19.
贵在坚持     
我是个残疾人,是个“半路出家”的农民通讯员。以前,我只是爱读书,喜看报,好写写画画。自1990年起,我订阅了《新闻爱好者》和《新闻与写作》等新闻写作的辅导刊物,受益匪浅。从此,我真正成为一名新闻爱好者。 我受《新闻爱好者》的启迪很深,对那些名作家、名记者的“新闻生活”很羡慕,决心扎根“通讯员园地”,深入“文字病院”,进行新闻写  相似文献   

20.
随笔     
我跟我女朋友在西安南郊的青龙小区曾经非法同居了一年又三个月,那是我离开浙西南老家去西安《文友》当一名聘用编辑时发生的事。说起来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瞧瞧,我一不留神漂了两个世纪。多年的女友漂成了老婆,我差不多有资格套用马尔克斯的经典句式:“很多年以后……怀念……那个上午。”还是回到“非法同居”,那是我的人生从“常住”转向“暂住”的一个标志。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