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链接     
纽约华文报纸竞争激烈 在纽约的地铁车厢中,你可以随时看到乘客在翻阅报纸,但如果你认为他们都在浏览《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全美民族文化大熔炉的心脏,纽约至少有300多份非英语类报纸,而近年来华人移民的日益增多,也让纽约华文报业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目前纽约每天出版的华文日报主要有4家,分别是《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和《侨报》,其他一些华文周报  相似文献   

2.
记得《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如此,整个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国家。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所谓的"自由价值观"和"美国梦",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3.
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还对姜文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告白记忆深刻:"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对于90年代初期刚刚打开窗户的中国人而言,窗外的美国梦因这部电视剧而被点燃,姜文的告白和刘欢的呐喊,是那个时代很多人激荡的  相似文献   

4.
在纽约收听广播,当你把收音机的电台选择钮从一端慢慢转向另一端,你就能发现用各种语言、各种腔调广播的电台一个紧接一个,中间几乎找不到间隙。这就是说,纽约上空那些人眼看不见的电波,已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据《1990年纽约广播年鉴>>统计,纽约市共有39座电台,其中还不包括为数更多的“副波电台”。所谓“副波电台”,是指那些必须用各电台自制的专用收音机才能收听的电台。这种电台,在纽约大约有70多座,它们几乎全是以移民为对象的外语电台。纽约几家华语电台,  相似文献   

5.
侃吧     
北京如果想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但想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克林顿对城市文化属性的评论如果你觉得生活很无聊,那说明你的生活都是由父母埋单。——比尔·盖茨说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相信许多人对大城市都有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有一篇文章谈到这种情绪,作者说:"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1904年,《纽约世界报》的老板普利策邀请纽约市大法官斯坦利出任该报理事会的理事。普利策问他对这份报纸有何看法,斯坦利答“这是一份出色的报纸,但有个缺点”,“缺点就是不够朋友”。普利策为之一震,声色俱历地反驳道:“报纸不应该有朋友”,“如果你这么想,就是倒贴我100万美金,我也不请你作理事”!说罢,普利策扬长而去。在《纽约  相似文献   

8.
正保罗·莱文森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其以"媒介进化论"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在纽约接受中国学者的访问时,曾对报纸和新兴媒体作过一次有趣的对比。他说,报纸的优势是:纽约下雨了,你可能会把报纸放在头顶挡雨。但报纸被打湿之后就没法阅读了。它让你损失1美金;但如果你手里拿的是一个Kindle电子阅读器,你却得好好掂量一下要不要拿它来挡雨,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损失150美金。这是一个笑话,却也是现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14,(11):77-78
“中国的哪些事物让你印象深刻?”在纽约大学(NYU)读书的唐鹏问他的美国朋友。  相似文献   

10.
郭闻捷 《青年记者》2007,(16):85-86
"我的电视,在心里我是要带着你一起走的。我爱你。"这是纽约一个名叫吉尼罗·加西亚的学生在父亲不让他看电视后开枪自杀前留下的遗言①。对于电视来说,这个"最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那  相似文献   

11.
政府和开发商讨价还价的砝码:我让你把楼盖高一截,你必须保证提供多少套经适房。纽约新市长要求开发商建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比例的经适房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个称职的父亲首先应该是负责任的,每个父亲应该对家庭负责任,不论你是在遥远的异乡,还是在孩子身边。亲爱的小帆:去年你从哥大毕业的时候,要我别叮你找工作,说你要先去游历,接着背起行囊,一个人去了欧洲。德山万水你独行,在那儿又没什么朋友,还买廉价机票,住青年旅社,我和你妈妈不放心,却不敢拦你,只好提心吊胆,一路电邮联络,想象你在那七个国家的遭遇。当你到华沙的时候,我们原以为你就会回纽约,却听你说看地图离北京不远,于是又飞去了北京。  相似文献   

14.
1956年春,大概是三月间,我到纽约胡适之先生家里去看望他和他夫人。胡先生见到我就说:"你知道我这几天作甚么?我在写丁在君(文江)的传。他曾经告诉我说,《野叟曝言》里写的中国西南地理,大致不错。你有《野叟曝言》没有?"  相似文献   

15.
等待三天     
《档案与社会》2007,(5):1-1
访美的一位中国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也很虚弱,但脸上却是祥和高兴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相似文献   

16.
不错,你看到的是一台主机,安全的透明塑料,大小相当于一个面巾纸盒,外带一条显示器连接线、一条电源连接线、一条Internet连接线。如此简洁的外形设计,带给你的却有可能是对计算机、电视、游戏机或家庭影院的革命性全新认识。 这是苹果电脑CEO乔布斯在2000年纽约Macworld Expo上给世人展  相似文献   

17.
我到纽约的时候,有人讲了一个柯特兹的故事,说某日柯特兹到华盛顿广场旁边的商店买胶卷,华盛顿广场周围是纽约市立大学,再往南就是快不时髦的苏荷区,柯特兹晚年住在附近。故事是,卖货的小姐对柯特兹不太礼貌,于是有个年轻人对她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柯特兹!我不满意这个故事角  相似文献   

18.
谈比赛     
今天晚上,我从台北打电话回纽约,妈妈说她刚跟你通完电话,你的情绪不太好。原因是上课时,老师叫了4个学生去表演,第一个就叫到你,你原本练得非常好,但是上台却表现不佳。 孩子!我发现你一直有患得患失的毛病,而且从小就看得出,每次重要的考试结束,你回家总不高兴,说自己考坏了,可是成绩出来,却往往是全班,甚至是全校最高的。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碰到上海新闻界几位关心我的同行,他们不约而同地问我:“老王,你是不是去过美国了?”我在感到奇怪之余,如实回答:迄今为止,我从未去过美国。这些同志是在看了我在1985年9月27日《上海政协报》上发表的通讯《顾维钧在纽约》和我在1985年11月9日、19日民革《团结报》上发表的近四千字的长篇通讯《乡思缕缕情悠悠——老外交家顾维钧在纽约近事》之后,想到有些细节的描绘,象是作者采访过顾维钧本人,因此猜测我是否去过美国。 1985年10月,《文汇报》驻美记者张治平同志为纪念联合国成立40周年而写的纽约通讯中说,他曾多  相似文献   

20.
SarahEasley是纽约著名奢侈品百货公司的合伙人,她喜欢将奢侈品比喻成为一个苹果:“如果你已经尝过了这个‘苹果’的滋味,再想不吃它恐怕就异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