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配制500毫升30%的硫酸溶液(比重为1.22/克毫升)需要98%的浓硫酸(比重为1.84克/毫升)和水各多少毫升? 这道题有部分同学及少数教师的解法如下: 所需的浓硫酸毫升数例:配制500毫升30%的硫酸溶液(比重为1.22/克毫升)需要98%的浓硫酸(比重为1.84克/毫升)和水各多少毫升? 这道题有部分同学及少数教师的解法如下: 所需的浓硫酸毫升数=(500毫升×1.22克/毫升×30%)/(8.4 克/毫升×98%)=101.7毫升。 所需水的毫升数=500毫升-101.7毫升=398.3毫升。 上述水的体积的解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解法应为: 所需水的毫升数=(水的质量)/(水的密度)=500毫升×1.22克/毫升-101.7毫升×1.84克/毫升 1克/毫升=422.9毫升。 错误的原因,是对两种分子结构相差较大的液体互溶后总体积减少没有理解。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分子与分子之间都是有间隔的,而不同物质分子间间隔的大小也不完全一样。分子结构相差较大的物质混溶后,一种物质的部分分子钻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的间隙中去,这样,总体积自然就减小了。就象一斗芝麻与一斗大豆混和均匀总体积不等于两斗一样。许多物质与水互溶,由于产生缔合、或形成水合分子(水合离子),使分子间间隔缩小而引起总体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扬中县八桥中学陈道生指出在国际单位制(SI)的基础上,我国于1984年2月27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在全国施行,其中并规定了摩尔质量用“M”符号表示: 例M(H_2SO_4)=98g/mol即表示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克每摩尔,更替了过去习惯沿用的GM表示摩尔质量(克分子量)的符号。 但在目前高一化学课本“摩尔浓度”这一节中仍指出:摩尔浓度通常用M表示,致使不少的化学教师和部分省、市出版的化学书籍中都用“M”这个符号来表示“摩尔浓度”。例如:把171克蔗糖溶解在适量水里配成1升溶液,求  相似文献   

3.
下面通过几个例题的分析,着重点拨思路,掌握热学部分的分析方法,以提高思维能力。 [例1]已知汞的摩尔质量M=200.5×10~(-3)千克/摩,汞的密度ρ=1.36×10~4千克/米~3,求: (1)一个汞原子的质量; (2)汞的摩尔体积; (3)估算每个汞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 分析思路:阿伏伽德罗常数N是联系宏观量(如质量、体积等)和微观量(如一个原于的质量、体积)的桥梁,因此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搞清N的意义。找出所求量与N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某物质如果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6.02 ×10~(23))个微粒,这种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这种微粒,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和电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 摩尔的碳原子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1 摩尔的水分子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1 摩尔的SO_4~(2-)离子含有6.02×1O~(23)个SO_4~(2-)离子;  相似文献   

5.
一、考查pH值范围例 1 完全中和a克硫酸需要b克氢氧化钠 ,若改用b克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和a克硫酸时 ,反应后溶液的pH值 (   )。(A) >7  (B) =7  (C) <7  (D)无法确定( 98年天津市中考题 )解析 当pH值 =7,溶液为中性 ;当pH值 >7,溶液为碱性 ;当pH值 <7,溶液为酸性。由反应 :H2 SO4 2NaOH =Na2 SO4 2H2 O  98  80 a b克可得 :a =98b/ 80克若改用KOH ,设中和b克KOH需H2 SO4的质量为x。则2KOH H2 SO4=K2 SO4 2H2 O112  98 b克 xx=98b/ 112克因为 98b/ 80 >98b/…  相似文献   

6.
一、重要知识点1.定义阿佛加德罗常数为什么用12克碳-12作基准?由于原子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采用12克这个数值,能够把摩尔质量和元素的原子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6/12倍,又1摩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所以1摩氧原子质量是1摩C原子质量的16/12倍,即12克×16/12=16克,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号码(可能不止一个)填入括弧内 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中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 ) (1)1克当量硫酸(2)1摩尔水 (3)10~(25)个 SO_2分子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这样的:把正常数A拆分为两个非负数a,b之和,在不同的拆法中:(1)积ab的大小关系如何?(2)n次方和a~n b~n(n>0(n>0)的大小关系又如何?首先,由不等式ab≤((a b)/2)~2(a,b∈R_ )知,当A拆为a=A/2,b=A/2时,积ab有最大值(A/2)~2。但在a≠b的拆法中,积的大小尚不明了。考察10 0=1 9=2 8=3 7=4 6=5 5。其积有10×0<1×9<2×8<3×7<4×6<5×5,猜想把正数A拆成x和A-x时,“两数越接近积越大,两数相差越悬殊  相似文献   

9.
题目:将5M的氨水与2M的磷酸溶液各50毫升混和反应,问能生成(NH_4)_3PO_4多少克? 甲解:已知:NH_3=5×0.05=0.25(摩尔) H_3PO_4=2×0.05=0.1(摩尔) 设0.25摩尔NH_3完全反应,需要x摩尔H_3PO_4。混和反应后可生成(NH_4)_3PO_4y克。 3NH_3+H_3PO_4=(NH_4)_3PO_4 3摩尔 1摩尔 149克 0.25摩尔 x摩尔 y克 x=0.25×1/3=0.083(摩尔)<0.1摩尔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球的电势有多高?曾有资料介绍,世界公认的数据有以下几个: 1.地面带有负电荷-5.0×10~5库; 2.地面平均电场强度为-120伏/米; 3.地球本身的电势(即地面电势)为-3.0×10~5伏。 我们不难对上述数据1和2进行估算:地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约为-8.9×10~(10)库/米~2,因此地球表面所带电量 Q=4πR~2σ_面=4×3.14×(6.37×10~6)~2×(-8.9×10~(-10))=-4.5×10~5库。  相似文献   

11.
分割正方形     
下面是一道很好的竞赛题:将一个正方形剪成 n 个正方形.图1表明 n 可以等于4.n 还可以等于哪些数?(你知道多少就写多少)n 可以等于哪些数呢?一开始,可能想到 n=2~2=4,n=3~2=9,n=4~2=16,…(如图1、2、3)  相似文献   

12.
朱卫 《初中生必读》2009,(Z2):60-61
原子是非常小的微粒,但它有一定的质量.用现代精密的仪器可测算出:.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提出:一次观课引发的思考[例]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的教学出示问题情境:每块油菜花田是1公顷,2块是多少公顷?生:2×1=2(公顷),就是求2个1公顷是多少。师:1/2块呢?生:1×1/2=1/2(公顷),就是求1公顷的1/2是多少。师(纠正):也就是求1/2个1公顷是多少。师:每块油菜花田是1/2公顷,1/2块是多少公顷?生:1/2×1/2+1/4(公顷),就是求1/2公顷的1/2是多少。师(再纠正):  相似文献   

14.
例1 甲数是5,比乙数少3,求乙数是多少?错误解法:5-3=2.例2 甲数是5,相当于乙数的1.25倍,求乙数是多少?错误解法:5×1.25=7.25.例3 某工厂本月烧煤1000吨,比上月节约1/5,上月烧煤多少吨?错误解法:1000×(1-1/5)=1000×4/5=800(吨).剖析:以上三题均由于学生对“标准数”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解这些题时,找错了标准数,而形成错误.对策:正确认识标准数是解答这  相似文献   

15.
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结构变化多样。为了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整体应变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抓好应用题的思路训练。一、抓好起点训练1.关于分数乘法意识的引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出发点,它是由“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延伸发展而来的。因此训练中要运用类比推理等手段,积极组织知识的正迁移,可对比引进。如:(1)10只鸡是4只鸭的几倍?摇摇摇10÷4=212(2)2只鸭是4只鸡的几分之几?摇摇摇2÷4=12由乘除法关系得:4×212=10摇摇摇摇4×12=2意义:4的212倍是多少?4的12是多少?概…  相似文献   

16.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7,(6):I0002-I0002
一、直接写得数。600×4=630-70=80÷20=0×130=121÷11=98×20=600×3=84÷6=350÷50=72÷12=13×50=54 38=720÷90=25×8=400 350=二、填空。1.①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②28平方千米=()公顷③500毫米=()分米④3千克=()克⑤6000平方分米=()平方米⑥112时=()分2.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①大楼高30()②轮船载重30()③小红身高140()④轮船每小时行30()3.下列括号内最大能填多少?①60×()<258②46×()<217③()×24<100④()×53<3024.在○里填上“>”、“<”或“=”。①300厘米○3米②800克○8千克③小红买了20个本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占总数的(…  相似文献   

17.
1如何估算分子之间的距离?例如,假设水分子之间是紧密排列着的,试估算1cm长度上排列有多少个水分子?两相邻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多大?答:我们知道,1mol水具有的分子个数是NA=6.02×1023mol-1,1mol水的体积为:V=10×.011083m3=1.8×10-5m3。平均每个水分子占有的体积为:V1=NVA=1.8×10-56.02×1023m3=2.99×10-29m3把水分看成是球体,两相邻分子之间的距离(l)就是水分子的直径(D),因而有:l=D=36Vπ1=3.8×10-10m在1cm的长度上排列的水分子数为:n=31.8××1100--210=2.6×107注:若把水分子近似看成是立方体,计算分子之间的距离时较方便,求得…  相似文献   

18.
例: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问两数各是多少?解法一:可把问题转换为分数应用题,用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求解。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大数缩小了十倍。若大数为1,小数是大数的1/10,两数之和可表示为:1 1/10=11/10。问题可转化为:一个数,再加上它的1/10,和为2197.8,问两数各是多少?也可转化为:一个数的11/10是2197.8,问两数各是多少?这时,可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个法则来求解。即:2197.8÷11/10=2197.8×10/11=1998(大数)1998×1/10=199.8(小数)解法二:按比例分配法求解。设…  相似文献   

19.
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在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量有着严格的关系,这是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因此,计算前必须检查方程式是否完全正确。如果方程式写错了,计算就没有意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一般可分为重量和重量的计算,重量和体积的计算,体积和体积的计算三个方面。下面结合课本的习题,谈谈有关重量和重量方面的计算问题。 1.有关反应物是过量的计算 例一:在含硫酸147克的硫酸溶液中,加进100克氢氧化钠,问这时生成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什么颜色?如何才能使以上中和反应到达终点?(课本P100,习题6改编) 解:设100克氢氧化钠可以跟x克硫酸起反应 H_2SO_4+2NaOH=Na_2SO_4+2H_2O 98 2×40 x克 100 克 ∴98:80:=2:100 x=(98×100)/80=122.5(克) 现100克NaOH只能跟122.5克H_2SO_4完全作用。但题目给出H_2SO_4,的量是147克,显然H_2SO_4的量多了141-122.5=24.5(克),即还有24.5克H_2SO_4未起反应,故这时生成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教学,不是就题论题,而是通过“同构异形”、“同构异素”的变化,突出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能力的目的。以两步计算应用题为例,说明如下:编题——采用“异形”反映“同构”教师出示四个相关联的数量:面粉5包,每包8千克;大米24千克;面粉和大米一共64千克。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4个数量,对照下面的4个式子,分别编出应用题并解答。(1)8×5 24=□(3)8×□ 24=64(2)□×5 24=64(4)8×5 □=64(1)食堂有面粉5包,每包8千克,有大米24千克,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