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及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品同具有无形性特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财产属性,同时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其专有性、时间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法律属性存在冲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应以公法为主导,并辅之以私法保护,构建上位法与下位法密切衔接,一般法与专门法相互关联,公法与私法相互配合的系统、完善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以经济法的出现为标志产生了"社会法",从而打破了法律体系中仅作公法和私法划分的传统.本文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原因和构成要素三个方面对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务院总理朱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气象法〈草案〉>,决定将这一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气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论文厘清了个人信息的内涵及其双重法律权利属性,然后结合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讨论了公法、私法二元法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章程作为一所大学设立的重要制度依据,不仅是大学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高校自治以及大学法人治理的重要途径。目前,学界对大学章程法律属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大学章程法律属性的认知存在多种看法,这就使大学章程在高校治理体制上容易产生缺位与错位的现象。在对学术界关于大学章程法律属性梳理、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几种主要学术观点进行评析,进而提出我国大学章程的法律属性是自治性公法,从而对大学章程的法律属性予以明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变化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直接关系到公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科技普及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对气象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我国政府和气象主管部门应该在《气象法》、《科普法》等有关发展气象科普精神的指导下,建立起从经费、机构,到规划实施的气象科普人才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变化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直接关系到公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科技普及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对气象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我国政府和气象主管部门应该在《气象法》、《科普法》等有关发展气象科普精神的指导下,建立起从经费、机构,到规划实施的气象科普人才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人体基因资源保护的相关立法来看,主要缺陷包括对人体基因法律属性定位不明确、缺乏足够调整规范和具体保护范围等。在明确人体基因兼具人格和财产这一复合属性的基础上,从私法和公法的双重角度思考构建我国人体基因资源的立法保护模式。私法保护主要通过人体基因权利体系的建构与权利损害救济机制的设置来加以实现;公法保护则采用国家公权力的主动干预模式,通过防止人体基因资源过度开发以及基因技术对人体基因资源的滥用来实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是否是一部独立的部门法,至今尚无定论。笔者认为经济法是一门公私属性兼有,在量上以公法属性为主,在价值定位上公法属性服从和服务于私法属性,从而有别于民法以私法为其属性和行政法以公法为其属性的部门法。  相似文献   

10.
法律体系对一国的法制及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科学地构建法律体系,关系到我国法制体系的完善程度,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及基本制度的根本价值取向。从法律体系的部门法体系含义入手,可以分析出当前法律体系即部门法体系划分标准的缺陷,希望建立一种符合社会需要的、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二元结构,同时,以法律的调整方法又可以具体地将国内法细化为公法、私法及社会法的法律体系框架,以期更好地为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法律是定分止争、防止无序的重要手段,所以秩序成为法的基本价值.通过分析公法与秩序的内在机理出发,着重围绕"公共权利--公民权利"这一核心公法主线,从公法层面分析了公法对秩序的维护;以及在当前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背景中公法对秩序维护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要正确地处理好公法与秩序的关系,通过完善公法来更好地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使,以此在社会中形成安定有序的秩序与和谐的状态,促进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相邻关系是相邻近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利用人之间,一方所有人或利用人的支配力与他方的排他力冲突时,为调和其冲突以谋共同利益,而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我国目前私法对新型相邻关系调整的不足,从公法的角度思考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试图构建公法相邻关系调整体系,以期建立起私法相邻关系法的"抑制型"保护与公法相邻关系法的"预防型"保护互补机制,以弥补传统私法在调整相邻关系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很长一段时间来,我国法学界不承认在我国法律规范体系中有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过多强调民事关系的国家意志性,忽视对公司和法人意志的尊重。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我们不得不修正原有的观点,承认公法与私法的。本主要从民法的平等、自愿、公平等基本原则的角度来讨论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相似文献   

14.
社会法作为寓于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的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第三法域,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作为经济领域法律社会化现象的经济法。因而,一方面,经济法具有广义社会法的基本属性;另一方面,经济法与狭义社会法之间,各自所对应的国家干预在范围、宗旨和手段上都不尽相同,但在经济与社会趋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需要完善其功能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并未对见义勇为作出明确的界定。就法律层面而言,见义勇为是指无作为义务的自然人,为了非己利益,而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实施积极救助行为。法律应当对见义勇为的属性予以区分。见义勇为者为他人权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私法行为;见义勇为者为国家、集体利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公法行为。由是观之,见义勇为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结合中国国情,见义勇为立法当定位于社会优抚,此乃其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商法公法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客观事实,其主要表征为:商法中掺入了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规范,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使商法自身具有了某些公法性的特征。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体系中。毋庸讳言,民商事法律仍应居于主导和中心的位置,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仍然是平等主体问的自由竞争经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商法和经济行政法是二种性质不同的部门法,前者归属私法体系。后者归属公法体系。商法公法化并不意味着“商法已经属于公法”,而只是在商事法律、法规中掺入一些公法规范,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一定程度的干预。但商法本质上仍然属于私法范畴。受私法原则和精神所支配。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并未对见义勇为作出明确的界定。就法律层面而言。见义勇为是指无作为义务的自然人,为了非己利益,而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实施积极救助行为。法律应当对见义勇为的属性予以区分。见义勇为者为他人权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私法行为;见义勇为者为国家、集体利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公法行为。由是观之,见义勇为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结合中国国情,见义勇为立法当定位于社会优抚,此乃其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但由于不作为在结构上与作为有较大差异,使得对其行为性历来争论不休.对不作为行为性的研究应在具体的犯罪构成体系之中进行,而不应当脱离具体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抽象的探讨.必须采取一种综合的解释方法,从行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三方面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9.
版权登记是我国版权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实践中著作权登记量逐年攀升,但目前学术界对于版权登记行为的性质这一基本问题依然存在争议——主要有兼具私法和公法的双重性质、行政确认两种观点。两种观点没有区分登记行为与原因行为,对版权登记也并未作类型化的讨论,因而不能成立。以法效果为分类标准,版权登记行为可分为生效登记、对抗登记、初步证明登记,三者都属于准法律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姚荣 《江苏高教》2021,(7):38-49
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形式,高等教育认证的法律规制,已经成为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两大法系高等教育法律研究与实务的前沿议题.在德国,高等教育认证被纳入公法规制的框架与体系之中.作为基本权利的干预方式,高等教育认证是否对学术自由基本权利构成侵害,是否违反法律保留原则与比例原则等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构成德国高等教育认证合宪性与合法性审查的焦点议题.在美国,认证机构具有私人协会的法律地位.长期以来,法院以适度限制的眼光对待认证机构.然而,随着作用于联邦政府、认证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关系的法律的动态演变,适用于认证机构的"私标签"正变得越来越过时,认证机构作为"政府行为者"这一新兴概念引起了宪法方面的讨论.尽管,德国与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的法律规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逻辑起点和传统.但是,二者均旨在促进学术自由与公共利益的整合,也都强调对高等教育认证中所特有的公权力进行限制.对于中国而言,以专业认证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认证具有鲜明的"公行政"色彩.应通过高等教育认证的公法规制,倒逼高等教育认证体系的变革与调适,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走向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