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永富 《知识窗》2013,(15):58-58
中国春秋时期.周礼是人们信奉的道德规范.是人们依存的精神支柱.也可以看做是儒家理论思想的源头.它维系着亲情、君臣等各种关系。可以说.正是这种对忠信礼义的重视.才有了后来先轸元帅为唾君这一失礼行为而一心求死的报国壮举。这当中,报答恩情更是君子们看重的基本道德.可是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心晓大义的人.却对自己的救命恩人没有一点感激之心.  相似文献   

2.
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到现在的"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可以看出,从古至今,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一直是人们推崇的.  相似文献   

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人对美的认识是有共同性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则明确地指出,人对美的认识是有差别的.一个科学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感受到的科学之美,与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美,是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的;而不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所感悟到的科学之美,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在数学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里,人们比较容易体验到科学之美.而在一些工程科学或应用性较强的领域里,科学之美的展现似乎要少一些,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也比较少.本文希望就工程科学的美,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救国难.<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本文主要总结其语言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5.
认识自己     
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坡上,有一个驰名整个古希腊世界的戴尔波伊神托所.这是一组石造建筑物,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就在这个神托所的入口处,文献上说人们可以看到刻在石头上的两个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爱引用这句格言教育别人,因此后世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这是他讲的话.……  相似文献   

6.
在伪科学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子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南郭先生假充吹芋能手混在宫廷乐队里蒙混别人,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有人以假乱真的一个最早的典型故事。在科学发展史上,曾有“天圆地方之说”。事实证明,说地球是方的是不对的,说地球是圆的是对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相似文献   

7.
冯宪 《科学生活》2023,(12):14-16
<正>《辞海》记载,“得体”一词是由我国春秋时期《礼记·仲尼燕居》一文中“官得其体”这句话演变而来。“官得其体”原来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做官(或有学问)的人说话办事应当符合自己的身份,言谈举止要规范、体面”。后人由此引申出“得体”一词,是指人们在言谈举止方面要得当,要恰如其分。在有条件讲究精致化生活的今天,“得体”一词在穿衣打扮上使用的频率也高了起来,这说明着装的“得体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自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100多年前,铝合金得到使用;50多年前又开始了钛合金的应用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能将它与我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便是本文主人公王高潮教授的毕生追求。  相似文献   

9.
蚁国传奇     
当初,槐国的蚁们以为这棵槐树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有一只名叫一的蚁研究出一种横向测量仪,可以测量出树干的精确粗细.他发现,在距槐国1万蚁里的地方,有一棵树比这槐树要大5倍多,结果被蚁王处死了.王族需要蚁心归顺,需要蚁们以槐为尊以槐为大以槐为荣.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名叫子贡,他为官得势之时,曾培养提拔过很多人.后来他得罪了魏文侯,却没有人出面替他求情,只好独自跑到北方去了.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与战争     
<正>提起战争,人们很自然地想起那些驰骋沙场的骁将。可你是否知道,战争也与其他事物息息相关。历史上众多的军事家中,有许多人都酷爱并精通音乐。如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擅长作曲;战国时期秦国大将刘越石好“胡乐”;三国著名武将吕布爱好弹筝,周瑜是审音的权威,诸葛亮善操  相似文献   

12.
聂涛 《科教文汇》2009,(35):242-243
礼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和礼乐文化有联系的人物,谈论较多的是周公和孔子。本文发掘了春秋时期另一位对礼乐精神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季札。文中认为礼乐的精神就是"和",具体落实到"德"的教化。季札通过他的诗论和乐论,精确把握住了礼乐的"和"的本质,并通过人生修养将其落实到"德",成为了一个彬彬君子,而这些思想还被孔子所继承和发展,从而对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俗学虽然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却与语文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以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讲解内容的,而民间风俗习惯,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是可以而且应该互相沟通的.但可惜的是,这二者间的关系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表现在教学上,两者相互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把民俗学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目前这方面的教学现状,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成就和数据加以佐证.这归功于改革开放,也是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当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自从提出"钱学森之问",人们更进一步反思不足.其实,除"钱学森之问"外,还有"周光召一问",即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做出多少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5.
祝新福 《知识窗》2006,(7):13-13
"染指"一词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春秋时期,有一次郑国大夫子家与子公一同去晋见郑灵公.等待接见的时候,子公的食指突然轻轻颤动起来.于是,子公将手指伸出来给子家看,并且笑着说:"这可是个好兆头呀!"子家连忙问道:"这能预示着什么呢!""我有过这样的体验,以往食指一颤动就有口福,总能尝到好吃的东西,"子公得意地晃着脑袋说,"我估计今天也不会例外!"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对电和磁的认识,总认为它们具有相似性。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磁铁则有N极和S极;磁极未能发现它们可以单独存在,而正负电荷却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但构成电荷有没有基元电荷呢?这是人们长期以来颇费思索的问题。电子与正电子很早以前,人们就利用摩擦起电获得正电荷和负电荷。但是对于电荷  相似文献   

17.
王铭珍 《百科知识》2009,(22):59-60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关于这个典故有两种解释:一说足春秋时期,宋国城门失火,为了救火,人们从护城河(古人也称之为“池”)中取水,结果池中的水被汲干,鱼皆枯死。另一说是,宋国有位叫池仲鱼的人,在城下修建了他的住宅,因为离城门太近,有一次,城门失火,延及其屋,池仲鱼不幸被烧死。  相似文献   

18.
杜月凌 《科学生活》2013,(11):20-20
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2%,即全国约有l.3亿高血压患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数字将逐年攀升,2012年上海老年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已高达6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严重的致病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出现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退等并发症。因此,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地控制血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案例法在专业教育中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这一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在这100多年的实践中,人们在运用案例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不仅帮助学生解决课堂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材料为基础课程提供了有用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正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性格内向,不喜爱社交,却喜欢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鼓捣电脑,他们不爱言情剧,却超级迷恋日本动漫和好莱坞科幻大片,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对这一类人归类,现在,你可以称他们为极客。极客是谁?极客这一词在历史上可不是什么好词。极客(Geek),这一词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语中的Gecken,指的是在马戏团中表演怪诞节目的奇人们,这些奇人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