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植被茂密,生物种类众多,拥有丰富的饮食资源。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中的野生动植物遗存种类进行描述,以及在饮食结构中的作用分析,阐明广西古人类已经能够利用各种食物来源,形成以狩猎、捕捞和采集为主的生活与饮食模式。  相似文献   

2.
烹食(烹饪和饮食)词汇在汉语词汇宝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词大都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化意义。由于比喻和人们丰富的联想,使得烹食过程中的器具(锅碗瓢盆)、材料(菜米油盐)、方法(烹炒吃喝)等可根据形貌、性状和用途等引申出“大锅饭”“、豆腐渣”“、捞油水”“、炒鱿鱼”等具有文化意义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3.
安庆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全区。黄龙遗址的发现及曲折的发掘过程,为安庆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工作的蓬勃开展起了鸣锣开道的作用,接着又相继发现了震动考古界的薛家岗文化遗址以及其他五百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些考古发掘成果,填补了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一个空白,在长江流域的区域文化考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运用NLTK等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含“炊”“烹”的语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炊”“烹”经历了由词发展为不成词语素的历程;含“炊”的词语词汇化的时间要早于“烹”,二者大致在明清两朝以构词语素的形式大量出现;“炊”的词性由动词逐渐变为形容词性,而“烹”的词性仍以动词为主;“炊”的词频、词义数量以及搭配对象的范围均小于“烹”。  相似文献   

5.
浐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地关系特征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安浐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群的考古资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归类和研究,确定了表述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地关系的特征因素.用特征因素表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地关系,建立了遗址人地关系的计算机交互系统,关联分析了遗址特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广西钦州作为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产和别具一格的饮食特点。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古迹和遗址的探究、当地文化的分析等方式,对其饮食文化发展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以期解释清楚现今钦州地区丰富多彩、多民族性和多地域性的饮食文化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材料,探讨新石器时代的饮食结构、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指明它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8.
广西客家群体庞大,是中国第四大客家人聚居区。当前对于广西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的制作方式,食品形成的来源、传说、记录,菜品中的禁忌文化和菜品中的寓意解释方面,未能更深入地揭示这些饮食文化背后的深层影响因素。通过对广西客家饮食中的典型食品特征的研究,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意识观念,挖掘客家饮食文化中的深层含义,使其制作方式的特点与文化的深层关系能够得到有机对接。  相似文献   

9.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考古学家陈文华先生在《农业考古》一书中介绍说,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出土过狗的骨骼或陶狗。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塑小狗和山东省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狗形鬶,造型更是生动逼真,使我们得以了解新石器时代狗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职西烹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英语知识储备匮乏,西餐文化意识淡薄,行业服务技能生疏等问题。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鼎、镬、鬲、釜、甗等都是古代的烹饪器具,它们的形制、用途不尽相同,存在时期也不一样。古代烹饪所使用的器具,跟烹调技术、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同时也与灶火火力的运用有关。通过这些烹饪器具以及记录它们的文字,可以看出古代烹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潮汕地区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饮食风味。其烹饪原料丰富,表现在水产类原料丰富,蔬菜瓜果种类多样,调料品种繁多。粿文化、粥文化以及工夫茶文化,彰显当地的饮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已经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7个,其中,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9 000—8 500B.P.)、兴隆洼文化(8 200—7 200B.P.)、富河文化(7 200—7 000B.P.)、赵宝沟文化(7 000—6 400B.P.):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红山文化(6 500—5 000B.P.)、小河沿文化(5 000—4 000B.P.);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夏家店下层文化(4 000—3 500B.P.)。从西辽河流域文明进程看,距今5 500—5 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迈入高级文明社会,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曾是解释烹饪属性的经典论断,但烹饪学本质上属于自然和技术科学,烹饪文化是饮食文化部分内容的体现。饮食文化学术研究应"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处理好继承与吸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需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烹饪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和教材建设不完善两方面的问题。应依托食品学科基础研究,围绕烹饪文化研究、烹饪工艺研究、烹饪营养研究三个方向进行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时代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相比较,认为通江擂鼓寨遗址和巴中月亮岩遗址受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影响较大,绵阳边堆山遗址受宝墩文化影响较大,广元张家坡遗址、邓家坪遗址则受到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在川东北地区的分布大致以嘉陵江为界。  相似文献   

17.
广西饮食文化是西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区域的饮食文化缺乏系统的挖掘与整理。但事实上,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自古至今的食源、食性、食涵、食俗、食风等所有饮食文化事象,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影响都是亘古遂深和日久旷远的。从史上该地域文化圈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古医食、文化学著等方面入手,首次探究了广西唐至五代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区域面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石器时代,凡是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而人们的食物又以谷物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文化,其制陶业都比较发达.其中彩陶在制陶业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分量.而彩陶艺术,不仅是关乎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了解中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从中探析原始先民们头脑深处复杂观念和想象的一种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从烹饪方法、美食评判标准、民族心态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方饮食的不同及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