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西方认识论中,“文本理解”被视作是人对文本意义的诠释,是指文本意图与作者意图的视域整合,是在问答逻辑中所形成的交往互惠和重叠共识;而在存在论意义上,“文本理解”则被视作对人的本质的基本规定,理解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更是对人的存在的自我理解,其根本旨趣在于揭示人的自我生成性本质。  相似文献   

2.
思维创新已成为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传统的认识论与思维科学的一个共同缺陷就在于没有把二者深度结合起来。主体的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具有多层次、多环节活动内容。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本质与核心在于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主体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动力机制和内在尺度。研究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不系统深入地研究思维创新。把思维创新置入认识论视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对于深化认识活动的能动性研究、内在机制研究和拓展认识论研究的深度领域,都具有深远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主观主义文本意义观和客观主义文本意义观的不同特点,从新的视角解读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的关系,认为文本意义的理解应该由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的合力形成。提出了以文本为首要依据,充分考虑作者、读者因素等理解文本意义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事实和意义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对象,二者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对于事实要以认知的方式去把握,对于意义要以理解的方式去揭示。认知事实和理解意义有很大的区别,不应将两种认识方式混同起来。近代认识论对认知方式有深入的研究,但对理解方式有所忽略。现代认识论把注意力转向意义理解问题,为认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5.
6.
在科学发展史上 ,思想实验历来为众多杰出的科学家所采用。思想实验是指科学认识主体运用创造性思维 ,在思想中用主观设计的实验对象代替现实的客体 ,并对之进行操作、观察、分析 ,以期获得某种规律性认识的过程。思想实验具有思想性、实践性、创造性三大特征。思想实验由于其思维、实在的双重性质 ,具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基础两方面的优势 ,从而成为科学认识发生、形成和深化的一条便捷而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历史认识论考实层面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文本的存在亦非历史的存在。任何种类的文本历史均是主体化的历史。就考实层面而言,历史认识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如何使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契合;从方法论的视点看,恢复历史之真实际上是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诠释一词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所指涉的乃是关于文本的理解等问题。然而,对于"诠释究竟是否意在还原作者本意?"这一问题历来却聚讼纷纭。如果从文本、诠释与意义的逻辑关系此一进路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诠释活动并非是以还原作者本意为目的,而是不同的诠释者在面临其所涉境遇时,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启文本意蕴的过程。这种开启的过程既是丰富文本本身的过程,也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们一直认为,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是如何不断发展的,其真正动力到底来自何处,本文试从认识的主客体关系出发,探寻价值关系和价值认识的实际内涵,认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认识才是推动认识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小说文本意义的实现取决于虚构事物自身的完整性,而不像古典时代的,小说意义倾向外在于文本之外的现实。小说的文本意义系统,是各个意义成分复杂搭配的结果,这意味着一部小说的虚构性意义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在文本系统内,各种意义符号和成分密集在一个结构上,不能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成分,否则就毁坏了文本意义。同样的意义成分可以在不同的小说中发挥不同的意义构成作用。在文本的组织作用下,一部叙事作品多种多样的意义结合层次和可能,抵销了意义本身构成的复杂性。一种现存的意义从来不存在于虚构文本中,虚构小说作为一种符号,我们不能从中得出任何严格、固定、实在的含义,通常意义符号出现于其中的小说虚构情境,帮助我们决定意义符号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小说本文的原初意义与衍生意义由于具有共同的形式特征、享有共同的文本而获得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间的转换和比较有据可依,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文本意义结构及跨语重构。研究表明,文本意义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结构,由作者主体建构系统、语言系统和读者主体建构系统三个维度构成,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意义结构相似度越高,翻译质量越高。文本意义结构模型分析为文本意义的跨语重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文字聊天和视频会议等实时交流工具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流的机会。中日两国大学生的文字聊天记录和视频录像证实文字聊天和视频会议均能促进外语学习者进行语意协商,从而修正语言错误,提升文化意识。相对于视频会议,文字聊天能更有效促进词汇学习。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对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通过排斥而确立意义的做法甚为不满,因为这种根源于二元认识论中主客体对立的意义生产构成了女人和其他少数族裔被边缘化的基础。所以女性主义建构了一种基于“神圣”的主客体融合的意义模式。这种模式如今得到了虚拟认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评价理论由J.R.Martin创立,关注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涉及情感的强度和价值溯源、说服读者的方法。评价作为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态度意义。要实现语篇中态度的传达,先要“自下而上”判断态度再现的“忠实”性;同时要通过“自上而下”审视评价基调的角度来看原文与译文文本类型是否一致,以及在语域层面上是否做到了“忠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写作活动同时看成是一种认识活动,拟运用认识论对新闻评论写作的三个步骤(选题、立意、论证)加以解析,从而找出这三个步骤在认识上具有的特质,并进而分析新闻评论的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16.
梳理诠释学意义上的对文本的理解,考察文本意义生成的基本因素,是界定文学批评任务的首要环节。文本的意义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来源于前文本因素的作用,是读者对文本的价值评估和对作者意图的揣摩、意会;第二层面来源于文本同步因素与后文本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读者对文本的时代背景的理解与认知,对自己的审美感受与知识结构的联想、调整甚至于改变,以及向他人所作的解释性的描述;第三层面来源于后文本因素,是读者在一定的提示和启发之下产生的创造性联想。由此,批评的任务也可界定在考辨性批评、诠释性批评、创造性批评三个基本层面上。  相似文献   

17.
译者与文本的关系一直是翻译界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译者与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文本意义不是单一的,其意义的实现是两个层面上意义的实现:文本的语言意义和人文意义。好的译文是两者之间的张力维持一种基本平衡状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体系中,文本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受海德格尔存在论观念的影响,伽氏认定,文本是被理解的给定之物,并把文学文本看作是“最高程度上的文本”。总体上看,伽达默尔文本观的主要贡献在于,依托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支点,将语言关注指向了文本,使语言之思得以具体化,文本也因此走向本体论的视域和存在之途,从而确立了文本和阐释的互参共存格局,获得了文本意义的方向性和无限性的统一。这些努力,不仅有力地影响了接受美学的生成,而且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和绝对相对主义偏向。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讨论语境对语篇的制约功能。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系统功能语法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语境支配言语活动并决定意义的选择。语境对语篇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语境制约语篇的类型。二、语境制约语篇意义的选择。语境的这种制约功能是通过语义结构 (semioticstructure)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剧本是特别具有寓意同时又是反寓意的。历史剧影射现实是其寓意的存在,但历史本还有反寓意特性,它除了指涉现实之外,还保持着独立的艺术个性。中国当代历史剧本的寓意具有特殊性,它对现实是否定的情势,但有时缺乏反寓意的特点,而且被观众具体化之后,很容易产生政治性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