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希腊的密特伦神庙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黄坤坊在欧洲,档案事业起源于古代的希腊。早在公元前约2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希腊的南部地区就有了线形文字,克里特岛上就建造了米诺斯王宫档案馆。可惜,线形文字和米诺斯的档案事业全都中断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  相似文献   

2.
结束并不意味着报纸消亡只是一种物质形式的转换我们思考的是: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媒体。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在一定阶段,由最先进技术推动、支撑下的媒体形式。1.历史上的新媒体。报纸(书刊):公元前11世纪,中国出现了书籍;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出现了纸书;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书籍印刷与传播创造了条件;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报纸新媒体产生。直到  相似文献   

3.
话说印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以签字为依据,我国以盖章为凭证.我国印记见诸记载始于公元前544年,实际上铜印记早在公元前5世纪即已出现,封印的做法还要早.商代青铜器(公元前13~前11世纪)已有类似印模之物,以印铸铭文字形的痕迹,最著名的当属秦始皇(公元前221年~210年在位)之玺,据说曾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8世纪:在酒壶上发现最古老的希腊字母写的铭文。公元前141年:中国出土最早的纸(陕西)。公元前66年:阿特库斯在罗马创办抄本出版社。公元前59年:创办凯撒每日新闻公报(《Actadiurna》)。公元前58年:瓦罗斯编写的罗马第一部载有700名希腊和罗马著名人物画像的插图书问世。公元85年:罗马出现根据笔记整理成册的兽  相似文献   

5.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化的发祥地,早在100万年以前。“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距今约6000年前,临潼姜寨先民及西安半坡先民就在这里聚居。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就在这里建立都城丰、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铜器享誉世界,是国内各博物馆文物保管重要的工作领域。我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中国的《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发展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报业更是飞速发展,到2007年中国报纸日发行量已经达到1.07亿份。  相似文献   

8.
以石为载体的文献形式是人类最古老的文献形式之一。古埃及早在第四王朝时(约公元前2613~前2494年)即有方尖碑。公元前18世纪由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也是用楔形文字将282条有关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  相似文献   

9.
毕达格拉斯(约公元前582-公元前500) —一古代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格拉斯(Pythangoras)的父亲内萨库斯是一个富有的宝石雕刻匠和批发商,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会了在金属上雕刻花纹的手艺,但其浓厚的兴趣却在数学和音乐方面。因此,他在青年时代就到当时在天文学、数学和医学都比较发达的埃及去旅行和考察。据公元前三世纪的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的图书馆长卡利马  相似文献   

10.
最早书籍与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裕  陈静 《出版史料》2005,(1):98-112
先秦书籍大致以春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即春秋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大致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我国书籍的产生与兴起时期;后一阶段,为春秋至战国年间,大致自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书籍兴起后的发展时期。本文所说最早书籍,主要是春秋以前书籍。书籍如何产生与兴起,可从书籍内部与书籍外部两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纪实,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关于甲骨文中贞人是不是卜辞契刻人的问题时至今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契刻贞人字体不同为例,指出:甲骨文中的"贞人",就是卜问问龟的史官.而不是契刻甲骨文字的契刻者.而契刻甲骨文字还需有另外一批人.  相似文献   

12.
本书共五卷七册,是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力量编纂的一部供地震研究和地震工程使用的大型工具书。书中摘编的资料,最早上溯到公元前23世纪,最晚至  相似文献   

13.
陈钢 《历史档案》2004,(1):70-73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我国早在殷商盘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就有了设置驿站传递官府文书、设置烽火台以传递信息的记载,但近现代意义上的邮政是19世纪中叶,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才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签订《南京  相似文献   

14.
为了悲剧不再发生──兼评《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王俊法,安鸿逵我国建造桥梁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公元前13世纪,国外在公元前2000多年,巴比伦曾在幼发拉底河上建石墩木梁桥。因此,可以说人类造桥的历史可以说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久远。在这漫长的桥梁工程发展历...  相似文献   

15.
当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分别在公元前四世纪和公元五世纪消亡后,汉字便成为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人们在半坡遗址发现的6000多年前彩陶上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现代出版》2014,(3):F0004-F0004
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亚历山图书馆,曾被视为“人类文明世界的太阳”,鼎盛时期馆藏书达90万卷,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人群移动和文化交流逐步兴盛的一个时期。考古发现和比较研究表明: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出土的"中国式"铜剑,是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中国大陆东渡到韩国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吴越铸剑工匠在当地铸造的;韩国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的舶载铁器,是分别从中国大陆的燕地和齐地传入的;韩国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纪年前后的"横置式"前期瓮棺葬,是在中国大陆黄海和渤海沿岸地区瓮棺葬的影响下产生的。中韩交流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后来又经历了三次浪潮。其交流的路线,既有连接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辽东—朝鲜半岛"陆路,更有"环黄海之路"水路,即沿黄海近海北上、东进、南下的倒"U"字形海上交通路线。  相似文献   

18.
印泥演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以签字为据,我国是以盖章为凭。印章在我国是法定权力的象征,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法定职权时的重要依据。我国印记见诸记载始于公元前 544年,实际上铜印早在公元前 5世纪即已出现,封印的做法还要早。商代青铜器(公元前 13~前 11世纪)已有类似印模之物。印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按汉制是指某官之章或印,表官职高低,后来广泛应用。除日常使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然而印迹的优劣,关键又在于印泥。因此,印泥的质量好坏是相当重要的。 一、封泥  古人封缄用泥,泥上盖印,故叫印泥。明陶家仪的《辍耕录·印章…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纪实,从它被发现之初的私挖乱掘到其后的科学发掘,已出土的甲骨数量在15万片左右~①。已出土的甲骨其中绝大部分珍藏于国内的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有少部分藏在私人手中,也有部分流散到国外,成为海外遗珍。国家图书馆珍藏甲骨35651片,约占出土总数的1/4,是中国国内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公藏单位。在这35651片  相似文献   

20.
盛暑话凉扇     
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据传早在公元前26世纪就有扇子,且有“其制起于轩辕氏黄帝”之说。扇,户下从羽,可见最初的扇子是“羽扇”。相传商殷时王者用雉羽造长柄大型羽扇,作为出行仪仗饰物。在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这“仪仗扇”的生动画面。汉代以后用绢制的纨扇,在宫廷中兴盛起来,称之为“宫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