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拿破仑曾说过:"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成功的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小学生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他们能够自信地成长为有用的人何其重要。而后进生作为其中的一员,如何在班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一个有待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按期交纳党费,是党章的明文规定。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熟知和应该自觉遵守的。对待交纳党费的态度,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程度和对中国共产党感情的深浅淡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作为党组织的一员,承认党纲党章,并身体力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是忠贞不渝,毫不动摇的。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很多人怀疑共产主义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因为人们看不到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的"路"。爱因斯坦的世界政府思想倡导建立世界政府,维护世界和平;而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大同世界",二者具有世界主义眼光,都把世界和平解放与人民生活安宁作为目标。因此,将建立世界政府作为通往共产主义的过渡途径和实践之路,是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有益探索,具有积极的探索精神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常常有人以"财产是个人自由、活力和独立的基础"为借口攻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反驳了这种论调,指出作为"个人自由、活力和独立"基础的消费品个人占有制和资本的私人占有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共产主义要消灭的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制,而不是消费品的个人占有制。相反,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要重建资本公有制基础上的消费品个人占有制。在这一意义上,共产主义只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基础,而不是未来社会的全部;无论是就自然,还是就人类来说,共产主义都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一个向在人与自身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的人与人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状态的过渡。在这一意义上,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人类最近的将来能够达到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了共产主义是人的回归的自然社会形态,人的本质的实现和回归正是共产主义的完成。《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是人的社会形式,体现了真正的人的解放和自由;《手稿》中的人的实现是真正的人的生命的形式,共产主义作为真正的人的社会将体现出这种自然的符合人的本性的人的关系;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形式将最终消除人在现实资本主义中的异化状态,实现真正的人的复归。《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共产主义与人的问题作出了哲学的解答,对今天的社会发展理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我国得到完全实现,还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长期的努力奋斗。但是,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胡耀邦同志的这一论述,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就是必须弄清共产主义首先是一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但是,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往全部历史发展的结果。辩证、历史地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以资…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运动,亦称共产主义实践,是无产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缺少研究,习惯于把共产主义看做是一种社会制度。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制度,在我国得到完全的实现,还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奋斗。但是,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这是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究竟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它的历史作用何在?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以促进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是人的解放,人作为一个类得以解放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实现,这个实现要通过一个个作为个体的人的现实的创造性的实践才能得以完成。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人的现实的本质体现着人的平等。自由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创造力量,作为主体性,它的现实就是生产力;平等作为人对自身的价值追求,作为主体间性,它的现实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些矛盾得以完美解决的社会发展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意味着人的解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人一提起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便直摇头,认为这一理想离我们太遥远,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实际点好,不要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并不是英国或其他什么国家的特殊情况造成的结果,而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结论”,但是各个国家达到共产主义的道路是不尽相同的,英国人“通过实践达到这个学说”,“法国人是通过政治达到的”,“德国人则是通过哲学”。马克思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一条典型的德国人的道路,他每向科学社会主义迈进一步,都是在现实斗争的推动下通过哲学理论的思考形式,通过对哲学的批判改造取得的。马克思从哲学达到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和论证经过一个艰辛而深刻的探索过程。一、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对共产主义的初步科学认识和论证从十九世纪初到马克思从事革命理论活动时,反映并力图克服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开始盛行起来。到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词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首先是一种运动。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领导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在已经发展到建立起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包含着共产主义。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现新时期的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根据这样的认识,回顾一下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探讨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克服诸如“共产主义渺茫论”等错误思想,坚持共产主义的伟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们在宣传和解释共产主义这一目标和理想时,更多的是强调共产主义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以及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马克思在分析共产主义实现条件时,强调的不是集体财富本身的充分涌流,而是集体财富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社会财富的“源泉”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但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全面充分发展,这既是共产主义追求的目标,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基于现阶段人们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种种误解,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学说重新解读,还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A音乐是热情的凯尔特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威尔士每一个小镇都有独特的合唱团与音乐节,每一个人都可以尝尝做艺术家的滋味。我们的女房东作为合唱团一员,当然也不例外。我作为一位外国人也兴致盎然地跟着走进了当地人的合唱团。合唱团员清一色为小镇上的中老年人,他们带着孩子气的专注端坐在橡木长椅上,而指导老师、青年音乐家卡萝尔别具一格的教法让他们忍俊不禁:在歌唱前练操。现在团员们应该练声  相似文献   

15.
杨江丁 《上海教育》2008,(12):36-36
我们又走过一个儿童节,这是全世界儿童的共同节日,也是所有父母、成人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节目。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儿童组织——少先队,也在进一步思考:少先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如何更好地引领从员按照党的教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认为,对少先队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启蒙,应该是少先队组织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6.
现代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教师全尽全意为社会培养人才,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那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该以何种角色实施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呢?笔者以为,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需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一、学校管理者要具备规划员的眼光特级校长洪雨露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校长要反思昨天,要思考今天,更要奋斗明天。为学校的明天当好设计师,是校长(学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要担负起规划员的…  相似文献   

17.
试谈加强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刘晴一、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确立科学的革命人生观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确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还处于未确定时期,任何积极的、消极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他的《伟大的创举》一文盛赞了20世纪10年代末期发生在苏维埃俄国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志愿者"高举旗帜,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快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伟大的创举。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到"青年志愿者行动",近一个世纪的时空跨越,展现了人类文明和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发展、净化、升华和提高的过程,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奕奕光辉。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很有必要来一番讨论。我以为坚持共产主义教育这个方向是不能动摇的。从理论上来说,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国家必须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建设,这是不能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使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困难非常有益。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这一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理论的延伸,反映出党中央对人的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视和更加务实的态度与作风。不过,人们之所以知道什么是耻,什么是荣,是由于信仰使然,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很难形成稳定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中。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化,导致共产主义作为信仰的功能大大削弱,由此也使中国德育几乎成为无根的德育。这是德育实效性一直不高的重要原因。加强信仰教育是中国德育的迫切任务,但同时应注意防止信仰、道德对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