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2,27(6):14-16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使之适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5,30(1):18-21
故事类型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主体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故事类型的分类原则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分类原则来说,AT分类法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观范式,将浩如烟海而又零散繁杂的世界各地民间故事系统地归纳为条理简略清晰的类型索引。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类型分类又不能简单照搬AT分类法。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叙事文学故事类型编制方案原则是在吸收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从中国叙事文学的实际出发,创立中国叙事文学的故事主题类型索引。  相似文献   

3.
杜贵晨 《天中学刊》2013,28(1):24-25
宁稼雨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有开创之功,这一理论方法的提出除得益于西方理论的启发外,其本根依然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开创有打破中国文论创造方面的沉寂,为理论创新提供范例之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肯定强调文本研究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对中西方各种与文本研究相关的类型进行梳理,从中可摸索辨析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关联与启示意义,为中国叙事文化学建设寻找值得参照借鉴的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雕塑的缺失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文章从中国古代雕塑历史的经验分析,强调中国传统雕塑在当代雕塑发展中的主体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释其内涵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西方研究思维和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研究,不仅普遍存在于中国本土研究者中,海外汉学界亦比比皆是.我们将这种现象以“以西格中”命名,并点面结合、多层次地展现其普遍性的表现以及简要剖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中外两方面原因).除此之外,对此种现象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一定程度的利弊分析,并对其做出个人的反思.毫无疑问,借用西方研究思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文学,所以研究者应根据中国文学的特殊性,对西方研究思维加以修正、改变、补充以适应具体的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出现很多运用不成功的现象,究其原因,或源于研究者的个人因素,或因脱离中国文学生存的土壤。宁稼雨教授着力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可谓拓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视野的成功实践,体现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徐皓 《文教资料》2009,(3):97-9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19世纪中叶后中西文化剧烈碰撞、深刻交融的时代产物.它是一代开明的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为适应时代变化的潮流而进行的历史性抉择.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作用的评价,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等教育国际移植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的意义。在现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各国都在努力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弥补自身不足、谋求自身发展,我国也同样如此。但在这种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所学习经验对我国发展是否有益,以及移植来的经验如何在本土化、健康成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在高等教育的移植中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简单回顾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移植历史,提出应该重新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将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移植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宁稼雨借鉴西方主题学研究方法,吸收国内主题学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学的实际,首创中国叙事文化学。其理论动因一方面是出于对传统模式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力图对小说和戏曲的历史发展作出一种新的解释。随着这一理论的渐趋丰富严谨以及实践成果的积累,其对于中国小说戏曲研究的意义将会逐渐得到显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加强思想认识、教学方法改革以及主抓实践教学等方面,论述了应用文教学必须以"用"为本,自始至终都应围绕"应用"而展开,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宁稼雨教授在2005―2011年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坚持其创设初衷,与1994―2004年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以课促学、以课促研”的科教融合特色。他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以学术思想研究为切入点,聚焦科研创新,鼓励学生进行理论思辨;另一方面授人以渔,通过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的传授和对个案研究的关注,要求学生做到课上研讨和课下实践相结合,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反思和突破,从而探索新的学术之路。  相似文献   

13.
雷顾 《教师博览》2011,(7):54-55
从一开始,洋务运动就阻力重重,极不顺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政府几临灭顶之灾,但就是在这样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对应不应该仿造洋枪洋炮洋轮等"救命之举"竟仍然犹豫不决。今日看来十分"温和"的洋务运动,在发轫之时却被指为"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与今日"全盘西化"的指责一样严重),曾遇到今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反对。以现代大机器生产来造枪炮船舰,通电话电报,明明是统治者在近代要生存就不可少的措施,却遇到统治阶级中冥顽不化者以"夷夏纲常"这类传统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外语教学实践中"体演文化教学法",分析其在网络时代的具体内容,以语言课程教学为依托,阐释基于网络时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外语课程教学,包括教学环境的设定、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程序的设想、评价学习者学习效果、课外活动设计等五个环节的实施过程;探讨网络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可行性,并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笔者参加了一次全县初中语文观摩会,讲课者都是各学区(校)推荐的各类"比武课"的一等奖获得者。这些青年教师用良好的语文素养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多变的教学艺术演绎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听过之后,笔者却有更多思考。公开课,毋庸置疑是给人看的,自然追求其"好看","好看"多在形式,多在热闹。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要起源于西方,本世纪初才开始逐步被国内高校教师所接受,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我学习和管理,教师起引导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很难本土化。而新西兰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非常成熟,可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专业英语对于帮助本科生接触科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国际化的科研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认为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应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综合的科研能力。根据作者近年来实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理念,也是"中国之治"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引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显著优势的科学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是推进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其中,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的根本保证,践行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制度机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达致"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9.
吴记芝 《考试周刊》2012,(80):32-33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而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当今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和谐互动,而不是机械“填鸭”。以学生为本、和谐互动,师生之间才能情感相通、亲密无间、心理相容,进而学生才会对教师的关怀、体贴产生亲切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20.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认真实施“创境促读、以疑促读、以评促读、以写促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情有趣地读,在读中思考、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