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她是环球洲际小姐大赛中国特区赛区十佳;她是一位学习大气科学突然转到地球科学的"上天下地"的壮族女孩;她是二度援藏的"中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她放弃百万年薪,放弃舒适生活,如今她登上了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成为航母上第一位女博士军官。她的名字叫韦慧晓。美女博士,既能"上天"也能"入地"韦慧晓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毕业后,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任公司高级副总裁秘书、行政助理,成为了人人艳羡的高级白领。  相似文献   

2.
张跃 《科教文汇》2009,(11):225-225
直到今天,黛玉都被视作宝玉的"知己"。她实在拣了个便宜,误冠此美名,其实她不配!贾宝玉被作为一个伟大的"情种"歌颂了几百年。这实在是个历史的误会!实际上贾宝玉只不过徒有一段没有说出来的"心事"罢了!"又不敢告人,只好掩着。"只此而已。他"没有为‘爱的自由’主动去做些什么事……从来没有为‘木石前盟’畴划过一谋一策"。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4,(3):72-72
美国新泽西州北普莱恩菲尔德市的老人艾格尼丝·泽兰斯基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典范。她在今年1月12日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成为美国最年长的教师。美国新泽西州北普莱恩菲尔德市的老人艾格尼丝·泽兰斯基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典范。她在今年1月12日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成为美国最年长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一位有强烈悲剧意识的天才女作家,她笔下的小说充满小市民气息,写的也是些普通人的"传奇"故事。从她对日常琐事的描写表达她对女性生存境地的深切体悟,同时从她对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描写照见女性悲剧的本源,她的作品充满了一览无遗的苍凉感和浓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作为宋词大家,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她的许多作品都抒发了一种忧愁之情。纵观一生,她的忧愁之情可以分为三种:少女时的多愁善感;少妇思念丈夫的哀愁;国破家亡之后的丧国之痛、思亲之哀。李清照对"愁思"的表达,主要通过某些意象,将无形的"愁"具体化,取得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22日,在北京兰溪宾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有一位来自乌鲁木齐的美丽女人,吸引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她的年龄令人难以猜测;她的经历令人难以置信:她用自己的脸做试验,历时16年最后研制出美容秘方……  相似文献   

7.
她从事着一种新鲜的职业——每天喝着咖啡,看着尚未对外公映的影视剧,就能轻松拿到2万元以上的月薪。她有一个时尚的职业称号——"纠客",专门给刚制作完的电影电视剧"挑刺",找出其中的"穿帮"镜头。  相似文献   

8.
赵坚 《百科知识》2011,(22):51-52
"菊"与"刀"的统合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年)在其经典名著《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概括日本的民族和文化性格。在作者看来,"菊"是日本民族性格"纤细柔美"的象征,"刀"则是日本民族性格"好勇斗狠"的标志,她认为"菊"和"刀"共同构成了日本民族矛盾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9.
伍敏 《科教文汇》2011,(14):136-136,137
自男权社会以来,男性在生产劳动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长期处于被忽略、被歧视的社会地位。从而,两性之间在长期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地位的差异,性别歧视由此产生。这种歧视同样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文化中,因为人类的语言文化从劳动中产生。因此,本文介绍了"她"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性别歧视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侧重研究在性别歧视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对"她"字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0.
这位45岁的女教授、博士研究生,面对"女科学家"的称号,始终有那么点害羞,她更愿意称自己只是一个"女科研工作者"。"帽子太大了我会晕的,呵呵,脚踏实地称呼才会让我感到安心。"李宝会说。李宝会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11.
扬宗 《金秋科苑》2009,(13):58-58
据英国媒体报道,现年46岁的美国女子卡伦·奥弗希尔患上罕见精神疾病"多重人格分裂症",她同时拥有17种不同人格,其行为就仿佛是17个完全不同的人全部集中在她的身上。庆幸的是,经过漫长治疗,卡伦体内的17种不同人格终于"合17为一"。  相似文献   

12.
佟晓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75-375,253
苏青的大部分作品,展现了现代女性艰难的生活图景,所探讨延续的是"五四"女性问题小说的传统,甚至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对妇女的真正解放作了很多设想。虽然某些观点有点偏激,但她毕竟深入地思考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她对女性问题思考与关注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梅尔写出来的东西都会发生。梅尔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前,用键盘打出:"卡尔墨斯10秒钟后死亡。"然后她向后倾靠,使自己离显示器远些,看着她写出来的那些文字,  相似文献   

14.
刘晓 《科学文化评论》2011,8(3):117-123
本文通过回顾何泽慧先生的科学生涯,展示了她的"科学救国"思想的来源,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工作及其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科学作为"救国"的工具,是特定时代下的现象,且容易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而当科学研究回归本身,往往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静 《金秋科苑》2014,(4):8-15
茶,这种原本根生于中国的产物,在数百年间,因各种历史因缘的奇妙交错,逐步蔓延发展成几乎全球性的饮品,而"饮品"这个看似寻常而简单的词语背后,却有很多耐人回味的故事,或心酸、或喜悦,这些是茶人自己的故事。茶如其人。茶,是丁为英的事业,更是融合进生活,甚至融进生命的魂,茶人的称呼比生意人更适合她。而她与茶的缘,与其说是她寻到了茶,不如说茶寻到了她,生命中注定的缘。  相似文献   

16.
铜鼓是布依族有声的语言,她是布依先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灿烂民族文化,承载了布依族的历史,也是千百年来布依人用作民族自我教育的生动"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李如燕 《知识窗》2013,(12):1-1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段话,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幕最美丽的教育场景,一种关于"慢"的教育艺术。慢是生命成长的特征,教育是对生命特征的唤醒,"慢"理应成为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做的不是急躁冒进、揠苗助长,而是多一份耐心、多一点从容,静静地等待花开。  相似文献   

18.
丁辉 《科学与文化》2011,(12):19-19
渐渐地发现,想让6岁的女儿出去到外面玩一会竟成了极困难的事。最后除非她妈妈用给她买新玩具做"诱饵",或者由我瞪圆了眼睛做怒目而视状,她才会极不情愿地撅着嘴,一步三挪地出门、下楼。  相似文献   

19.
《金秋科苑》2014,(5):76-77
2003年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奉孝仪同志担任院长,自此整整10个年头,她用满腔的热情、特有的管理经验和人格魅力,积极探索和构建养老健康管理文化,她带领团队把晚霞中心发展为全国知名大型养老机构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9-19
在兰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见到刘杰,很难将眼前这位年轻美丽的女子,与"核物理学家"的称谓联系在一起。她素面朝天,几乎不加修饰,从容而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