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实现腾飞的关键是国民政府抓住了沿海工业内迁、陪都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加强“外引”“内联”,从而使重庆工业进入了一个超常发展的“黄金时代”。“外引”不仅解决了重庆地区工业建设所需资金与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奠定了重庆工业发展的基本骨架,形成了高起点的工业发展基础;“内联”则既充分发挥了“外引”工业的骨干和带头作用,又充分扩大了重庆工业生产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对周边地区的积聚和辐射作用。“外引”与“内联”,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重庆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重庆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旅游业.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得出,抗战时期重庆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旅行社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旅游交通呈现立体式发展;旅游饭店类型多样化;旅游娱乐业丰富多彩;旅游资源得到初步系统开发等特点.其主要原因是:行政效能的转变、人口的增长、金融中心的形成、工商业的发达和迁移高校师生的活动等.然而由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旅游活动一般都是上流社会私人的活动,旅游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一种产业,人们对旅游的开发还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3.
重庆设市以后,虽市政建设和城市经济均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抗战前的重庆,城镇化水平较低,而且城市发展水平不高。抗战全面爆发后大规模的人口内迁,陪都重庆也成为了内迁人口首选的聚集地和落脚点,给重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促进了重庆的城市规模扩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功能发展和卫星市镇兴起。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成为了世界驰名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4.
高阳 《教育评论》2014,(7):141-143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建立的唯一一所高等音乐学府——重庆国立音乐院,担负起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音乐人才的重任,也承担起了宣传抗日的工作。虽然处在特殊时期,但这所学校在招生和教学等方面仍然严格、规范。它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水平,也改变了西部地区没有高等音乐学府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抗战时期的重庆,译家聚集,译著浩繁,所译国别多样。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抗战时期重庆翻译文学的格局。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带有鲜明的战时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了大后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批作家汇聚重庆,重庆地位提升的同时也成为了日军袭击的主要目标。日军对重庆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不仅造成了大量物质财富的损失,也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无数创伤。作家们不断地用不同方式书写着这段记忆,通过记忆书写还原着这段历史,战时的体验与记忆因而成为了我们民族宝贵的记忆与珍贵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张敏杰 《家庭教育》2000,(11):16-16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小康消费与温饱消费相比则更注重质量,把消费与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家庭文化品位结合起来。温饱型消费模式受饥寒驱使,无可选择,故首先要解决的是生  相似文献   

8.
关颖 《家教指南》2003,(4):15-18
讲家庭教育,不能不了解家。我们特邀社会学家关颖撰文,为您展示有关家庭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大力推动下,延安与重庆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心。两地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有着学术共性,但由于空间的分离,两地马克思主义史学又具有不同的区域性特点:两地史著对现实的关注程度不一;两地史家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与重庆史家不同,延安史家可以积极地干预政治和学术;较之重庆史家,延安史家的论著更多地受苏联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庆抗战时期文学既是重庆文学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战时重庆特殊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重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战时重庆文学所凭借的重要文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学资源,成就了战时重庆文学的繁荣,也给文学史留下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抗战时期,新桂系为了内固统治、外御强敌,大力进行农业开发。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生产力。农业开发的各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广西农业经济有所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开发与建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进行大后方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广西作为大后方的重要省区,为满足战时军粮民食之需,对农业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性开发,使战时广西的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战线在绥远地区异常活跃。就歌曲而言,绥东、归绥、晋绥、大青山等地抗日救亡歌曲、革命歌曲广为流传。以抗日、革命为内容,结合地区民俗的山歌、小曲、民谣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歌曲鼓舞了人民的抗日士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社会化视角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被纳入整个政治社会化体系.它通过课程设置、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学校的组织建制和管理制度以及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治实践活动的介入等途径推动政治社会化.其作用表现在:培养了社会精英;增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民众的政治认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了他们的参政意识和参政技能,扩大了政治参与面.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的抗战要求和桂系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对桂系的统战工作,与桂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抗日救亡活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面建立,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告宣传与抗战时期大后方工矿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战时期,大后方许多企业通过《资源委员会公报》等刊物大力开展广告宣传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受战争因素的制约,并不是一种纯经济行为。大后方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广告宣传奠定了基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广告宣传使企业赢得了较大市场,同时,市场因素也对企业广告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演变与华北敌后抗战总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12 0师派近一半主力挺进大青山 ,是中共中央命各主力师分兵进军各省敌后战略全局的直接组成部分 ;1942年华北各根据地面积普遍缩小 ,进入最困难时期 ,大青山根据地也基本丧失 ,领导机关和部队主力退驻晋西北 ;1945年八路军各大军区全面反攻扩大解放区 ,晋绥军区也成倍增兵北上 ,收复扩大了大青山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冷战期间,受两极对抗格局、东南亚地区形势及多种双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从敌视对抗到缓和合作的曲折历程。本文试对这一时期双方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影响双方关系的相关因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奇后与脱脱高邮阵前被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庚申外史》提供的资料,脱脱驱逐伯颜是在顺帝、奇后支持下所为,自此奇后成为脱脱的内援。脱脱权力膨胀,与顺帝发生矛盾而第一次被罢相,其复相乃得奇后之援助。后脱脱因议授皇太子册宝礼而得罪奇后,因此,失去内援,最终导致高邮阵前被贬。  相似文献   

20.
原日本陆军军医汤浅谦在侵华战争中被派遣到中国战场,亲身参与对中国人进行的活体解剖实验。汤浅谦的经历从另一角度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残暴性,由此也管窥出他对侵略战争的理性认识和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