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展示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一九四二》颠覆了以往灾难片的模式,突破了灾难电影美学的诸多窠臼,给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展示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一九四二》颠覆了以往灾难片的模式,突破了灾难电影美学的诸多窠臼,给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本。它以温故历史的方式,对被宏大叙事遮蔽的灾难及灾难记忆进行了呈现,对我们文化中盛行的虚伪的道德主义论调提出了质疑,对灾难事件中国家权力的缺席进行了批判。但这些以历史名义进行的思考,与其说是真正历史学的,不如说是意识形态的。它通过种种复杂而隐蔽的话语机制,既巩固、强化了今日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展开了批判。  相似文献   

4.
电影《一九四二》自上映以来,引起一阵"观影热"。该片不仅获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该片的"热映"现象,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三个方面分析该片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河南人,还原1942年河南受灾饿死300万人的历史,刘震云萌生创作,但小说中被采访者呈现模糊或冷漠叙述,这又与河南多灾的背景及灾民身份有关,在此基础上刘震云用农民立场、民间视角、调侃口吻连缀文本。当小说进入影视,沉闷与血腥的画面让人们对"饥饿"有更深的视觉感受。在小说与电影两种视角观照下,更能理解河南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王强  罗媛 《考试周刊》2011,(2):37-38
在《活着》中,余华极其冷峻、真实地写出了人在边缘状态“活着”的生存状况。他用冷静的、令人颤栗的叙述,用生动的故事形式将这一主题抽象到人的生存意义的高度。本文通过分析《活着》所要表达的生存状态,去探寻作品中所体现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7.
刘庆邦的《梅妞放羊》写农村女孩梅妞进入青春期的一段成长经历,作品用含蓄、写意的笔触淡描出梅妞内心深处由弱而强又若隐若现的生命意识萌动。这篇小说内蕴着一种“童真”、“自然美”的诗意,更包含着对缺失呵护、引导的寂寞成长的隐忧与人道关怀。  相似文献   

8.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工作,需要尽可能地把影片的原文信息呈现给观众,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本文以电影《一九四二》的字幕英译为例,举例介绍增译法、减译法和归化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杜崇 《文教资料》2014,(30):94-96
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将焦点聚焦于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饥荒。通过对这段已被大众遗忘的历史的再书写,作者极力批判了“王道”、“正史”对民众的压迫和遗忘。在作品中,这种批判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对灾难的再现和对政府消极救灾的披露。在灾难的再现上,作者通过对宏大叙事的解构,指出三百万人的死亡,并非“天灾”,更是“人祸”。  相似文献   

10.
王雯灏 《海外英语》2013,(7X):130-131
在电影事业蓬勃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电影字幕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受到时空、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字幕翻译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探究其翻译策略的重要性遂日渐凸显。该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对电影《一九四二》的个案分析,举例说明字幕翻译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影视字幕翻译经常会面临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这些问题时常用的策略。本文对电影《一九四二》的字幕英译进行个案分析,介绍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具体运用;并提出在对外推介中国电影时,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异化译法,更多地向西方介绍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生命生命》的导学设计,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从小事感悟出深刻道理的写法,培养其写作能力。还通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旨,正确感悟理解人生。  相似文献   

13.
电影《一九四二》,为我们讲述了1942年河南省发生的那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荒,揭开了这段长期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的历史的言说,虽然由于禁忌或其他原因,所揭示的事实不足历史真实的百分之一,其中还有很多失实、噱头和有欠公允的评判,但是它最大的功劳应该是警醒国人沉睡的记忆,去探究、钩沉、搜集、整理和抢救那段历史,那段人类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著作之首,是当之无愧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论语》被后世很多人研读,也增加对《论语》误读与歪曲的可能性。所以虽然读《论语》的人非常多,但是对于《论语》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从道德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的角度都可对《论语》进行阐释,而从生命哲学的立场看《论语》,则会明白《论语》是有关人的终极关怀的生命本体运动的学说。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神魔小说的代表著作之一,以其变幻多端的笔势和恢宏庞大、光怪陆离的场面加之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和价值。关于西游的主题向来有许多种说法,有游戏说、宗教说、政治说、英雄说等。西游记作为一部我国古代的经典神魔长篇小说,除上述主题之外,其传达出来的思想意义与内涵包含着一种潜在的生命意义上的完善和蜕变,即在纷繁杂乱的现实或虚幻世界里生命个体相互交错、相互联系地自我蜕变和创造生命新貌的生命真谛,在生命体中不断地超越与蜕变展现其内在生命意义上的光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旨,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生命教育”的资源,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便是其中之一。文章挖掘出该散文中浓郁的“生命内蕴”,并提炼出开展“生命教育”的着力点,以期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字和作者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论语》并非仅仅具有道德修养的意义,而是一部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生命学著作。本文从生命观的角度,概括出《论语》“一体两翼”的思想体系和贯穿其中的生命教育思想,并分析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娱乐性和平民化充斥电视荧屏的今天,《对话》却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精英化的节目定位和对精英文化的追求。正是这种精英化的文化追求,使《对话》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