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音-尾韵意识是语音意识中音节内意识的衡量指标,反映了元语言能力和元认知功能。本研究结合来自心理认知和神经学相关研究成果,以福州市一所双语私立幼儿园两个大班的60名幼儿为被试,采用基于多感整合的语音心理加工模型实施语音训练的方式,探视幼儿英语首音-尾韵意识的发展。前后测实验结果表明,接受多感整合语音训练的实验组幼儿在首音-尾韵意识整体和分项上明显优于控制组:尾韵替换意识水平明显提高;尾韵判断意识对记忆能力提高的贡献度更大;首音判断意识促进了尾韵判断意识;首音替换意识与尾韵替换意识保持了较稳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好文章的结尾不仅要像豹尾干脆有力,而且要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不胜收。因为尾结得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如同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那么,如何使文章的结尾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呢?  相似文献   

3.
例1队伍(纵队)长120m,正以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进,现因有事传达,一通讯员从队尾跑到队首后立即掉头以大小不变的速度从队首跑回队尾,已知这一过程中队伍前进了160m。问:通讯员在往返过程中共跑了多少路程?分析:这个题看起来无从下手。我们不妨先设出本题所涉及的一些物理量,然后找一找它们的联系。设通讯员和队伍的速度分别为v1、v2,通讯员从队尾跑到队首的时间为t1,从队首返回队尾的时间为t2。则从队尾到队首是追及问题,有(v1-v2)t1=120∴t1=120v1-v2从队首到队尾是相遇问题,有(v1+v2)t1=120∴t2=120v1+v2队伍在这一过程中前进160m所用时间t=1…  相似文献   

4.
看图填补讲述是让讲述者仔细观察与某一故事情节相关的首图和尾图,并根据首图、尾图的关联线索,猜想事件发展的经过,编讲出完整的故事。幼儿所填补的内容既有必然性又有可发散性。“必然性”是指编讲者要依据首图、尾图的特定内容,编讲出必然发生的、合情合理的故事经过。“可发散性”是指编讲者有选择、转换角度的余地,只要能使故事首尾相接,中间段落的情节可以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5.
七绝,篇制短小,“离首即尾,离尾即首”。常在这较小的艺术空框里熔铸较多的思想内容,以达到“尺幅千里”、“尺水波澜”的美学境界,以表现“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离情别绪,在构思上常揉直使曲,婉转承意,具体方法有下面几种: 1、设想将来会面情景。写眼前离别相思之痛,却宕开一笔,郑重描写将  相似文献   

6.
元代的王鹗提出"作文三体":"入作当如虎首,中如豕腹,终如虿尾"(王恽《玉堂嘉话》卷一引),稍后的乔吉提出"乐府三法":"凤头、猪肚、豹尾"。元末明初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八中,解释这六字为:"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这是对文章的开头、正文、结尾从审美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有的老师在讲授杜甫的《望岳》时,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诸语引导内容的赏析,当为一处失误。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说仅属律诗,而《望岳》是一首古诗,借以分析诗作,实有不妥。律诗由古诗发展而来,两者具有严格的界限,不可不慎加区别。谨此,本文即就律诗与古诗的区别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人绝句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之一。南宋洪迈说:“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明胡震亨谓“绝句是唐人之所偏长独至,而后人力追莫嗣者也”唐人绝句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有的如长江大河,以雄浑壮丽取胜,有的如小庭深院,以澹远恬静见长。有的豪放苍劲,振人心弦;有的爽朗明快,沁人心脾。绚丽多姿,蔚为壮观。唐代诗人以其如椽之笔,施展了他们卓绝的艺术才华,使离首即尾离尾即首的篇幅短小的绝句达到了语短意长、言近旨远的艺术境界。现将其艺术特点试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于试题而言,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人们非常关注试题的立意、背景、设问以及检测功能;而从解题的角度来看,人们十分注重试题的突破口、解题的策略以及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的解题习惯是从试题的已知条件人手,逐步分析推理,得出题目要求的结果.以过程性试题为例,学生解题时的突破口往往是给出已知条件的地方,又因为试题的突破口可以设置在题首、题中、题尾,所以解题的顺序就可能有:从首到尾,从尾到首,从首尾到中间,从中间到首尾,综合分析5种.本文以过程性试题为例,探讨试题突破口的设置对解题顺序的影响.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对于排列顺序(大小、多少、快慢、先后等)的选择题,如果把各个量通过计算或推理依次排列起来,再与各备选答案对照,从而确定正确答案,由于要比较的量多(一般四个,最多五、六个)则费时较多。若根据化学知识,只计算或判断出排列顺序的首和尾,有时甚至只判断出首或尾,则可根据备选答案提供的信息,迅速捕捉答案;如果备选答案中有两个选项的首或尾相同,则只需比较次首或次尾的值,便可直取答案。此法且称“看首尾法”。它实际是一种取极(最)值法。下面举例分析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的,特别是对于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如文学、艺术,或许还有哲学.共有81章的<老子>一书的首、尾两章是全书的总纲,首章讲的是道或天道(自然之道),末章讲的是顺应天道.  相似文献   

12.
席桑田 《物理教师》2003,24(2):22-22
题目 :一列一字形队伍长 1 2 0m ,匀速前进 ,通讯员以恒定的速率由队尾跑到队首 ,又立即跑回队尾 ,这过程中队伍前进了 2 88m ,则通讯员在此过程中所走的路图 1程是多少 ?某刊物载文中论及到本题的析解 ,认为单纯运用代数工具 ,很难找到问题的答案 ,因而给出“简洁直观”的图像解法 :以通讯员从队尾出发时作为时间零点分别以通讯员和队尾那个人为对象作出他们的s-t图像Ⅰ和Ⅱ .如图 1所示 ,图线Ⅰ中OA段是通讯员从队尾开始跑至队首时那段时间内的s -t图线 ,AB段为通讯员回到队尾时那段时间内的s-t图线 ,图线Ⅱ中OB段是队尾那个人在全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氏文通》为本,从《荀子》中搜集162例有“焉”的句子,从句首、句中、句尾三个方面分析“焉”的功能和用法,最后归结出鉴别句尾的“焉”是纯语气词的三个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医学特色英语作文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过程,基于语料库软件对该语料库中三个档位的学生作文的首词和尾词的词频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档位学生首词的异同和尾词的异同,并将研究结果在教学中进行应用与拓展。  相似文献   

15.
环状排列就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不重复地任取m(m≤n)个元素,不分首尾地依次排成一个环状.它与直线状排列的区别在于任一直线排列都有首、尾元素,其余中间元素之间都有一定的相邻顺序;而环状排列只考虑元素之间的相邻顺序,却没有首、尾元素.  相似文献   

16.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课堂适度调控的策略密切相关,并就课首、课中、课尾三个阶段的调控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张波 《高中生》2014,(8):40-41
本文主要介绍阅读理解的常设题处和考查重点,旨在帮助考生明确阅读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一、篇首、篇尾、段首、段尾处 文章的主题句经常出现在首段,段落的主题句经常出现在段首。另外,首段的末句或第二段的首句也是文章主题句常出现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课堂适度调控的策略密切相关,并就课首、课中、课尾三个阶段的调控提出了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朱小军 《广西教育》2014,(25):117-118
正一般来说,一堂完整的课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是导入环节,第二是新课讲授环节,第三是复习巩固环节,第四是结尾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导入和结尾分别作为一堂课的首和尾,在实际的教学中所占用的时间并不多,却对整节课的质量和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导入和结尾的设计会对整体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的一首一尾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努力提升导入和结尾的效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在此,笔者介绍几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法和结尾方式。一、历史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12,(1):36-36
寒假里曾往故乡一次.适值农历腊尾和年首,见闻特多,兹录数则,以博一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