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儿子刚开始学着拿碗吃饭的时候,他妈妈专为他买了一只袖珍小洋瓷碗.孩子几乎天天吃饭时都要把饭撒得四处都是,气得他妈老数落个不停.有次我在旁边吃饭,看见孩子吃饭时,他的小手一用勺子,碗就在小桌上乱转.我灵机一动,如果给孩子用大洋瓷碗,则稳定性增加,不就可以"稳稳"地吃完一顿饭了吗?第二天,我就叫他妈给儿子换了一只大碗,吃饭时,儿子端着饭,碗大人小,虽然样子可笑,可是从此撒饭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2.
高媛 《宁夏教育》2008,(4):77-77
美国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制度下,父母从小就着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性格及竞争意识。在幼儿时期,父母就开始放手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活动,一岁多点的孩子基本上都自己吃饭。父母把孩子放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面前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动手吃。如果孩子不想吃,父母决不喂。饿了,孩子下一顿就吃光了。绝对看不见父母端者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正> 一位七十岁高龄的老爷爷在吃饭时不小心被噎住了。老伴一看,急了,忙对孙子说:“孙,快去给你爷爷盛碗水。”“Yes,Yes.”孙子边说边跑去盛水。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老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妻对父母非常不孝顺.他们把年迈的父母关在一黑屋子里,每次吃饭时,总是把一些剩饭菜盛在一只木碗里往地上一扔,而且那只木碗从来就没洗过.这一切,都让这对夫妻的儿子看在眼里.有一天,这个孩子对他的父母说:"这个木碗可要留好了,将来你们老了,也用这个吃饭."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犯了错却最有可能招致批评,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目光总是跟随着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父母的关注。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饭时我不小心打了一只碗,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通,屁股还被扇了一巴掌。吃完饭妈妈收拾碗筷一时没拿稳,又一个碗从桌上滑落打碎了,她悄悄地把碎片收拾了,我在角落里看见了不敢吭声,家里其他人也没说她什么。当时我想,等我长成了大人,犯错就不用挨罚了。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一岁多的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上了小学自 己挣钱; 在德国,小小的孩子自己拎个袋子去游泳;嘴里叼个安慰奶嘴,自己在家附近的游戏场玩沙…… 在美国 美国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独立活动。一岁多点的孩子,基本上都自已吃饭。父母把孩子放在高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面前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动手吃,如果孩子不想吃,父母决不喂。饿了,下一顿就吃光了。绝对看不见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睡觉也是如此,很小的婴幼儿就独自睡在有小栏杆的床上,父母只在半夜起来照看几次。 在美国,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对待孩子如同对待…  相似文献   

7.
菜丛 《中华家教》2014,(Z1):118
"哇,你把饭吃光了,你很棒!""把碗里的青菜吃掉才可以下桌。""饭全部吃完了才可以吃布丁。"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饭,使出鼓励甚至不惜威吓等各种手段让他们"把饭吃完"。近期发表在美国《儿科》杂志上的一项实验发现,超过半数的美国父母会要求孩子把盘里的食物全部吃完,不能有剩菜。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示吃饱后,仍要求他们再多吃点,导致孩子常吃得过饱。为何父母这么执着于把饭吃完?《纽约时报》网站新闻指出,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浪费食物,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8.
霜霜以前在幼儿园里吃中餐,能吃一大碗米饭和菜,可近段时间,吃饭却不像以前那样有滋有味了。万老师连忙与每天接送孩子的霜霜奶奶联系,没料想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正为此事发愁。霜霜的父母在国外求学,爷爷、奶奶认为不能苦了孩子,总是想方设法为霜霜加营养,什么炒虾仁、炒蟮丝、童子鸡……一周七天,鸡鸭鱼肉排得满满的。孩子近日食欲不好,两位老人赶快又将她的食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9.
鹰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父母把鱼头给了年逾古稀的爷爷,把鱼尾给了年过花甲的奶奶,把味美的中间一段分给了孩子。对于这对父母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也许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爱孩子;可我觉得如果家长们只一味地让孩子养尊处优,而不注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给孩子多方面的锻炼和教育,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相似文献   

10.
草地上,孩子摔倒了,母亲教孩子骂“草地坏坏”;吃饭时,孩子把桌上的碗碰翻了,妈妈忙怪自己没放好;孩子漏做了数学题,让老师批评了,妈妈怨爸爸光顾了看报纸,没检查孩子功课;孩子学校春,妈妈一个晚上醒三次,怕误了唤孩子早起。西方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针对中国存在的这些现象曾说:我不能理解父母们为什么要教育他们的孩子推卸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 !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方面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格和人…  相似文献   

11.
吃饭     
普天之下,何事最难? 让孩子吃饭! 如今的孩子也真是奇怪,想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厌烦过许多东西,却从没厌烦过吃饭,要是餐桌上有碗红烧肉,就准定要多吃一碗饭。记得那时我还为多吃几块肉与弟弟吵过嘴呢,父母没法子,下次吃肉时只得将一碗肉平分成两份,而我们站在两半碗肉前,还细细估量过那一碗肉更多些。这种吃肉的香味至今仿佛还留在嘴里。可如今,当我把一碗肉端到女儿面前时,却被干干脆脆打发掉了:“不要吃!”  相似文献   

12.
徐紫轩 《新作文》2014,(10):20-20
<正>星期天早上,我在楼下玩,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拿着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在剪草。我觉得有点好奇,就走过去问老爷爷:"爷爷,您为什么要剪草呢?小草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它们才对呀!"老爷爷抬起头,微笑着问我:"孩子,你多长时间理一次发啊?""大概一个月吧!"老爷爷又说:"人的头发长了需要理;草也有生命,它的头发长了,也是需要理的呀!"原来草儿也需要理发,老爷爷那是在给草儿"理发"呢!  相似文献   

13.
孝与教育     
中国儒家把“孝”看作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次讲座,教授讲到教育的功能时,他并没有加以阐述,而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让家长很苦恼。有一天,爸爸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有趣的"椰壳效应"。"椰壳效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碗,孩子就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吃下去,反之就难以下咽。反观我们的课堂,我们一定也有同感: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最终的目标达成度也会截然不  相似文献   

15.
普天下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美国家长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爱不是在表面上,而是体现在内心。在美国,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叉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不去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幼小的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或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牵着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喜欢捉弄人     
郭子 《父母必读》2011,(5):127-127
孩子这段时间很喜欢捉弄人,大人和孩子都躲着他,尴尬的父母每次都要把孩子"修理"一番,可下次,他又有了新花样。 吃饭的时候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把自己不喜欢吃的鸡翅扔到同伴碗里:把纸团塞到别人的衣服里;  相似文献   

17.
《早期教育》2000,(6):33-33
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童自二三岁起便独居一室,稍大一些的孩子有了恐惧心理时,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驱逐黑暗。在美国,一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竟然要独自喝水喝奶,两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曾有一位中国人将自己8个月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由于孩子托不动水瓶便终日不能喝水。这位朋友发现后十分伤心,很快领孩子离开了那所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现代家庭中,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令许多父母头痛的一大难题。面对不愿意吃饭的孩子,不论父母如何哄、劝、“威逼利诱”几乎都无济于事。为此许多父母大为不解,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其实,这种现象是和父母本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是父母对孩子饮食的过分呵护、关心造就了孩子这种不正常的饮食观念——把饮食当作一项负担,一项为父母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自己本身的生理需要。曾有一个五岁的孩子这样说:“在一个不需要吃饭的世界里。该多好!”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呢?  相似文献   

19.
信息总汇     
许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在一起吃饭可以说是父母和孩子交流最有利的时机。但和孩子沟通应注意四点技巧:一是父母要当一个好的听众,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在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举止,要能听出弦外之音;二是全家吃饭是一件轻松的事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不喜欢吃饭,每次吃饭都让父母伤透脑筋。一天,父亲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