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灯光,交织。狂欢,呐喊,串联起目光,穿梭在心与心之间,所有的一切,他拥有了,绿茵场,成了他的舞台……——题记汗珠,顺着他的发丝,滴落;飘逸的身影令人眼花缭乱。他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  相似文献   

2.
奇良 《新作文》2013,(9):10-11
情欲和创作欲,是人的两种强烈激情。然而又都是没有用处的激情。——荻原朔太郎傍晚的家有了乌云的颜色/风来小小的院子里/数完了天上的归鸦/孩子们的眼睛遂寂寞了。晚饭时妻的琐碎的话/几年前的旧事已如烟了/而在青菜汤的淡味里/我觉出了一些生之凄凉。  相似文献   

3.
正曾经那么年轻。记得在幼师毕业后,因为我个头小,又长了一张娃娃脸,即使工作了几年,居然还有人误把去上班的我认为是去上学。班上的家长也时有疑惑:幼儿园怎么找了个小不点儿的代课老师?因为,在他们看来,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公办教师绝不可能年纪那么轻……但,什么时候开始,鬓角的白发竟一根一根地悄悄冒出?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对我的称呼从亲昵的小梅变成了恭敬的  相似文献   

4.
他,不再另类     
董春浪 《班主任》2020,(8):30-32
<正>刚接手一个五年级班不久,我就发现班里新来的插班生小胡非常另类。他不但入学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而且特别不注重个人卫生,浑身臭烘烘的不说,座位上也是杂乱无章、垃圾遍地。更令人头疼的是,他完全没有规则意识,完全没有课堂概念,上课不是吃喝玩闹,就是呼呼大睡,毫无顾忌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面对小胡种种匪夷所思的行径和师生们三番五次的诉苦告状,作为班主任的我,真可谓心急如焚——解决小胡身上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马上找到原因,想出对策,展开行动,尽快扭转这个糟糕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些学生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对老师“敬而远之”呢?有些学生向来害羞,一看到老师就紧张、拘谨,平时遇到老师或低着头,或用书本遮住脸,或目光游离不定,或赶紧“逃之天天”。这类学生本来就不大合群,难以和同学谈到一起、玩到一块,你还指望他们遇到老师会大声问好吗?  相似文献   

6.
周晓玲 《学子》2012,(8):62-62
我班转进一个来自新疆的孩子,名叫车驰中原(大家都叫他车驰)。因为走南闯北,所以,他见识比较广,再加上性格十分开朗,在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他尤其爱"插嘴"。如果他只是提前说出答案,我还认为无关紧要,我是比较喜欢这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的学生。但是,他插嘴的内容大多与课堂无关,只是为了搞笑,吸引同学的注意,却破坏了班级的听课状...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班上,各路人才都有,什么“音乐家”呀,“科学家”呀……可班级的荣誉都被那个“鼻涕虫”给“玷污”了。  相似文献   

8.
喂,你是邓树桥校长吗?刚下课,办公桌上的电话便响了起来,最近黄海升表现怎么样?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我就知道是黄海升的爸爸打来的。有很大的进步,你放心吧!放下电话后,去年开学时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去年春季刚开学,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个小男孩来到办公室,说要转学来我们学校读书。我问他之前孩子在哪里读,他说在乡镇小学。我听了心里有些纳闷:  相似文献   

9.
我所了解的他——寡言且孤独 欢欢,男,1995年8月2日出生,2005年9月进入本学校读书,2006年9月开始由我任教。欢欢常一声不响地、漠然地坐在教室里。可以一天不说一句话。他极少讲话,不和周围的同学交谈,当有人叫他时,他不敢抬头正视对方,会把头转到一边。低头咬手指。快放学的时候,他会坐立不安,显得很兴奋,并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10.
11.
佚名 《课外阅读》2013,(10):13-15
<正>一"傻孩子,你知道否,四十二岁的他们,已不再年轻。"当你开始审视自己时,你突然发现,1995年的你离那个既憧憬又矛盾的十八岁,真的不远了。然后你便开始迷惘、不安,紧张地等待着宣判你长大的钟声敲响,继而心平气和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你说,不想长大,去疯吧,趁着年轻,还经得起失败。一年年,你都惊喜地发现自己正在一点点拔高,一厘米,两厘米……等到有一天,你终于不用再仰视他们的时候,你自豪地笑了。可你想过没有,这到底是因为你的成长,还是因为他们的老去……傻孩子,不要想着一路向前展望,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12,(8):19
2012年10—12月话题征稿:10月:家长会怎样开才能受到家长欢迎?11月:中小学各学科老师布置课外作业,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又不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请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一些学生对少数老师不是“敬而远之”,而是“‘畏’而远之”,“‘怨’而远之”,…疏’而远之”。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表情冷若冰霜。那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一见到这样的老师就怕,根本不敢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此所谓“‘畏’而远之”。  相似文献   

14.
许多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哪怕已经很熟悉,都记得清清楚楚了,但倘若还没有在课本之外的地方实际运用过(如写作文时用过某词语、做习题时用过某公式、英语造句时用过某句型,等等),它们就还是生硬的,事实上那知识还没有真正被掌握.知识是需要咀嚼和消化的,做练习题就是一个咀嚼、反刍和消化的过程.你能列举知识点但不会实际运用,知识对你来说就还是身外之物,所以多做题目对你来说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初三,最后一次换座位,他成了我的同桌。他是一个很老实、很安静的男生,惟一不好的就是他很邋遢——他从不打理他那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扣子可以扣错,写个字还会弄得一手的墨水,就像是个不会自理的小学生。行为像也就算了,连心理也像。既然和他坐在一起,总不能像个陌生人吧,总得找个话题聊聊吧。我从足球聊到篮球,从CS聊到传奇,我能想到的所有男生感兴趣的话题我都说了,然而,他都没有太大反应,只是嗯嗯  相似文献   

16.
一个初到上海的打工子弟,因书法特长被重点中学校长看中,破例录取。他如何面对全新环境的挑战?他能否融入城市孩子的生活?他将陷入何种困境、怎样抉择?他最终能否战胜自己、脱颖而出呢?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课堂(小学)》2014,(2):45-48,27
正~~  相似文献   

18.
上课的第一天我便注意到了他,长长的头发,肥腿的裤子,满嘴的油腔滑调,浑身透着与其他高一新生截然不同的“痞”劲儿。毫无疑问,这肯定又是一个棘手的人物,一个学习、纪律多方面困难的“学困生”。看来,今后与他之间的较量绝对少不了。于是从那天起,心里便做好了随时与他“战斗”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任何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彼此心与心的相连。作为休戚与共的两个群体,党员干部和群众也是如此,也会面临因政治立场和根本态度差异导致的貌合神离。“近而远之”与“敬而远之”则可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事。  相似文献   

20.
徐光 《教育文汇》2012,(8):22-22
我发现动辄生气、发火的老师最容易让学生“敬而远之”。有的老师像背只“气罐子”,无论遇到什么不顺眼的事,就朝学生发火。久而久之,不少学生看到这样的老师就会绕道躲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