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传统史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重视“致用”,它是传统史学发展的动力所在。传统史学丰富的“致用”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史为鉴、以史资政、彰善瘅恶、歌功颂德和以史蓄德等方面。传统史学丰富的“致用”思想,对于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具体表现在对于史书体裁的创立、发展和对于史书直书、褒贬书法的运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史学新领域“历史无用论”是西方现代科技高度发展后一个流行观念,中国现代化既然以西方为榜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传染”,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可以运用技术对人类现象进行处理、设计和研究,而不一定需要历史。针对这个观点,同样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念,即努力捍卫历史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这就是“即时史”研究。所谓“即时史”研究,就是对那些还处于动荡和变动不定的历史事件的研究,这个领域确实是传统史学的死角。比较早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的是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洛赫,他认为,对“即时史”的研究兴趣,不是为了给自己…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一生精于辨析史书体例,自信"创例发凡,多为后世开山"。他勇于开拓、革新的力量源泉,乃在于哲学上有极高的造诣。《文史通义》中《原道》诸篇,是其哲学探索之结晶。其精髓,是他认识到:作为社会生活根本法则性的"道",是来源于社会实践,"渐形渐著",不断演进发展的;应当摒除"道"是"天纵之圣"头脑中所固有、"六经"是万古不变的教条一类陈旧观念,而确立"道"是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正确观念,勇于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开发出新的"道"。因此,他正确总结了两千年史学的演变,中肯地批判"正史"末流墨守成规造成的严重积弊,提出"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作为改革历史编纂的方向。其主张,对于20世纪历史编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伟大目标时,使建立健全我国的文化安全机制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国家文化安全机制的建设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应从"强化内功"、"未雨绸缪"、"随机应变"、"法不容情"、"人才方阵"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创新、预警、决策、法制、人才五大文化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补史”论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为视角,阐述了明清小说的历史意识。指出,重史尚实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空前繁荣,借史垂鉴的创作目的决定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现实寓意性,循史遵统的思维取向规范了历史题材小说的伦理教化性;分析了明清小说在反映社会历史生活方面的三个特点:详变略渐、贴近现实和囊括包罗;比较了“事关军国、理涉兴衰”,展示重大历史事件与“世情民俗、市井百态”,再现社会历史风貌这两种类型的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补史”论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为视角,阐述了明清小说的历史意识。指出,重史尚实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空前繁荣,借史垂鉴的创作目的决定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现实寓意性,循史遵统的思维取向规范了历史题材小说的伦理教化性;分析了明清小说在反映社会历史生活方面的三个特点:详变略渐、贴近现实和囊括包罗;比较了“事关军国、理涉并衰”,展示重大历史事件与“世情民俗、市井百态”,再现社会历史风貌这两种类型曲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体育概念研究"的整体为对象,以学科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从"体育概念研究"对体育理论总体方向指引的缺失、对体育实践活动解释的误导以及体育自身反思的困惑三个方面,阐述其"历史困境"的具体表现;分析"历史困境"产生的内在动因。最后,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刻认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当前课程的重要任务。就实践层面而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是融入课程的前提。认真学习和思考2021版新教材,是融入课程的关键。深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讲解释义,是融入课程的硬核。  相似文献   

9.
历史校本课程的基本形态是中学师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而非简单地被定义为“教材化”的文本。但是,校本课程并不一味否定文本。编纂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校本教材,既是校本课程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学师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从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看,整合校本资源并将其呈现在文本——历史校本教材上,无疑将有助于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拓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不能离开世界历史进程搞“地域性”的现代化,而必须在融入“世界历史”进程中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中国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利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肯定”因素,在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的提出从本质上来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梦想的延续与发展,同时也是凝聚国人个人梦想的重要体现,其实质就是将国家梦、民族梦、政党梦和人民梦统一起来。本文通过对"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将"中国梦"的实现与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相结合,探索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陈勤 《学习之友》2006,(10):42-46
今年是“文革”爆发40周年、“文革”彻底结束30周年,又恰逢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再次认真学习领会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温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关于彻底否定“文革”、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建萍  刘佳 《保定师专学报》2003,16(3):21-23,28
西柏坡精神集中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和“两个务必”的精神;西柏坡精神对解决我党本世纪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基于文明的安全形态。由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规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因此,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和认知,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意识形态"为唯一内容的狭义的国家文化安全和衡量标准,而是一个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广泛涉及一个国家文明传承、国家发展和文化认同的国家文化安全,因而是一个"基于国家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的文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双重历史任务"的战略发展新阶段,"复兴—崛起困境"构成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新范式。不直接以国家安全为目的的而涉及整个人类安全的"安全域"——既非传统、也非非传统安全——正在构成"第三种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东突"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与破坏是多方面的,近年来,"东突"势力在进行"武扰"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文煽"的力度,对国家主流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时下比较普遍的就历史讲历史的流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要树立当代意识,也就是要有意识的经常在课堂教学上进行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为了更好的验证自己的观点,笔者举了自己日常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鲜活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于二战之后,不断地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每次篡改都引发亚洲国家的抗议,掀起一阵风波,待风波平息之后,日本仍然我行我素,毫无反省的诚意。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所强调的政治性与历史研究侧重的学术批判性使得二者间存在一定区隔。引入世界历史这一维度或可成为突破这一难题之路径。其一,适当引入对世界历史的讲授,将帮助讲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最基本的起点即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所面临的系统性危机。其二,世界历史既指超出一国范围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是理解中国革命何以如此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从历史中挖掘中国发展的全球意义,实现对世界文明的担纲,进而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积极推行“一极”世界,其战略重点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由于中美在世界观、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战略利益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存在着矛盾。美国在我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和战略部署,已经对我国构成了潜在或现实的威胁。我国应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问题》2008,(5):26-32
徐蓝教授:冷战是20世纪后半期留给人类历史的深刻印记。我们研究战后国际关系史.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研究冷战的起源、演变与终结,因为它是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一般认为。“cold war”一语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首先使用的。他把自己批评遏制政策的一系列文章集成了一个集子.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他给这本书命名为《冷战》。到底什么是“冷战”呢?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