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科《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一书从文化反思的视角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新的开拓研究,首先指出中国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性之建设论域中的十景病情,其次分别从无名氏、鲁迅、沈从文、杨义等四位文化大家出发,考察了反抗、建构、回瞥、实践等四个方面的文化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与现代的悖论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矛盾,传统与现代的各自内部本身也是个悖论性结构,在双重内在驱动力的多元文化冲突下,现代作家于互相矛盾的三大向度上试图去建设中国现代文化,这个新系统不是完美的,而是能够推动当时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有某种选择甚至缺陷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2.
针对弹丸应变实验系统温度8控制过程中具有非线性、大时滞及温度难以精确控制等问题,引入变论域思想,利用变论域思想的伸缩因子改变控制系统模糊规则的论域,结合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的优点,从而形成变论域模糊PID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了变论域模糊PID的温度控制方法。利用MATLAB仿真结果标明:与模糊PID算法比较,变论域模糊PID温度控制算法在超调量、鲁棒性和动态响应速度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例1 名词解释 传递函数 根轨迹 调节时间 超调量频率特性 例2 系统动态结构图如图1所示,试求传递函数C(S)/R(S)、C(S)/N(S)、E(S)/R(S)、E(S)/N(S)。  相似文献   

4.
介绍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机理,利用一些假设推导出一种新的变论域伸缩因子的微分方程模型,并得到它的表达式.仿真试验验证了在输出论域上使用这种伸缩因子的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可以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和普通模糊控制器比较,这类变论域模糊控制器控制灵敏且几乎无超调,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课程日益成为文化复杂体中一个重要因子。针对我国课程现状进行文化学分析,不仅有助于厘清课程问题之根本性原因,还可在辨析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重建课程并更生民族文化。来自西方的科学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课程也被科学化。然而"何以成人"这一教育本原性问题,科学化课程目前却无法应答而陷入自身逻辑的悖论,相反,儒家课程予以圆满解答,但其又拒绝科学技术。在此背景下,我国课程重建的基本原则是:敬畏自然与生命;融合人文与科学;包容理性与直觉。  相似文献   

6.
金庸武侠小说生命意识悖论现象十分明显。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情爱观悖论;二、生命观悖论;三、狂欢悖论。金庸武侠小说悖论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传统观念的束缚、武侠文类的限制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悖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基于可能世界语义的内涵逻辑由于对意义的刻画过于粗粝而导致了所谓的"超内涵问题".为了解决超内涵问题,出现了各种超内涵逻辑,其中由Suszko提出的带等词的命题逻辑(SCL)是超内涵逻辑中最基本的一种.本文是对SCL的精炼,其动机是语境同义性论题(CST).该论题认为,同义性标准具有语境依赖性.基于认知语境主义,我们给出了CST的一个论证.通过将,SCL中的二元等词修改为一个三元结构,用来表示两个陈述相对某个语境表达同一命题,我们给出了CST的希尔伯特式公理系统.我们证明了该系统相对一个代数模型类是可靠的和完全的.该代数模型的论域由命题构成,同时附带一组命题上的全等关系,用以刻画相对于语境的命题同一性.我们运用该逻辑部分解决了分析悖论这一困扰逻辑学家多年的问题.与我们之前的基于相同动机的论文[17]相比,本文给出的形式语言更加丰富,从而能够表达不同语境之间以及不同语境的同义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从逻辑学入门研究哲学。他的悖论观是在对中国古代名家、“辩者”的悖论问题的研究,对后期墨家所揭示的逻辑悖论的分析,以及对中西方哲学史上悖论的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其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守正创新相统一,一要把握质量互变的适度性,二要坚持辩证否定观,三要坚持对立统一观。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厘清科学本质观的理论内涵和实现逻辑是践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审思历史,科学本质的语境演化正在超越以逻辑实证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科学观,其论域空间向语境实在的本体论、语境范式的认识论和语境分析的方法论开放,并逐渐引导科学走向更广泛的文化建构之路。反观现实,科学本质观的语境异化造成科学知识的真理强权,导致科学教育的人性淡漠和价值危机。回归语境,科学教育需要寻求科学文化价值规律和个体生命发展逻辑的内在契合,建构由“物”及“人”的思维迁移和价值贯通的路径机制,创设科学理性与科学民主、科学哲学与生命哲学、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共生体系。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唤醒人的科学文化意识,实现科学文化自由。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一种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利用变论域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伸缩因子控制器,动态地调整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利用MATLAB的RTW/RTWT功能在实验室的数字随动系统上分别对PID控制、模糊PID控制、变论域模糊PID控制三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法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增长的极限》一书暗含着增长悖论,增长的极限是这一悖论逻辑运行的结果。该书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全球人口——资本系统进行研究,其研究视角体现了全球性、生态性、系统性和量化性四个特征。基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工具,该书不仅揭示了增长的悖论属性,而且使悖论的演进成为可以测度的轨迹,这就为我们从实践上解决悖论奠定了认知的基础。增长悖论的演进分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期、艰难期和崩溃期三个阶段。在破解增长悖论问题上,梅多斯等人的思想经历了由“世界平衡状态”概念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他们认为只要国际社会尽早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经济增长的崩溃是可以避免的。他们与学界的可持续发展观对我们理解高质量发展具有认知意义,高质量发展是以确保和改善生态质量为前提,注重经济质量与效益,兼顾社会质量的提高,着眼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笑谑和悖论是舍斯托夫格言体写作的两大特征.这位俄国思想家曾因辛辣刻薄的言说方式和缺少逻辑关联、统一思想的写作风格受到同时代思想家和评论家的诟病.实际上,笑谑和悖论涉及俄罗斯圣愚文化中"笑"的悖反原则.舍斯托夫的写作风格具有严肃-笑谑领域的体裁特点,其表意方式和价值立场亦符合圣愚文化传统的两面性法规.其中,"笑"的悖反原...  相似文献   

14.
孙燕燕 《考试周刊》2009,(11):52-53
文化负载词由于包含特定的文化信息,在译语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汇.使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出发,探讨了汉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诠释了文化翻译观在当今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喻艳 《成人教育》2007,(1):45-46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简称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主要有主体性、层次性等特点。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上述特点,因此,CAS理论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颇具方法论意义。在CAS理论视野中,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涌现原则、活力性原则、标识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狭义逻辑悖论问题的相对解决,逻辑悖论研究的未来重心将向悖论方法论领域迁移。悖论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和概括逻辑悖论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形成一般悖论方法论;以悖论方法论为基点,建构演绎科学与经验科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运用悖论方法论,解决具体学科中出现的悖论问题,实现具体学科的理论创新;发挥悖论方法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解悖功能,消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尖锐矛盾,以利于社会生活和谐、协调地运行。  相似文献   

17.
文化翻译观的引入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把翻译研究从文本转换扩展到包括译者本身在内的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阐释中国民间文学英译中遇到的诸多悖论,以及它们是如何统一于文化翻译之下的。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揭示、分析由于经典无穷观和经典数谱的缺陷所导致的存在于经典极限论中一个很隐蔽的逻辑矛盾,综合分析芝诺悖论家族和贝克莱悖论家族所揭示的问题的本质,得到明确的结论:(1)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经典数谱和经典极限论这三大基础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导致了芝诺悖论家族和贝克莱悖论家族的产生,所以由这两大悖论家族从不同角度所揭示的所有难题在现有科学理论体系中是不可解的;(2)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经典数谱和经典极限论中所存在的致命缺陷决定了人类科学中经典极限论的终结.  相似文献   

19.
游记类:《沉醉欧洲》(第4期)提名:《沉醉欧洲》(第4期)/《古城不是翅膀》(第10期)/《城市里的追索》(第11期)诗歌类:《梁玉燕诗五酋》(第10期)提名:《哥特式的微笑》(第1&2期)/《我一个人》(第3期)/《梁玉燕诗五首》(第10期)成长类:《像南瓜,默默成长》(第7&8期)提名:《桃花天使》(第5期)/《像南瓜,默默成长》(第7&8期)/《八月之光》(第10期)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困境,既源于幸福观的结构性紧张、物质中心主义的膨胀,使得道德价值呈现虚无化的危险,又源于消费文化在大学校园肆意生长,助推消费满足与幸福感不同步增长的悖论。超越大学生幸福困境必然是复杂、系统的嬗变过程,路径上呈现为优化幸福系统、改良校园文化生态、拓展教育的幸福功能,及建设幸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