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结合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实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生、发展现状、合作模式以及在合作中的问题,提出了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的和原则:发挥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中的作用,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建立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平台,加强高校主导型的战略联盟组建模式,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的责任与义务等对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才能更加持续有效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引导下支撑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在参与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与本科院校在地域、人才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有不同之处,目前地方高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调、长效、监控等机制均存在问题,应针对创新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炎炎 《文教资料》2011,(23):237-239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三者紧密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互动发展联合形式。本文介绍了“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及特征、“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模式,以及构建“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提出了以“三方联动”为基础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共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其结构及运行方式,指出了“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创新系统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促使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所必需的制度建设进行思考,阐述了优惠政策扶持制度、媒体推进制度、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培训联合体制度、校企共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度和在企业建立教授工作室制度,旨在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天津市东丽区从创新人力、创新研发费用投入进行分析,指出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投入上的不足,造成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并给出相应对策:组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增加,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加深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三所学校的实践经历,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多维组建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首先是立足教师成长需求,组建青年教师自治性成长组织、骨干教师自驱性发展组织、校际专业性合作组织等教师发展共同体。其次是构建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共同体运行机制,包括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淡化主从的协作机制、互动共享的反思机制。最后是通过提供专业支持、营造共同体文化,提供发展平台、构建包容性机制等策略,形成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健康运行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高校战略联盟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积极作用。长三角地区高校战略联盟作为我国区域性高校战略联盟的缩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局部到全面、从省域到省际的发展过程,呈现出萌芽、省域发展、省际探索和全面发展等四个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在演变过程中,联盟组建动机由政府推动的外在动机向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机转变,合作内容由战术性“共享”向战略性“共生”转变,组织模式由平行模式向星型模式转变,运行机制由以保障为主型向保障、约束和激励综合模式转变。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践经验,我国区域性高校战略联盟亟须在提升政府参与治理效率、改革治理组织结构、完善运行体制机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和促进与社会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需要,组建“生态化”职教联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关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等方面剖析粤港澳大湾区职教联盟生态位,构建激励机制、责权机制、共享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评价机制的职教联盟运行机制。从政府主导搭建平台,完善合作机制;生态位移动,扩充生态位容量;生态位分离,实施错位竞争;协同进化,保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等方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职教联盟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福建省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产业技术创新面对的困境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推动作用,提出应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充分发挥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作用;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纽带形成福建区域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探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校企协同创新各方形成互依平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博弈模型,分析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双方内外部作用机理,指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有效组织,并从科学研究、人员交流、资源平台利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联盟中校企协同创新各方互依平衡关系建立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