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体系,它已经或正在进入体系性的危机时期,并就要在今后的50年到100年被某种新的历史秩序所替代。笔者认为,华勒斯坦坚信历史资本主义即将成为历史的判断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历史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历史资本主义的延续时间可能不会比历史古典主义,历史封建主义更短暂。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它经历了孕育、萌芽、发展的历史过程。 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下,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一定的势力,而是经过孕育而萌生的最初形态。 运城盐池有悠久的生产潞盐历史,它也经历了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和缓慢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包括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式。三者有各自不同的产生方式,有相互区别的发展道路。多样化的资本主义构成,反映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艰难与复杂。 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管它与明清以来的国内资本主义萌芽有多少联系,它的产生并非这种萌芽顺利成长的结果,恰恰相反,正是借助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才得  相似文献   

4.
列宁于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和列宁其他论著,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深刻的、全面的、详细的论述。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它和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有许多共同之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剥削性质,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仍然继续发生作用。但是,它又有不同之处,具有特殊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种特殊性分  相似文献   

5.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多种原因复合作用的结果 ,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存在和发展 ,表明资本主义被更先进、更优越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取代仍然是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伴有社会主义的发展。迄今,资本主义已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着四次科技革命,资本的扩张推动着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和制度支持,但资本的私人属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因而如同历史上相继更替的社会制度一样,它也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社会主义是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资本主义体制的变化,社会主义依次实现了科学理论的创立、社会制度的建立、世界体系的形成和理论与模式的创新发展。资本主义的不断变化发展,最终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首先要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所由发生的时代和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边海长 《历史学习》2003,(11):13-14
有这样一道习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它(答案:C)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C.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进步我们知道,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要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呢,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又…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初期对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产生了一些正确思想火花,然而这些正确的思想火花并没有在实践中燃烧起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并付诸实践,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在一定条件下要广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他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进本主义是太少了”。毛泽东的上述认识,一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得出的。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这长达270余年的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显然,在近代世界,资本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这是世界近代历史的主导内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2)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3)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引起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以上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是主导的方面,它制约着其他两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历史时期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矛盾: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①马克思的这一段话,就是人们通常称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不能跳越理论”。这个论断深层次的内涵是什么?直到今天,理论工作者呼吁对它“深入地理解和研究”②.有人以此为依据,认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某些领导人“带有某种个人情绪及浓烈的感悄色彩的主观选择”,是“有悖于历史发展规律”、“是超越了历史的发展”,所以“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有的批驳“补课论”的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不朽巨著《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开篇,商品范畴是其宏伟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但是,作为这一逻辑起点的商品,是什么性质的商品呢,理论界对此争论颇多。现在较多的同志认为它是撇开了资本和剩余价值关系的资本主义商品,也有一些同志认为它是前资本主义简单商品。前者侧重以《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论》逻辑体系是对贫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反映为根据;后者则侧重以简单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资本论》的逻辑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为基础。这些当然都有它的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可以把两方面的依据综合起来,就是说:在肯定《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同时,又承认简单商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起点;在肯定《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反映的同时,又承认所反映的是运动中的经济结构。如果这样看是对的,则我认为可以辩证地来认识开篇中分析的商品的性质,即:它是简单商品,但不是独立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之外的简单商品,而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前提的简单商品,它包含着资本主义胚芽,是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细胞,它构成资本主义发生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后来又表现为资产阶级社会表面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主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问题,是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它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史学界对此问题研究不多,本文拟作些探析。“非资本主义前途”问题的理论来源及其含义经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革命发展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在回答关于人类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时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对不同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它经历了个体资本所有制——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三种所有制形式的交错并存,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多层次的所有制结构。研究这一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对于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制度,它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句话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理,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的今天,我们只有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第七章资本和剩馀价值.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所有制(一一○)资本主义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佔有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私有制的形式之一,也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最后一种私有制形式。它和奴录主私有制及封建主私有制不同,这两种私有制是以生产工作者——奴录和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徵,而资本主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西方经济学说是有其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源的。从历史看,它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当前历史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从理论看它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长期发展的产物。了解这一点,无疑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庸俗性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过程,早已从15世纪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开始,它凭借资本、商品以及附着在资本和商品上的资本主义政治化观念向以西欧为中心的边缘和外围地区不断扩散,只是到了当代,这种趋势日益明显而已。由此可见,全球化并非单纯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还具有人为营造的主观性,正如鲁洁教授所言,“它总是在一定的价值主体推动下,以某种价值为向度的社会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历史变更,因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民主的历史性体现出民主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否定,是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形式。它批判地吸收了资本主义民主中某些有用的形式(如普选制),所以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公就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它包括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权性质的改变三个方面。在世界近代史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过程中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将这些特色综合起来加以分析研究 ,对考察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