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头一:"啊,这是我们可爱的校园——港闸区实验小学!""瞧,宇涵在观察日月广场的花儿!""快看,这是我在放风筝呢!"学生们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在校园、田野、公园实地拍摄的录像,一边欣喜地小声议论着。看完了录像,我面带笑容地问:"小朋友,在春天里你们有哪些新发现呢?"学生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抢着要说自己在春天里的新发现。镜头二:"小朋友,万物复苏之时,春暖花开之际,春天给我们带来  相似文献   

2.
吴举宏 《中国教师》2010,(19):62-63
<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小时候是在"咯咯咯"的笑声中读完的,今天读完后却是满脸泪水。与鲁迅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很多孩子没有百草园那样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3.
正师:老师采访一下。你们童年都玩什么?生:捉迷藏、打扑克、玩电子游戏。生:过家家、打扮玩偶……生:最喜欢和爸爸妈妈去放风筝,还有去游乐场玩。师:童年是爱玩的时候,第二段里鲁迅就在百草园玩得不亦乐乎。陈丹青评价鲁迅说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其实,成年的鲁迅好玩,正是源于好玩的童年。读一读过渡段,体味文中好玩的语言。你觉得这里最好玩的语言是什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一种技能,不仅具有严密的语言逻辑和强大的语言功能,而且还可以锻炼人的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我曾经上过一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从传统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种说法,即“批判说”、“对比说”、“儿童中心说”入手,提出了“两种冲突说”,即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冲突。这两种文化冲突对儿童教育影响巨大,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两种冲突的方法———学校教育应实现知识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联系,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建构生命课堂,从而将儿童的自然天性合理有序地融入社会理性之中,弘扬儿童个性,完善儿童人生,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校的美育主要是通过体音美来实施的。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忽视了体音美,甚至把体音美必要的课时挪作它用,导致了美育的有名无实,而美育的缺失意味着素质教育的失败,意味着把天真活泼的学生又逼进了苦不堪言的  相似文献   

7.
魏雪枫 《教师》2014,(2):127-12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是历来初中语文课堂中必学的传统篇目之一。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本文主题方面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后半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是同行们议论的焦点,更是我教学上深感困惑的部分。当然,照搬教学资料也未尝不可,但不管学生接受与否,硬是替别人牵强附会地辩解,我一直还不习惯。究竟为什么感到困惑?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时间上的距离感。那时候私塾学校的样子、教师的状况及学习内容等都是现代中学生难以想像的,虽相隔一个多世纪,但因属于封建教育的范畴,对学生而言可能就是相隔一千年,整个三味书屋的里里外外,都被罩上一层古董色彩。二是作品本身的语言凝练与含蓄,也一直令学生憷头。为缓解因理解的困难而造成…  相似文献   

9.
范素梅 《现代教育》2011,(Z3):114-114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在"三味书屋"中读死书的泥沼,适当走进"百草园",为思维准备丰富的表象。为此,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直接参加生活生产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实践教学;创造性地借助教具和现代化科技。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是难攻的课题。许多老师抓住课堂不放,在有限的作文课上想了许多办法:回顾单元范文,分析学生习作,教师示范,优秀作文展,指导学生审题、谋篇、布局等。在作文批改上也想了许多办法,企图在教室里启发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段来。但除了偶尔有几个阅历丰富的学生能写出一两句精彩的话之外,由于没有创作的丰富素材,没有创作灵感,没有创作激情,这些学生也难写出好的文章来,更不能谈大面积学生的创作。学生不愤则启而不发。老师们,赶快带着学生从“三味书屋”走进“百草园”吧。教学的改革不…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我”的童年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潜能的激发和潜质的形成日益受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把  相似文献   

13.
赵凤美 《考试周刊》2014,(34):65+72-65
<正>说到作文教学,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学生关在教室里,局促于四角窄小的墙壁,闭目塞听,闭门造车,皱着眉头听,咬着笔杆想,耷拉脑袋写,毫无乐趣可言。如此,作文课成了酸、涩、苦的"三味书屋"。生态写作,是作文最本真、最自然的状态,是教师作文教学困顿之后的超越,是学生课堂写作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本着这一理念,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实践,努力让学生走出"三味书屋"进入到写作的"百草园"中。  相似文献   

14.
三味书屋真可谓"书中有三味,屋里满童趣",与"百草园"部分表现的主旨大致相同,作者通过回忆小时候玩得兴味盎然的游戏和自己享受过的种种物外之趣,加以丰富的想象,合成了一篇轻松、活泼、充满烂漫童趣的散文。文本中富有童话色彩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欣赏到了散文"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最高境界,更看到了一颗天真调皮跳荡着的童心,也从一个侧面体会到了鲁迅童年生活的乐趣和情趣,大可鉴赏,大可玩味。  相似文献   

15.
庄子以普通人的心态感受和体验现实人生,非以哲学家或拯救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俯瞰现实世界。庄子的生命思想没有仅仅停留在杨朱般的对个体生命的保全和享乐上,而是放置于宇宙的背景下进一层地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和超越。庄子在个体体验的基础上所感受到的生命痛苦的程度决定了他思想的深度。庄子的生命意识是对儒家生命观的一种救治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我解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成年人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文中自然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的童年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成年的“我”。两个“我”的生活环境、学识思想大不相同,那么两个“我”眼中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是否一样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本选择、方法传授、教师引导、说写结合四个角度对生命体验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生命体验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围绕写景中巧抓特征,体现景之美;调动感官,展示情之美;多重角度,尽显韵之美;三个方面,为学习景物描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女蛇"的故事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一文中的作用可能被很多人所忽视,试着从叙事的简洁性及其强烈的对比衬托作用这一角度进行阐释,由此更好地表现鲁迅先生创作《朝花夕拾》这一回忆性散文集的真正意图,即提倡寓教于乐的"立人"教育,批判封建制度下的愚昧教育。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从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用热情洋溢而又朴实无华的笔触,叙述他童年时代从在百草园里玩耍到被送进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经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笔者曾多次幸福地访问了绍兴鲁迅故居,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使我对这篇作品的认识提高了一步。这里,谈一些见闻和体会,供同志们参考。鲁迅出生于一个日趋破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