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称评聘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职称评聘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做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应该确定相应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推行按学科设岗,完善职称评聘分开的晋级制度,理顺高校“双肩挑”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做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首先要理清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育人;标准主义严重,个性评价不足;存在编制瓶颈,出现晋升困难;重视职称评定,轻视岗位聘任。  相似文献   

4.
职称制度作为高校激励机制的重要方式,历经几十年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以及用人机制的变化,职称制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通过对职称制度发展的追溯和我国9个省市教授职称评审制度的研究,提出构建我国职称评价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称一直是高校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本文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把这一过程划分为“两个时期六个阶段”,并对每一时期和阶段的历史史实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初级到高级的一套完整的评聘体系。文章从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工作职责出发,分析职称评聘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环节,提出了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规范准则。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改革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高校人事管理人员及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职称评聘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与聘任一直是以"评聘结合"为主,而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弊端,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建立"评聘分离"的职称评审与聘任模式,将会对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这就需要重新构建职称评审制度,建立专门的教师职称评价机构,在高校内部实现聘任制,彻底实现职称评审与聘任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10.
高校职称评聘管理工作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职称管理政策,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我国地方高校职称评聘管理工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梳理,并对现阶段地方高校职称评聘工作所实行的评聘合一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这对地方高校职称评聘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在高校评价体系中教学工作往往被轻视。本文以高校职称评审中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为视角,以上海市八所综合性高校为调研范围,实证分析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现状和职称评审中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研究显示,高校教师在教学上有很多投入,而评价制度难以切实显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在职称评审制度的实然评价与教师个体的应然评价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代会是大学教师群体参与大学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主要形式,教代会制度也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北京地区某"985"综合性大学教职工代表参与教代会制度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发现教师和非教师两类教职工代表有着不同的参与路径和参与周期,并试图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探讨这些不同,揭示教代会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政治表现及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外语等因素,建立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模糊决策模型,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了客观评价法,以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评审权下放标志着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入自主阶段。外部宏观制度的变化,使得不同行动主体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权力位序和作用逐步改变。与此同时,受制于编制管理、基层学术组织话语权不足以及学术评价指标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自主开展教师评聘面临着诸多的制度悖论。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高校之间的错位竞争将成为常态。地方高校如何以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为前提,成为提升办学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为提高职称制度改革的有效度,地方高校亟须强化学术治理要素,创新评价手段,引入第三方学术评价,完善配套机制,加强评审环节和监督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本文对美国大学教师评聘的“共识性”标准及其评价实践中的标准分化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专业协会通过制定和传播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学术理念和规则,促进了机构的规范性趋同。经费紧缩、问责强化以及大学排名的兴起使得研究导向的评价标准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引发了机构的模仿性趋同。与此同时,历史传统、办学使命和发展目标的差异使得不同类型的大学通过对评价标准进行优先排序以及对具体指标进行差异化赋权,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评价标准体系。趋同与分化,构成美国大学教师评聘标准的“一体两面”。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我国在深化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改革的进程中,应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人事自主权,鼓励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结合实际校情与本校特色,制定更加多元化与精细化的教师评聘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教师群体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聘任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以京师大学堂、民初以及蔡元培掌校三个不同时期的北京大学为例,通过明确教师选聘标准、设立聘任委员会和制定聘任程序,描述中国近代大学教师聘任的制度化过程.大学教师的聘任权力由校长一人独揽转由教授群体集体掌控,教师主体则从拥有科举功名的官员转变为拥有留学背景、学有专长的学者.这与聘任者的阅历及其理念以及留学生群体的回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和进展概况,提出注重高校特色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进行学部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三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学部制改革情况的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主要体现在学部制改革是否必要、学部的设置是否合理、学部的功能定位是否准确、学部的层级结构是否合适、学部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学部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六个方面。推进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不仅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反思,更需要正确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相对独立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一直处于悬缺状态。长期套用综合性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导致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化,并诱发一系列系统性问题。究其原因,"双师导向"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学术导向"的综合性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依据系统理论分析发现,诱发诸多问题的根本动因在于"元素移植"式的"套用标准"。建议在研发相对独立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新标准时,应遵循独立设定、双师导向、分类考量等三条原则,并提出调整科研标准,增设实践教学标准,增加教师技能标准等三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社会舆论和高校自身对高校师德的评价出现了一种“泛化”倾向。社会舆论把许多高校里出现的、无论是不是教师职业群体身上发生的道德和非道德现象,都归结为“师德”问题。高校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则倾向于把对高校教师的普遍的、一般的职业道德要求,运用到所有的高校教师个体身上。高校师德泛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这一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和高校教师职业身份的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