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红键 《教育研究》2021,42(10):35-44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相似文献   

2.
苏红键 《教育研究》2021,42(10):35-44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相似文献   

3.
苏红键 《教育研究》2021,42(10):35-44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是他们争取向上流动的内在驱力和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外在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的择校行为带来了诸如使农民教育投资额增大、城市学校教育负担增重等诸多现实问题。义务教育是一项公共教育事业,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同等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消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现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协调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实现教育人口与资源间的"空间匹配"是提升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当前,各型大城市普遍存在超规模随迁子女,造成小学段教育资源承载压力高于初中段,并表现为学龄人口结构失衡、公办教育资源承载力有限、地方财政经费供给吃紧以及教育用地资源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协调大城市空间发展与人口吸纳关系,加强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依据"管理幅度"调整大城市人口净流入区域教育管理机制,加大省级统筹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大力支持民办学校发展,以此促进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9,(2):49-51
随着城市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最为棘手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是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影响邢台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构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测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邢台地区的较为完善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测量工具。为促进邢台地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优质教育的推广,公平教育问题逐渐引起重视。随着我国对于城乡教育的不断重视,能保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是其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主要原因是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完全,资源配置制度不成熟以及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只有重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才能够更好实现其不断发展,提升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总体质量。因此,本文基于制度视角,对于我国城乡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进行探究,重点分析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在配置上失衡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旨在提高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9,(6):102-108
完善义务教育监测评估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布局,是解决义务教育非均衡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系数、薄弱校和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人口与教育资源一致性等模型,搭建了基于GIS的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监测平台,实现了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对区域内学校布局、教育均衡、薄弱校筛选、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动态监测与评价分析。基于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平台能够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的科学督导监管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王丽娜  宋丹 《中学教育》2013,(1):26-31,18
在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如何提高质量,逐步缩小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差距,最终与城市教育融为一体、均衡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农村教育发展需要面临和解决的共同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从教育资源投入、教育教学过程及教育教学结果等方面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已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后从建立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资源投入体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增强农村办学特色,关爱农村学生,加强农村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教育公平的首要前提,作为奠基工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对我国教育公平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山东省有代表性的部分城乡中小学校,借助相关调查资料,对其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发掘造成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根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